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10章 肝膽相照戍宮門,千秋萬代成門神(全文完)
晚年的尉遲恭,雖然遠離了朝堂的紛擾,享受著國公的尊榮和安逸,但他骨子裡那份對李世民的忠誠與守護之心,卻從未因歲月的流逝而消減。他的傳奇,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從金戈鐵馬的青史記載,融入了溫暖祥和的民間煙火,完成了最終的升華。
相傳,李世民自玄武門之變後,雖然坐穩了皇位,開創了盛世,但內心深處,始終難以完全擺脫殺兄戮弟、逼父退位所帶來的心理陰影。尤其是在夜深人靜之時,他常常被噩夢糾纏,夢中總有李建成、李元吉化為厲鬼,披發瀝血,前來哭嚎索命,使得他夜不能寐,龍體欠安,精神日漸憔悴。宮中太醫束手無策,各種安神湯藥均不見效。
此事漸漸傳到了已然致仕在家的尉遲恭和另一位同樣勇猛耿直、功勳卓著的老將秦瓊(秦叔寶)耳中。兩位老將軍聞聽此事,憂心如焚。他們雖已不在其位,但對君主的忠誠與愛護,早已融入血脈。
一日,兩人相約入宮探望。見李世民麵容憔悴,眼帶血絲,心中十分不忍。尉遲恭性情火爆,當即與秦瓊一同向李世民請纓:“陛下戎馬一生,何懼鬼魅?此必是建成、元吉二人陰魂不散,作祟驚擾。臣等一生廝殺,曆陣無數,死人堆積如山,何曾信邪?從來凶煞畏懼正氣!臣二人願披甲執戟,夜夜守衛在宮門之外,看哪個魑魅魍魎敢近陛下寢宮半步!”
李世民見兩位老臣如此忠心,心中感動,便應允了。
當晚,尉遲恭與秦瓊便全身披掛,穿上昔日征戰時的鎧甲,尉遲恭手持他那對威名赫赫的渾鐵鋼鞭,秦瓊則握著那對傳奇的金裝鐧。兩位百戰宿將,雖已年邁,但往宮門兩側一站,依舊威風凜凜,殺氣騰騰,那是在屍山血海中磨礪出的衝天煞氣與浩然正氣!
說也奇怪,那一夜,李世民躺在寢殿之中,竟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寧。門外,那兩位如同門神般矗立的身影,彷彿隔絕了所有的陰邪之氣。他聽著窗外隱約傳來的、老將軍沉穩的呼吸和甲葉偶爾摩擦的鏗鏘之聲,心中無比踏實,竟一覺睡到天大亮,再無噩夢侵擾。
李世民大喜。但隨後幾夜,尉遲恭與秦瓊依舊堅持值守。李世民看著兩位功勳卓著的老將軍,為了自己夜夜不得安眠,於心何忍?他體恤老臣辛苦,不忍他們長期勞累,便想出一個兩全其美之法。
他召來宮廷中畫技最精湛的畫師,命其將尉遲恭與秦瓊全身披掛、手持兵器、怒目圓睜、威嚴無比的的真容,繪製在巨大的宮紙之上。畫成之後,李世民命人將這兩幅畫像,分彆貼在宮門的兩側。
奇跡再次發生了!當晚,畫像貼上之後,李世民依舊睡得十分安穩,厲鬼依舊不敢靠近。那畫像似乎凝聚了兩位將軍的神韻與煞氣,其驅邪鎮鬼的效果,竟與真人值守無異!
這一宮廷軼事,不知如何流傳到了宮外。百姓們對尉遲恭、秦瓊這兩位忠誠勇武、天下聞名的將軍本就充滿敬仰和崇拜,聞聽此事,更是奉若神明。在普通民眾樸素的心理中,連皇帝宮中的厲鬼都怕這兩位將軍,那麼尋常人家的宅院,若有他們的畫像守護,豈不是更能驅除一切邪魔外道,保佑家宅平安,人丁興旺?
於是,民間紛紛效仿。家家戶戶,尤其是在每年歲末,都會請人繪製或購買尉遲恭與秦瓊的畫像,在除夕之日,鄭重其事地貼在大門之上。兩位將軍的形象也漸漸固化下來:尉遲恭通常是黑麵虯髯,持鞭;秦瓊則是白麵鳳眼,持鐧。一黑一白,一鞭一鐧,怒目而視,威武雄壯,共同守衛著千家萬戶的安寧。
這一習俗,從唐朝開始,曆經宋、元、明、清,世代相傳,不斷豐富和發展,最終成為了中華民族最重要、最普及的民俗之一。尉遲恭與秦瓊,也由此完成了從曆史名將到民間信仰中永恒“門神”的華麗轉身。
尉遲恭的故事,也因此超越了史書的記載,從淩煙閣的輝煌,走入尋常百姓家,融入了每一個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他不再僅僅是一個輔佐明主、開創盛世的鄂國公,更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一個關於忠誠、勇武、守護和平安的永恒象征。從“黑熊將軍”轉世,到鐵匠學徒,再到沙場猛將,最後成為千家萬戶的守護神,尉遲恭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神話色彩。他的形象,跨越了千年的時光,至今仍牢牢印刻在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和民俗生活之中,歲歲年年,守護著國泰民安,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祈願。
顯慶三年,尉遲恭走完了他七十四年的傳奇人生。臨終之際,他或許看到了朔州下木角的黃土坡,看到了觀音廟前的虔誠父母,看到了鐵匠鋪的熊熊爐火,看到了恩師謝弘的仙姿,看到了秦王真誠的笑容,看到了玄武門的驚心動魄,也看到了,那千千萬萬扇門上,自己那威嚴的畫像,正守護著人間無儘的太平與溫暖。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