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0章 家安業遂,異聞流傅(全文完)
時光荏苒,歲月靜好。範家的日子,在白氏這位非凡賢媳的操持下,平穩而充實地流淌著。
範希淹的身體在白氏的精心調理與那悄然渡入的元氣輔助下,康複得極快。不過兩三月光景,他已不再是那副形銷骨立、咳血瀕死的模樣。雖然比起常人仍顯清瘦文弱,但麵色已漸紅潤,精力也充沛了許多,至少能夠如常起居,重新捧起心愛的書本。秋闈雖已錯過,但功名之念未熄,他重新燃起希望,更為刻苦地攻讀詩書,準備下一科的考試。
家中經濟雖依舊不算富裕,但在白氏精打細算、善於持家的經營下,竟也慢慢有了起色。她似乎有些特彆的法門,總能以極低的價錢購得優質的米糧布匹,甚至偶爾還能補貼家用。範老不再需要為明日之炊而日夜憂心,臉上皺紋舒展開來,時常帶著滿足的笑意,看著兒子身體好轉,媳婦賢惠能乾,家庭和睦安寧,他心中大感寬慰,終於能安享晚年。
範希淹與白氏之間,經曆了一番詭異莫測的磨難後,感情日漸深厚。雖非尋常夫妻那般熾熱纏綿,卻相敬如賓,默契日增。範希淹對妻子敬愛有加,深知若無她,自己早已命喪黃泉,家也早已破碎。白氏雖性情清冷,不善表達,但言行舉止間,對丈夫的關懷、對家庭的維護,卻是真切而堅定的。這段起始於“驅狐”與“護身符”的婚姻,在平淡的日子裡,漸漸生出了根須,開出了屬於自己的、安靜的花朵。
然而,“白蛇驅狐、贈女為媳”這段奇聞異事,卻不可能被完全掩蓋。當日公差衙役眾多,守備府邸之事更是駭人聽聞,儘管胡守備嚴令禁止外傳,但各種光怪陸離的細節,依舊通過範家親友、左鄰右舍乃至那些心有餘悸的衙役之口,悄然流傳出去。
一傳十,十傳百,迅速成為保定府乃至周邊地區最為炙手可熱的談資。人們聽聞後,無不嘖嘖稱奇,感慨萬千。
茶樓酒肆,坊間巷議,處處都在談論這樁奇事。有人繪聲繪色地描述那狐妖的嫵媚與狠毒;有人心驚膽戰地形容白老長那駭人的舌劍與鱗鏡;有人則對白氏那手“火攻”之術既懼且敬;更多人則是對胡守備被“天火”燒得狼狽不堪的場麵津津樂道。
有人讚歎:“那白蛇雖是異類,卻行事仗義,恩仇分明!救人性命,護人家庭,比那些貪官汙吏、甚至某些見利忘義之徒,更講信義!真可謂義妖!”
有人惋惜:“可惜那白老長那般神通廣大,卻飄然遠引,再不複見。若能留下,豈不是一地之福?”
也有人對範希淹的遭遇既感同情又覺豔羨:“範秀才真是險死還生,因禍得福啊!雖受了番大罪,卻得瞭如此一位既美若天仙、又賢惠能乾、還能驅邪避凶的娘子,真是幾世修來的福分!”
此事越傳越廣,越傳越奇,版本也衍生出許多。最終,被一些喜好獵奇的文人墨客聽聞,認為極富誌怪色彩,便將其加工潤色,記錄下來,收入各類筆記小說之中,題為《白蛇驅狐記》或《保定狐怪》等,成為一樁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的民間奇談。
故事的最後,並未明確記載範希淹是否科舉高中,光耀門楣;也未曾點明白氏的最終結局——她是長久地以人身陪伴範希淹終老,還是在某一日如同其父般悄然離去,回歸山林繼續修行?這一切,都留給後人無限的想象與猜測。
但故事的核心,卻通過這跌宕起伏的情節清晰地傳達了出來:邪不勝正,無論其以妖魅形式還是官勢麵目出現;異類生靈亦可有情有義,遠超某些披著人皮的魑魅魍魎;而人間的權勢,在真正超然的力量與公理麵前,往往顯得可笑而脆弱。
範家的燈火依舊溫暖,窗紙上映照著一對依偎讀書的身影,安靜而祥和。屋外,關於他們的傳說,正隨風飄向更遠的遠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