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十五回:惡仆淩遲終得報,家訓永記和為貴(全文完)
杜敬被逮入州衙大牢,起初還試圖狡辯,聲稱蔡六、李二等人乃是受樊員外指使,誣陷於他。然而,麵對知州大人的嚴詞訊問和如山鐵證,他的狡辯顯得蒼白無力。那五十兩和一百兩銀子上的特殊印記,與樊家發放給管家的俸銀相符;那把舊剪刀,多名下人均指認是杜敬常用之物;加之他無法解釋為何偏偏在玉寶墜塘、雨布破損前出現在現場,更無法說明自己巨額封口銀錢的來源(其薪俸雖厚,但也無法輕易拿出如許現銀)。
在嚴密的審訊和心理攻勢下,杜敬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他深知罪責難逃,終於癱倒在地,對其罪行供認不諱。不僅承認了推玉寶下塘、剪破雨布兩樁事,連那毒蛇之事,也一並承認。
公堂之上,他麵色灰敗,眼神卻透著一股瘋狂的怨毒,嘶聲道:“沒錯!都是我做的!那毒蛇也是我趁夜放入大房窗內的!哈哈哈!樊家……樊家有什麼了不起!沒有我爹捨命相救,他樊盛早就淹死了!哪有這萬貫家財!可我爹得到了什麼?我又得到了什麼?不過是個高階點的奴才!每年施捨點銀錢,就像打發叫花子!憑什麼他們樊家人就能安享富貴,我卻要一輩子為奴為仆?我不服!”
他歇斯底裡地咆哮著,將積壓多年的扭曲怨恨儘數傾瀉:“我看著樊家越來越富,看著他們兄弟娶妻生子,和和美美,我心裡就如刀絞火焚!我就是要讓他們不和!讓他們爭鬥!讓他們家破人亡!樊員外那老東西最好氣死,到時候,這樊家的產業,還不是落在我這‘忠心耿耿’的管家手裡?哈哈哈!隻可惜……隻可惜老天無眼,讓這老東西看出了破綻!”
其心腸之歹毒,算計之深沉,動機之荒謬,令參與審訊的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案件審結,卷宗上報。如此惡奴弑主、謀害幼童、挑撥釀成多條人命重案,實屬十惡不赦,駭人聽聞。刑部很快下文核準:管家杜敬,心術險惡,罪大惡極,判淩遲處死,以儆效尤。
行刑之日,歸州萬人空巷。杜敬被押赴刑場,千刀萬剮,其慘叫聲曆時許久方絕。百姓們皆唾罵其忘恩負義,狼心狗肺,得此惡報,真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樊員外親臨刑場,目睹此寮伏法,心中積鬱的悲憤稍得平息,然喪親之痛,永難磨滅。他回到家中,召集倖存下來的所有家人——郭氏、張氏、玉英、玉傑,以及所有下人。
他指著堂上樊宏、樊垣等人的靈位,老淚縱橫,聲音沉痛:“今日惡奴雖已伏誅,然我樊家之禍,皆由‘不和’二字而起!若妯娌和睦,兄弟同心,縱有十個杜敬,其奸計又焉能得逞?外賊易擋,家賊難防,而這‘家賊’,便是猜忌、怨恨、自私與不和!”
他環視眾人,尤其看向郭氏和張氏:“今日之慘痛教訓,需世代銘記!‘家和萬事興’,絕非虛言!日後,你二人當親如姐妹,共同撫育子女,光大門楣,方對得起逝去之人。”
郭氏、張氏經曆此番劫難,早已悔悟,跪地痛哭,發誓永記教訓。玉英、玉傑雖年幼,亦將此番血淚家訓深深刻入心中。
樊員外又嚴厲告誡所有下人:“主仆自有名分,樊家日後待下人依舊寬厚,但若有誰再起歹心,杜敬之下場,便是前車之鑒!”
自此,樊家終於在無儘悲痛中慢慢走出陰影。樊員外傾心教導孫輩,郭氏張氏和睦持家,雖門庭不如往日興旺,卻也重歸安寧。而那用鮮血換來的“家和萬事興”的道理,則成為了樊家後代永世不忘的家訓。
這正是:
惡仆淩遲終報應,血淚家訓警後人。
闔家和睦抵萬金,外邪難侵福自臨。
莫道世間無公道,舉頭三尺有神明。
此案留予後人歎,千古奇冤話歸州。
(全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