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4章 經文度化 初試鋒芒
翌日清晨,東方既白。青雲子早早起身,在院中麵向東方采擷朝陽紫氣。他知道,今日與那鏡中精怪必有一場惡戰,需得將自身狀態調整至最佳。
李老四一夜未眠,眼窩深陷,見青雲子出來,急忙上前:“道長,昨夜後半夜,杏兒忽然渾身抽搐,口吐白沫,幸得您給的靈符鎮住,方纔平息。您看這...”
青雲子凝神感應宅中氣機,但覺那邪氣經過一夜蓄積,比昨日更加猖獗。雖被靈符所限,未能進一步侵害杏兒,卻在不斷衝擊封印,試圖打破桎梏。
“貧道這就為令嬡行法。”青雲子神色肅然,“且先準備一應器物。”
他吩咐李老四準備淨水、香燭、黃表紙,又讓王婆婆煮來硃砂。自己則淨手焚香,在院中設下法壇:以方桌為基,鋪上太極八卦圖;東方設青龍位,置桃木劍;西方立白虎位,放青銅鏡;南方朱雀位供關聖帝君像;北方玄武位設淨水盂。壇場四角各插一麵令旗,上書“敕令”二字。
辰時三刻,吉時已到。青雲子先以柏葉熏身,除去穢氣;繼而披上法衣,頭戴五嶽冠,足踏七星步,莊嚴步入法壇。
他首先行“淨壇”之法。但見他手持柳枝,蘸取淨水,遍灑壇場四周,口中朗聲誦念:“天地自然,穢氣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此乃《淨天地咒》,每誦一句,柳枝灑出的水珠便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華,彷彿真有淨化之力隨水霧彌漫。
淨壇既畢,青雲子步罡踏鬥,行至壇前,取三炷清香敬獻天地神明。香煙嫋嫋,筆直上升,竟在空中結成祥雲狀,久久不散。李老四與王婆婆在遠處觀望,見這等異象,心中又驚又敬,不敢出聲。
接下來便是最重要的環節——誦《關聖帝君伏魔真經》。此經非同尋常,乃關聖帝君親傳伏魔寶典,共三百六十五字,對應周天之數,字字蘊含正氣,句句可破邪妄。
青雲子先屏息凝神,雙手結“太極印”,叩齒三十六通,以驚動身中諸神;繼而舌抵上齶,接通任督二脈;最後意守丹田,調動先天一炁。準備工作就緒,他方纔開口誦經:
“誌心皈命禮,關聖帝君,丹心貫日,正氣淩霄...”初時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如金玉相擊,在院中回蕩。
隨著經文誦念,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但見那聲音竟凝成肉眼可見的金色文字,自青雲子口中吐出,繞梁三匝,而後魚貫進入杏兒房中。李老四揉揉眼睛,幾乎不敢相信所見。
在青雲子天目視角中,景象更為壯觀。但見每一個經文金字都散發著純陽正氣,如利劍般刺入房中黑霧。黑霧遇金文,如雪遇朝陽,紛紛消散退避。那些纏繞在杏兒身上的灰黑氣絲,被金文一照,頓時斷裂消融。
“...忠義仁勇,威震華夏,魔妖喪膽,精怪亡形...”誦至此處,青雲子聲調漸高,金色文字越發璀璨奪目。房中傳出細微的嘶嘶聲,似是邪氣被淨化時的哀鳴。
杏兒的身體開始輕微顫動,麵色由灰敗轉為蒼白,呼吸也明顯加強。李老四見狀,喜形於色,險些叫出聲來,被王婆婆及時拉住。
然而青雲子心中卻無半點歡喜。他敏銳地察覺到,經文之力雖能淨化表層邪氣,卻難以撼動盤踞在杏兒心口的那團核心黑氣。那黑氣狡猾異常,見金文襲來,便收縮固守,以杏兒自身的元氣為盾,讓青雲子投鼠忌器。
“...青龍偃月,邪祟儘剿,赤兔追風,魔障全消...”青雲子加快誦經速度,金色文字如雨點般密集射向黑氣核心。那黑氣被逼得節節敗退,卻始終堅守最後陣地。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經文之力稍減,那些被驅散的黑氣竟又慢慢凝聚,重新向杏兒身體滲入。彷彿有無形的源頭在不斷產生新的邪氣。
青雲子心知不妙,這是妖物根基未除的緣故。那麵古鏡不毀,鏡中精怪便能不斷從地脈吸取陰氣,再生邪祟。誦經度化隻能暫緩形勢,不能根除禍患。
他想起師父清虛道長的教誨:“經文度化,乃是以正氣感化邪魔,使其醒悟本真,放下執念。然世間有等妖邪,或怨氣太深,或執迷太甚,或已入魔道,非文法所能化之。此時便需行武法,以力降魔。”
眼前這鏡中精怪,顯然屬於“已入魔道”之流。它依靠吸食生人精氣修煉,早已迷失本性,唯餘掠奪之慾。對它而言,經文勸化猶如對牛彈琴,反而可能激其凶性。
果然,當青雲子誦至“皈依正道,超昇仙界”時,房中異變陡生!
