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6章 文種獻謀,美人之計
越宮深處,燭火搖曳。勾踐盯著麵前展開的竹簡,那上麵是文種親筆所書的伐吳九術。每一個字都像淬火的刀鋒,在昏黃燈光下閃著冷光。
遺其好美,以熒其誌...勾踐輕聲念著第八條計策,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
文種跪坐在對麵,神色凝重:大王,夫差好色,宮中美人雖多,卻無絕色。若得傾國佳人送入吳宮,必能惑其心誌,亂其朝綱。
勾踐沉默不語。他想起昨日在織室外看見的王後——她正指導宮女們紡織越錦,陽光照在她早生的華發上,顯得格外刺眼。
範大夫何在?勾踐突然問道。
已在苧蘿村尋得二女,一名西施,一名鄭旦,皆是絕世之姿。文種的聲音帶著幾分得意,範大夫正在教她們宮廷禮儀、歌舞技藝。
勾踐猛地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在過往的陰影裡——他想起夫差撫摸王後臉頰的手,想起吳宮中那些曖昧的夜晚,想起自己作為丈夫卻隻能低眉順眼的屈辱。
此事...勾踐的聲音乾澀,交由你全權處理。
文種退下後,勾踐獨自登上宮中最高的望台。夜風吹拂,卻吹不散他心頭的鬱結。他知道這是最有效的計策之一,但批準這個計策,無異於承認自己當年連妻子都保護不了的無能。
三日後,範蠡帶著兩位少女入宮覲見。當西施抬起頭時,連見慣美色的勾踐都不禁一怔。這個浣紗女的美麗帶著山野的靈秀,卻又在範蠡的調教下多了幾分雍容。
民女西施\\/鄭旦,拜見大王。兩位少女盈盈下拜,聲音如出穀黃鶯。
勾踐的目光在西施臉上停留良久。他看見了她眼中的聰慧與堅韌,這讓他想起多年前那個在會稽山下對他輕輕搖頭的王後。
起來吧。勾踐移開視線,範大夫可曾告訴你們此去的使命?
西施抬頭,目光清亮:民女知道。此去吳宮,當使夫差沉迷酒色,荒廢朝政。
她的直白讓勾踐心驚。這一刻,他彷彿在這個少女身上看見了越國複仇的意誌——連最柔弱的女子都甘願成為利器。
勾踐轉身,不再看她們,所需用度,儘管向文大夫索取。
就在範蠡帶著二女退出時,勾踐突然聽見遠處織室傳來一聲巨響。他匆忙趕去,隻見王後怔怔地站在一架翻倒的織機前,手指被紡錘劃破,鮮血直流。
怎麼了?勾踐上前想要檢視她的傷勢。
王後卻後退一步,將受傷的手藏在袖中:無事,隻是織機倒了。
她的目光越過勾踐的肩膀,看見了遠處廊下西施等人的背影。那一刻,勾踐清楚地看見妻子眼中閃過一抹痛楚——那是一種被利器重新劃開舊傷的劇痛。
那些女子...王後輕聲問道,就是要送往吳國的?
勾踐沉默點頭。
王後彎腰扶起織機,聲音平靜無波:很好。範大夫果然找到了合適的人選。
從那天起,王後徹底將自己封閉在織室中。她設計出一種新的織錦圖案——表麵是吳國喜歡的繁華富麗,暗處卻織著越國的複仇咒文。每一針每一線,都是無聲的詛咒。
勾踐偶爾會在深夜站在織室外,聽見裡麵傳來壓抑的咳嗽聲。太醫說王後憂思成疾,需要靜養。但他知道,這病根早在吳國時就已種下。
某日,西施等人即將啟程前往吳國。臨行前,西施請求見王後一麵。
織室內,兩個女人相對無言。西施穿著越國服飾,卻已經帶著吳宮貴婦的儀態。王後則是一身素縞,彷彿還在為誰守孝。
民女特來向王後辭行。西施跪拜道。
王後輕輕扶起她,從腕上褪下一隻玉鐲:這是本宮的母親所贈,今日贈與你。她為西施戴上玉鐲,低聲道,記住,你永遠是越女。
西施抬頭,看見王後眼中的水光,突然明白了什麼:王後放心,民女...知道該如何做。
當送美的車隊離開越國時,王後站在城樓上目送他們遠去。勾踐站在她身後,想要說些什麼,卻見王後先開了口:
大王,臣妾近日身體不適,想搬去彆宮靜養。
這是她第一次主動要求離開。勾踐看著她單薄的背影,最終隻能點頭:
美人計的施行,在戰略上是射向吳國心臟的利箭,在感情上卻是刺向這對患難夫妻的最後一把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