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7章 符咒迷陣解玄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7章 符咒迷陣解玄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王文瀚心神劇震,若那棺中冤魂果真與自家先祖有涉,那這糾纏不休的鬼魅、這跨越數百年的冤屈,又意味著什麼?他既感恐懼,又深覺愧疚,一時心亂如麻。

悟塵和尚見狀,沉吟道:“此事牽涉邪術冤魂,已非我等凡人所能揣度。貧僧想起一位雲遊多年的師叔,道號玄青子,精通風水堪輿、符籙破煞之術,近日似乎雲遊至此方百裡之內。或可請他來此,辨明那七棺邪陣的根源,超度亡魂,化解戾氣。”

事不宜遲,悟塵當即遣那的小沙彌騎快馬前往鄰近州縣尋訪。也是機緣巧合,三日後,竟真請回了這位玄青子道長。但見他鶴發童顏,身著洗得發白的青佈道袍,目光清亮有神,手持一柄老舊羅盤,頗有出塵之姿。

玄青子入得後殿,並不急於檢視棺槨,而是先持羅盤繞殿三週,步踏天罡,口中念念有詞。那羅盤上的指標初時亂轉不定,最終漸漸穩定,指向那七具棺槨的排列方位。他時而蹙眉沉思,時而在隨身攜帶的紙箋上勾畫計算。

良久,他方長籲一口氣,麵色無比凝重:“無量天尊!好陰毒的手段!”他命小沙彌取來硃砂,就在殿中清掃出的一片空地上,畫出七棺分佈詳圖。“諸位請看,此七棺擺放,初看雜亂無章,實則暗合北鬥七星方位。然而,”他指尖重點在那口空置的、也是最小的棺槨上,“此棺對應搖光星位,卻空空如也,且棺木材質、新舊程度皆與其餘六棺不同,乃後人新增。這便使整個陣法性質大變!”

“此陣表麵是道家‘北鬥安魂陣’,實則被這空棺一舉逆轉,成了茅山秘傳中早已失傳的‘雙絕陣’!一絕生機,鎮封亡魂永世不得超生;二絕靈氣,緩慢抽取亡魂怨力,反哺布陣之人或其後代,妄圖藉此改運增壽,蔭庇子孫!然天道迴圈,以此邪術強取,必遭反噬,布陣者後代亦必多遭橫禍,難得善終!”

此言一出,王文瀚麵色更是蒼白如紙。

玄青子又道:“搖光星位又稱‘破軍’,主殺戮與終結。此位空置,意味著陣眼之力無處宣泄,積鬱百年,已成大凶之兆。若要破陣,需先填補此位,或…找出當年真正鎮於陣眼之物!”

他再次轉動羅盤,根據星位推算,最終將位置定在了搖光星位對應的正殿地基之下。“掘開此處!”

眾人取來鋤鎬,依言挖掘。約莫掘下三尺,鋤頭猛地磕到一物,發出金屬悶響。小心清理開泥土,現出一個一尺見方的鎏金銅匣,匣身密封處貼滿了符紙,雖年代久遠,硃砂符文依舊鮮紅刺目。

玄青子親自上前,焚香禱告後,小心翼翼揭去符紙,開啟銅匣。匣內並無機關,隻有一疊儲存尚好的絹布,以及半塊魚形玉玦。展開絹布,上麵是用鮮血書寫的訴狀,字跡與棺內刻痕同出一源,詳細記錄了當年豪強如何誣陷、官府如何枉法、自己與徐貞娘如何含冤的經過,字字血淚!訴狀末尾,是一句觸目驚心的詛咒與預言:“吾以殘魂泣血告於皇天後土,此冤不雪,誓不超生!待到庚子輪回日,戾衝文曲,必現於世!”

而那半塊魚形玉玦,王文瀚一見之下,幾乎站立不穩——那紋樣質地,與他家族長房世代相傳、象征家主身份的另一半玉玦,完全吻合!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