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9章 鏡碎魂安,舊驛新顏
公堂之上的雷霆之聲已然遠去,凶犯被押入死牢的喧囂也漸漸平息。七裡驛彷彿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洗滌過後,陷入了一種奇異的、近乎窒息的寧靜。陽光依舊灑落,風聲依舊穿過院廊,但縈繞於此五年之久的那股無形陰霾與沉重壓力,卻真真切切地開始消散了。
紅姐回到了驛站。她一步一步走得很慢,腳步有些虛浮,彷彿踩在雲端。五年了,她的人生第一次不再被“複仇”這兩個字牢牢釘死在痛苦的十字架上。巨大的輕鬆感如同潮水般湧來,幾乎讓她感到眩暈,但同時,一種更深層次的、無所適從的空茫也隨之浮現。
她沒有理會夥計們擔憂又夾雜著幾分敬畏的目光,徑直走向那間承載了她所有痛苦、思念與詭異歡愉的小屋。
推開房門,屋內一切如舊。熟悉的、淡淡的“引魂香”餘味尚未完全散儘,那麵樣式古樸、邊緣刻著詭異花紋的銅鏡,依舊靜靜地立在梳妝台上,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紅姐的目光,最終定格在那麵鏡子上。
她緩緩走過去,如同走向一個時代的終結。她在鏡前坐下,凝視著光潔的鏡麵。這一次,鏡中不再映出那張青白恐怖、帶著死氣沉沉邪笑的亡夫麵容,而是清晰地照出了她自己的臉——蒼白、憔悴,眼底有著無法掩飾的疲憊,雙頰深深凹陷,五年非人的煎熬在她臉上刻下了清晰的痕跡。然而,在這份殘破的容顏之上,那雙曾經被灰霾和絕望充斥的杏眼裡,卻重新有了一絲微弱卻真實的光彩,一種沉重包袱卸下後的釋然。
她伸出手,指尖極其輕柔地拂過冰涼的鏡麵。觸感依舊,但內裡蘊含的東西,已經徹底不同了。那鏡麵曾是她與亡夫唯一的聯係,是她在無邊黑暗中的一點虛妄星光,也是日夜吞噬她生命力的無底深淵。
淚水,無聲地從她眼角滑落,一滴,又一滴。她沒有發出哭聲,隻是任由淚水肆意流淌。一滴清淚恰好落在鏡麵上,沿著光滑的表麵緩緩滑落,拖出一道長長的、濕潤的痕跡,彷彿一道最後的告彆淚痕。
“安哥……”她對著鏡中的自己,也是對著冥冥之中的丈夫,輕聲低語,聲音沙啞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平靜,“你聽到了嗎?我們的冤屈……洗刷了……那些害你的惡人,得到了應有的報應……他們……再也害不了人了……”
她停頓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彷彿要將積壓五年的鬱氣全部吐出。
“你可以安心了……真的,可以安心地去了……”她的聲音帶著哽咽,卻無比堅定,“不必再為我牽掛……也不必再滯留在這不屬於你的陽世之間……這五年,苦了你了……也……苦了我了……”
她的話語中充滿了無儘的不捨與刻骨的思念,但更多的,是一種解脫後的勸慰與放手。她終於明白,讓亡魂得以安息,回歸其應有的輪回,纔是對丈夫最深沉的愛與尊重。那夜夜笙歌、強顏歡笑的相伴,那以生命為燃料的維係,於他,於己,都是一種痛苦的束縛和折磨。
“走吧……安哥……好好走……若有來世,望你投生個好人家,平平安安,無災無難……”她閉上眼,淚水流得更凶,嘴角卻努力向上彎起一個溫柔的、告彆的弧度。
良久,她睜開眼,眼神變得無比清明和堅定。她取出一塊厚實乾淨的粗布,小心翼翼地將那麵銅鏡包裹起來,動作輕柔得像是在包裹一個嬰兒,又像是在埋葬一個時代。她將布包緊緊抱在懷裡,彷彿最後一次感受那份虛幻的重量,然後毅然起身。
她來到後院,沒有選擇那口承載了太多痛苦記憶的古井附近,而是選了一處遠離水井、陽光能夠長時間照耀、生長著幾株野花的清淨角落。她找來鐵鍬,親手一下一下地挖掘起來。泥土被翻開,散發出清新的氣息。她挖了一個深坑,然後將那被布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銅鏡,鄭重地、輕輕地放了進去。
她沒有立碑,也沒有做任何標記。隻是默默地將泥土重新填回,夯實,彷彿將過去五年的所有痛苦、絕望、恐懼、扭曲的思念以及那份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愛,一同深深地埋入了地下,與這麵鏡子一起,徹底塵封。
做完這一切,她站在那片新土前,久久佇立。夕陽的餘暉灑在她身上,為她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一陣微風吹過,拂動她的發梢,彷彿一聲來自遠方的、溫柔的歎息。
從這一天起,七裡驛的夜晚,真正地安靜了下來。那持續了五年之久的夜半私語、詭異歌聲和奇異香氣,徹底消失了。驛站彷彿卸下了一個沉重的、不祥的枷鎖,連空氣都變得輕盈了許多。
紅姐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開始以一種緩慢卻堅定的速度慢慢恢複。雖然五年的損耗和逝去的年華無法完全彌補,她那消瘦的身形未能完全豐潤回來,眼角也悄然爬上了細紋,但壓在她心頭的那塊巨石已然被移除。她的眼神重新變得明亮而堅定,那份獨屬於她的、曆經磨難後的堅韌與生命力,重新回到了她的眼眸深處。
她用官司之後官府給予的一些微薄撫慰銀兩,加上自己這些年艱難攢下的積蓄,開始著手重新修葺破敗的驛站。請來的工匠們叮叮當當地忙碌起來,坍塌的院牆被加固,漏雨的屋頂換上了新瓦,破舊的門窗被修整一新。她還擴大了馬廄,增建了幾間乾淨的客房,讓過往的旅人能夠住得更舒適一些。
她親自走訪附近的村落,精心挑選了幾個家境貧寒但為人老實可靠的鄉民來做夥計,其中也包括一兩個身強力壯、品性敦厚的男幫工。這一次,她不再有絲毫猶豫和恐懼。她待人寬厚,賞罰分明,管理起驛站來井井有條,卻又處處透著人情味。
驛站的生意竟比以前更加紅火。關於七裡驛的故事,關於紅姐的遭遇,沿著官道遠遠地傳播開來。人們談論的不再是“鬨鬼的驛站”和“瘋癲的寡婦”,更多的是敬佩她的堅貞不屈、欽佩她的勇敢智慧,以及對她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過往的旅客願意在這裡歇腳,不僅因為設施改善了,更因為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與掌櫃那份令人安心堅韌氣質。
七裡驛,終於洗儘了鉛華與汙名,煥發出了新的、充滿生機的容顏。它不再是荒郊野嶺的一個詭異符號,而真正成為了南來北往行人一個可以安心停靠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