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1章 禦史重審冤情現曙光
都察院,號稱天子耳目,風憲之地。監察禦史雖品級不高,卻職權甚重,掌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易文淵拜訪的這位禦史,姓趙,素以剛直敢言著稱。
易文淵將姬蘭心所述冤情,以及李青乃自己學生、其人性情才華自己深知絕無可能謀逆等情況,細細向趙禦史道來。趙禦史初時聽聞是巡按禦史定的“謀逆”重案,也十分謹慎。
“易兄,非是弟不信你。隻是巡按代天巡狩,其所奏之案,皆直達天聽。若無確鑿證據,輕易翻案,恐非易事,亦恐惹火燒身啊。”趙禦史撚須沉吟。
易文淵早有準備,道:“趙大人所慮極是。然此案疑點甚多:其一,謀逆大案,必有器械、黨羽、逆書等物,李青一介秀才,家中查抄可曾有此等鐵證?其二,妓院嬉戲,雖屬荒唐,然與謀逆何乾?其三,舉報者劉老黑,乃地方著名惡霸,與胥役勾結,其言可信否?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巡按奏摺稱於‘彆院’拿獲,而實則事發妓院,此一字之差,天壤之彆!巡按是受人矇蔽,還是……有意為之?”
他頓了頓,聲音沉痛:“且聽聞審訊之時,已刑斃五名家丁,牢中又死三人,八條人命!若真是冤獄,豈非令人發指?趙大人,風聞奏事,糾察枉誤,正是我輩禦史之職責所在啊!”
趙禦史聞言,神色凝重起來。易文淵的分析條理清晰,切中要害。尤其是“彆院”與“妓院”的差異,以及刑斃多人之事,若屬實,那此案確實大有蹊蹺。
“易兄,”趙禦史正色道,“若你所言屬實,此案確乃潑天冤獄。你我既食朝廷俸祿,自不能坐視不理。然欲翻案,需有實據。你帶來的那位女子,雖是人證,然其出身……恐難采信。還需更多佐證。”
易文淵道:“這個自然。請大人行文常州府,調取此案全部卷宗副本,並秘密提審涉案妓院相關人等,與巡按所奏兩相對照,真偽立判!此外,那劉老黑及其勾結的胥役,亦需查問。”
趙禦史點頭:“好!本官即刻行文,以都察院之名,調取卷宗,並派得力乾員秘密前往常州覈查!在此期間,務必保密,以免打草驚蛇。”
都察院的公文,以六百裡加急的速度發出,效率遠非尋常可比。不久,李青一案的完整卷宗副本便被送至京城趙禦史案頭。同時,派往常州的禦史心腹也帶回了密報:他們秘密詢問了怡紅院老鴇、數名妓女以及當地一些百姓,證實所謂“科考”確係妓院內一場荒唐遊戲,絕非在什麼“彆院”進行;劉老黑乃地方一霸,與衙役勾結甚深;李青被捉當日,確有數名家丁被當場打死;巡按所奏之內容,與實際情況多處嚴重不符。
趙禦史仔細比對卷宗與密報,越看越是心驚,越是憤怒!卷宗之內,漏洞百出,證詞前後矛盾,刑訊痕跡明顯,尤其是那份關鍵的“告示”,明顯有塗改偽造的嫌疑。而巡按崔大人在奏摺中,不僅隱瞞了妓院這一關鍵地點,誇大了事實,更是隻字未提刑斃人命之事,反而極力渲染“破獲逆案”的功勞!
“膽大包天!罔顧國法!草菅人命!欺君罔上!”趙禦史氣得渾身發抖,將卷宗重重摔在公案之上,“這崔仁鏡(崔巡按之名)!為了政績,為了烏紗,竟敢如此顛倒黑白,製造如此冤獄!其心可誅!”
證據確鑿,鐵證如山!這已不僅僅是一樁普通冤案,更涉及到一位巡按禦史的瀆職、欺君重罪!
趙禦史毫不遲疑,立刻將此事稟報都察院左都禦史。左都禦史聞報亦是大驚,不敢怠慢。如此大案,已非都察院單獨能夠處理。
翌日早朝,左都禦史出班,手持奏本,朗聲道:“陛下!臣有本奏!彈劾巡按禦史崔仁鏡,巡狩江南期間,聽信誣告,濫用酷刑,製造冤獄,戕害人命,更欺君罔上,謊報政績,罪不容赦!另,江蘇常州府碭山縣秀才李青謀逆一案,疑點重重,恐係冤獄,懇請陛下聖裁!”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宣德皇帝朱瞻基本以仁德治國,聞奏眉頭緊鎖,立刻下令:“將崔仁鏡奏摺及都察院所查證物、卷宗,一並呈上!朕要親閱!”
沉重的卷宗和證據被送到了紫禁城的乾清宮。一場關乎數十條人命、關乎司法公正、關乎朝廷顏麵的風暴,即將由九五之尊親自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