那麵古鏡突然無風自動,從妝匣中躍出,懸在半空,發出幽幽綠光。鏡麵翻滾湧動,竟浮現出一張扭曲的人臉,雙眼空洞,口鼻流血,發出淒厲的尖嘯!
與此同時,杏兒猛地坐起,雙眼圓睜,眸中全無眼白,隻有漆黑一片。她開口說話,聲音卻非本人,而是一個蒼老惡毒的男聲:“臭道士!多管閒事!此女與我早有夙緣,合該為我鼎爐,助我修行!”
李老四聽得魂飛魄散,那是他早已過世的叔公的聲音!原來那麵古鏡竟是叔公當年心愛之物,隨葬入土,不知如何被杏兒拾得。
青雲子臨危不亂,厲聲嗬斥:“既已離世,當歸冥途。強留人間,侵擾生人,豈不知罪業深重,必遭天譴!”
“桀桀桀...”被附身的杏兒發出刺耳怪笑,“老夫苦修百年,方得此法身。這小丫頭八字純陰,正合我用。待我功成,便可重塑形骸,再世為人。爾等凡夫,安知大道玄妙!”
說話間,房中黑氣大盛,竟將金色經文逼退數尺。那古鏡綠光大作,鏡中伸出無數黑色觸手般的霧氣,向青雲子襲來!
青雲子早有防備,桃木劍一揮,斬斷最先襲來的幾道黑氣。但覺手臂一震,那黑氣竟沉重如鐵,顯是妖物全力反撲。
“冥頑不靈!”青雲子歎道,心知文法度化已告失敗。他右手持劍格擋黑氣,左手迅速掐訣,口中急誦:“仰啟神威豁落將,都天糾察大靈官。火車三五大雷公,受命三天降鬼祟...”
此為召請王靈官咒。王靈官乃道教護法神,專司鎮魔辟邪。咒語一出,空中隱隱有雷聲滾動,黑氣為之一滯。
被附身的杏兒麵露懼色,尖叫一聲,癱軟倒下。古鏡也咣當落地,綠光暫熄。但青雲子心知,這隻是妖物暫避鋒芒,並未真正退去。
他收起桃木劍,對聞聲趕來的李老四道:“此獠執迷已深,非經文所能化。需得請關聖帝君顯聖,以武法降之。”
李老四早已六神無主,連聲道:“全憑道長做主!”
青雲子望向東方,但見朝日初升,霞光萬道。他知午時陽氣最盛,正是降妖最佳時機。當下吩咐道:“準備雄雞一隻,黑狗血一碗,新磨糯米三斤。待午時行事。”
又對王婆婆道:“勞煩婆婆尋些婦人,多備艾草,在宅院四周熏燃。再取紅線若乾,編織成網,懸於門窗之上。”
眾人領命而去。青雲子獨坐院中,調息恢複。方纔一番較量,雖未竟全功,卻也不是白費力氣。至少探明瞭妖物根底,也削弱了其部分力量。
他取出那麵古鏡,以符紙封印,喃喃道:“百年修行,本屬不易。奈何不走正道,反害生靈。午時一到,便是你伏誅之期。”
鏡中似有感應,微微震動,發出嗚咽之聲,似是求饒,又似是威脅。
青雲子不為所動。他深知對這等邪魔,心慈手軟便是對善良百姓的殘忍。想起杏兒奄奄一息的模樣,更是堅定了誅邪決心。
“咚——咚——咚——”村中寺廟傳來鐘聲,已是巳時。距離午時還有一個時辰。
青雲子閉目凝神,開始在心中觀想關聖帝君法相:麵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胯下赤兔馬,手中青龍刀...隨著觀想深入,他周身漸漸泛起淡淡金光,與天地正氣交感共鳴。
一場大戰,即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