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0章 美滿姻緣的延續(全文完)
時光荏苒,如同楓橋鎮外日夜不息的大運河,悄無聲息地流淌而過。轉眼間,已是七八年光陰。
當年的陳記雜貨鋪,早已舊貌換新顏。鋪麵擴大了一倍不止,貨架嶄新,貨物種類繁多,從南來的糖果、北來的乾貨,到精巧的蘇杭刺繡、時興的胭脂水粉,一應俱全,琳琅滿目。鎮上的居民,甚至鄰近村落的人,都樂意來此采買,隻因這裡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而在鎮子另一頭相對繁華的街市,一間掛著“陳記雜貨分號”匾額的新鋪子也已然開業一年多,生意同樣興隆。
這一切的變化,都離不開陳阿福的勤懇踏實,更離不開林婉孃的聰慧經營。她彷彿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心思活絡,善於與人打交道,又將內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夫妻二人,一個主外,聯係貨源,搬運貨物;一個主內,掌管賬目,排程經營,將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家道也日漸殷實。
他們如今已不住在雜貨鋪狹小的裡間,而是在鎮東頭置下了一處帶著小院的三間瓦房。院子裡種著花草,養著雞鴨,充滿了生活氣息。林婉娘先後為陳家生下了一兒一女。大的是個兒子,取名陳安,今年六歲,虎頭虎腦,眉眼間有幾分陳阿福的憨厚,卻比父親機靈,已經開始啟蒙認字。小的是個女兒,取名陳寧,年方四歲,粉雕玉琢,繼承了母親的美貌,活潑可愛,是全家人的開心果。
每日清晨,陳阿福先去兩個鋪子巡視一番,安排事宜。林婉娘則在照料好兒女起居後,也會去總鋪坐鎮,處理賬務,接待客人。午後,她多半會回家,督促兒子功課,陪伴女兒玩耍。陳安雖年幼,卻已懂得在鋪子裡幫些小忙,搬些輕便貨物,像模像樣地學著招呼客人;陳寧則像個小尾巴似的跟在母親身後,奶聲奶氣地學著認貨品名字。
這般和樂融融、夫賢子孝的景象,早已成為楓橋鎮一段佳話。當年那場帶著幾分“荒唐”色彩、始於“醉酒”的姻緣,如今再被人提起,已不再是獵奇與非議,而是充滿了傳奇和讚美的色彩。人們稱之為“酒肆風流”,言語間滿是羨慕與祝福。都說林婉娘有膽有識,慧眼識珠,陳阿福憨人有憨福,娶了個旺夫興家的好媳婦。就連當初極力反對的林老漢,如今也常抱著外孫、外孫女,樂得合不攏嘴,早已將當年的不愉快拋到了九霄雲外,對女婿也是越看越滿意。
一個夏日的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夫妻二人,坐在自家小院的葡萄架下乘涼。石桌上擺著幾樣小菜,一壺清茶。陳安帶著妹妹在院子裡追逐螢火蟲,清脆的笑聲灑滿庭院。
晚風拂麵,帶來陣陣清涼。陳阿福看著身邊容顏依舊秀美、更添幾分成熟風韻的妻子,又看了看院子裡嬉戲的一雙兒女,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滿足與幸福。他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忽然想起往事,嘴角不由得勾起一抹笑意。
“婉娘,”他轉過頭,目光溫柔地看著妻子,“有時候靜下來想想,還是覺得像做夢一樣。你說,當初你要是沒那個膽子,假裝醉倒在柳樹下,咱們倆,現在會是什麼光景?”
林婉娘正拿著蒲扇,輕輕為跑過來歇息的女兒扇風,聞言抬起頭,眼波流轉,橫了丈夫一眼,那眼神中帶著幾分當年的狡黠,更多的則是曆經歲月沉澱後的坦然與深情。
“後悔了?”她故意板起臉。
“怎麼會!”陳阿福連忙擺手,語氣認真,“我是後怕!怕你當時要是沒成功,或者我要是沒那麼傻乎乎地把你帶回去,豈不是錯過了天底下最好的娘子?也錯過了安兒和寧兒這兩個寶貝。”
林婉娘“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伸手輕輕打了他一下:“貧嘴!”她收斂笑容,目光望向遠處天邊絢麗的晚霞,聲音柔和而堅定,“有什麼好怕的?為了自己的幸福,冒點風險,值得。若是重來一次,我還會那麼做。隻不過……”她頓了頓,轉頭看著丈夫,眼中滿是笑意,“可能會換個地方‘醉’,你那雜貨鋪的床,實在太硬了!”
陳阿福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妻子是在打趣他,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爽朗的笑聲在院子裡回蕩。林婉娘也抿著嘴笑,臉上飛起兩朵紅雲,一如當年那個大膽的少女。
笑過之後,陳阿福握住妻子的手,感慨道:“是啊,為了幸福,值得。婉娘,這輩子能娶到你,是我陳阿福最大的福氣。”
“能嫁給你,也是我林婉孃的福氣。”林婉娘回握住他的手,十指緊扣。
他們夫妻二人,因著自身的經曆,深知底層百姓生活的不易。家道寬裕後,也時常做些善事。每逢災年,會施些米粥;見到孤苦老人,會悄悄接濟一些銀錢;鋪子裡也常年備著些免費的涼茶,供過往的腳夫、路人解渴。這些善行雖小,卻為他們贏得了更多的尊重與愛戴,“陳善人”、“林娘子”的稱呼,在鎮上傳開。
夜色漸深,繁星滿天。陳安和陳寧玩累了,趴在父母膝頭沉沉睡去。陳阿福和林婉娘一人抱著一個孩子,相視一笑,眼中是曆經歲月洗禮後,愈發醇厚深沉的愛意與默契。
當年的“意外”邂逅,看似荒唐,實則暗含機緣。是林婉娘不顧世俗的勇氣,打破了命運的枷鎖;是陳阿福心底的良善,接住了這份勇敢。他們用雙手和汗水,共同經營出了這份“醉”有應得的美滿姻緣。
這楓橋鎮上的“酒肆風流”,最終流淌成了歲月長河中,一段平淡卻悠遠、溫暖而動人的傳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