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國古代奇聞錄 > 第5章 脆弱的過渡——高殷的悲劇與叔父的屠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5章 脆弱的過渡——高殷的悲劇與叔父的屠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高洋的暴斃,像一聲突兀的休止符,暫時中止了北齊朝廷的癲狂樂章。然而,它帶來的並非新生,而是一個更加凶險的權力真空。皇位的繼承者,是太子高殷。這個時年約十五六歲的少年,性格與其父截然不同,史載他“性溫裕開朗,有人君之度”,且“好學,敏於應對”。他是由漢族士人精心教導長大的,身上帶著儒雅的文氣。在這樣一個被鮮卑勳貴的尚武精神和家族內部的暴戾之氣所籠罩的王朝裡,高殷的仁弱,非但不是優點,反而成了他致命的弱點。他的即位,註定是一場悲劇的開始。

高洋在臨終前,似乎有過短暫的清醒。他或許預見到了自己死後可能出現的危機,於是做出了精心的政治安排。他召來自己的弟弟常山王高演,懇切地托付後事:“奪但奪,慎勿殺也。”(皇位你若要奪便奪,但千萬不要殺我的兒子。)同時,他任命了以尚書令楊愔為首,包括燕子獻、宋欽道、鄭子默等人的輔政班子,囑托他們全力輔佐幼主。這個班子的核心人物楊愔,是弘農楊氏的後裔,標準的漢族高門士大夫,為人正直,忠於職守。他是高洋“黃金五年”時期文治政策的重要執行者。高洋的安排,意圖非常明顯:依靠漢族文官集團來製衡以高演、高湛為首的鮮卑軍事勳貴集團,以確保兒子高殷的皇位安穩。

然而,這精心構築的堤防,在洶湧的權力**麵前,不堪一擊。高殷即位後,改元乾明。以楊愔為首的輔政集團,深知要鞏固幼主的地位,必須削弱藩王的權力,尤其是高演、高湛這兩位皇叔的權勢。他們密議將高演、高湛等人調離京城,出任地方刺史,以此剝奪他們乾預朝政的基礎。同時,他們還計劃將高洋的皇後,高殷的母親李祖娥尊為太皇太後,而將高演、高湛的母親婁昭君移居彆宮,以切斷二王與太皇太後的聯係。

然而,他們的計劃尚未實施,便已泄露。風暴的中心,轉向了太皇太後婁昭君的宮殿。這位經曆了丈夫高歡、兒子高洋兩代權臣、帝王的鮮卑女性,政治經驗極其豐富,且內心深處更傾向於維護鮮卑勳貴的利益和她另外兩個兒子的地位。高演、高湛在得知楊愔等人的計劃後,立刻意識到這是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秘密入宮,向母親婁昭君求助。一場圍繞在太皇太後身邊的政變陰謀,迅速醞釀成型。

公元560年二月,一場決定北齊命運的酒宴在宮中舉行。這既是歡迎高演出任尚書令的宴會,也是一個精心佈置的殺局。楊愔、燕子獻等輔政大臣應召入宮。他們或許心存警惕,但在皇權的召令下,不得不來。宴會剛開始,戲劇性的一幕便發生了。太皇太後婁昭君親自坐鎮,皇帝高殷和太後李祖娥也在場。酒過三巡,婁昭君突然厲聲指責楊愔等人“懷有異圖”。霎時間,埋伏在殿後的武士一擁而出,將楊愔、燕子獻、宋欽道等人當場擒獲。楊愔這位一代名臣,被打得“一拳一袴,皆血淋滴”,眼球甚至被打出一顆。少年皇帝高殷驚駭萬分,結結巴巴地問道:“楊郎何罪?朕欲赦之。”(楊先生有什麼罪?我想赦免他。)此時,他的叔叔高湛在一旁厲聲喝道:“不可!”並強行將皇帝架離了現場。

這就是北齊曆史上著名的“乾明政變”。隨後,楊愔、燕子獻等人被即刻處斬,他們的家族也遭到屠戮。政變的成功,標誌著漢族文官集團試圖製約宗室藩王的努力徹底失敗,也宣告了以婁昭君為代表的鮮卑保守勢力和高演、高湛等強悍藩王的全麵勝利。史書所載的“血濺禦座”,不僅是指物理上的鮮血染紅了皇帝的寶座,更象征著北齊政治中最後一點溫情和規則的蕩然無存。“拳頭即法律”的叢林法則,被公開確立為這個王朝的最高政治準則。

政變後,高演理所當然地掌握了朝廷大權。不久,在婁昭君的主持下,高殷被廢為濟南王,高演登基為帝,改元皇建,即北齊孝昭帝。高演在即位時,或許還記得兄長高洋“慎勿殺也”的遺言,或許是為了安撫人心,他最初並未加害高殷,反而給了他一個王的封號和一定的生活保障。他甚至對母親婁昭君保證,自己會確保高殷的安全,以換取她對自己即位的支援。

然而,猜忌的鏈條一旦啟動,便無法停止。高演自己就是通過政變上台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個活著的廢帝,對於新君而言是多麼巨大的威脅。高殷的存在,就像一麵鏡子,時刻照見他得位不正的尷尬;也像一顆火種,可能隨時點燃反對者的野心。這種恐懼,伴隨著他坐上帝位後的每一天,逐漸吞噬了他最初的承諾。

加之,高演在位期間,雖然勤於政事,算得上一位有為之君,但他內心始終被“殺侄奪位”的負罪感所折磨。他經常精神恍惚,自稱看見高洋、楊愔等人的鬼魂持劍在宮中追殺他。這種強烈的心理壓力,使得他將高殷視為一切不安的根源。最終,在巨大的恐懼和權力穩固的需求下,高演違背了自己的諾言和兄長的遺言。他下令將年僅十七歲的廢帝高殷秘密處死,以絕後患。

高殷的死,為北齊皇位繼承的“叔奪侄位”模式,畫上了一個血腥的注腳。它告訴後來的每一位覬覦者,在這個家族裡,對親情的任何一絲憐憫,都可能換來自己的滅亡。高演以為自己清除了威脅,卻不知他親手將權力的魔杖交給了更危險的人——他的弟弟高湛。他在臨終前,因為害怕自己的兒子高百年重蹈高殷的覆轍,竟然做出了傳位於弟的決定。這個決定,最終將北齊推向了萬劫不複的深淵。高殷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北齊王朝係統性崩潰的一個關鍵節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