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9章 洞房花燭,暗藏玄機
九月初六,黃道吉日,塗家大辦喜事。賓客盈門,車馬絡繹不絕。陳洪老爺雖年事已高,仍特意從臨安趕來,做為主婚人。
黃昏時分,迎親隊伍吹吹打打前往杜家。塗倫騎著高頭大馬,身穿大紅喜服,更顯英挺不凡。街道兩旁圍觀的百姓紛紛稱讚:“塗掌櫃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杜家小姐好福氣啊!”
杜家門前,雯蘭的兄長揹她上轎。新娘子鳳冠霞帔,雖看不清麵容,但身段窈窕,舉止端莊,引得眾人喝彩。
花轎抵達塗家,婚禮正式開始。塗倫牽著紅綢,引新娘步入禮堂。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一切依禮而行。
宴席上,塗倫舉杯敬酒,感謝賓朋。他目光掃過滿堂賓客,忽然在角落處看到一個陌生的年輕書生,麵色蒼白,眼神複雜地望著新娘方向。那書生見塗倫看來,急忙低頭掩飾。
塗倫心下詫異,卻不好在此時多問,隻當是杜家親戚。
酒過三巡,塗倫已有幾分醉意。在眾人的鬨笑聲中,他被推入洞房。
新房內紅燭高照,喜慶祥和。塗倫拿起秤桿,輕輕挑開新孃的蓋頭。
蓋頭下是一張清秀絕倫的臉龐,眉眼如畫,唇若塗丹。然而塗倫敏銳地察覺到,新娘眼中並無喜悅,反而藏著淡淡的憂愁。
“娘子。”塗倫溫聲喚道。
雯蘭微微一驚,忙低下頭:“相、相公。”
塗倫在她身旁坐下:“今日勞累了一天,娘子辛苦了。”
“不辛苦。”雯蘭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顫抖。
塗倫以為她是新婚緊張,便找些話題緩解氣氛:“方纔宴席上,我看見角落處有位年輕書生,似是杜家親戚,卻未曾聽嶽母提起。”
雯蘭手中帕子一緊,強作鎮定:“許、許是遠房表親吧,妾身也不熟悉。”
塗倫點點頭,不再多問。這時,雯蘭忽然道:“相公,方纔行禮時,我的絲帕似乎落在廳堂了。那是我母親親手所繡,能否勞煩相公去找尋一下?”
塗倫不疑有他,應聲道:“娘子稍候,我這就去尋。”
廳堂中賓客已散,仆役正在收拾。塗倫找尋一番,果然在椅下發現一方繡著蘭花的絲帕。他拾起帕子,忽覺有些不對勁:新婚之夜,新娘為何急著尋一方普通絲帕?
滿心疑惑地回到新房,塗倫見雯蘭已坐在桌旁,合巹酒也已斟好。
“多謝相公。”雯蘭接過絲帕,小心收進袖中,然後端起酒杯,“相公,請飲合巹酒。”
塗倫接過酒杯,正要飲下,忽然發現桌麵上有些許白色粉末。他心下警覺,再看雯蘭舉杯的手微微發抖,頓時明白了什麼。
“娘子,”塗倫故作輕鬆,“這合巹酒似乎不夠滿,我再添些。”
他起身假意添酒,趁機將杯中酒悄悄倒掉大半,隻留杯底少許。回座後,他舉杯道:“娘子,請。”
兩人交臂飲酒,塗倫隻抿了一小口,大部分酒液都偷偷吐回袖中。
飲完一杯,雯蘭又急忙斟酒:“相公,再飲一杯吧。”
塗倫心中冷笑,麵上卻不露聲色:“好,今日大喜,自當多飲幾杯。”
如此連飲五杯,塗倫皆用此法應對。第五杯酒後,他佯裝醉倒,伏在桌上呼呼大睡。
雯蘭輕推他幾下:“相公?相公?”
塗倫毫無反應,鼾聲漸起。
雯蘭靜坐片刻,確認塗倫真的“醉倒”後,迅速起身。她脫去華麗的新娘服飾,露出裡麵早已準備好的一身青色布衣。接著,她走到書案前,匆匆寫下一封信,放在塗倫手邊。
做完這一切,她吹滅了幾盞蠟燭,隻留一根紅燭微弱地燃燒著,然後靜靜坐在床沿,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假寐的塗倫將這一切儘收眼底,心中疑雲密佈:新婚之夜,新娘為何要迷倒丈夫?她換上衣衫意欲何為?那封信又寫了什麼?
更鼓敲過三響,已是深夜。雯蘭悄悄起身,躡手躡腳地走到門邊,側耳傾聽外麵動靜。整個塗宅靜悄悄的,賓客散儘,仆役也都歇下了。
她輕輕推開房門,閃身而出,又小心地將門掩上。
塗倫立刻起身,先將那封信收入懷中,然後迅速換上一身深色便服,悄無聲息地跟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