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聞錄 第2章 巧言惑神,萬仙陣中撬牆角
量劫演化,漸至**。通天教主因門下弟子接連遭劫,憤懣難平,又受申公豹挑唆,終於擺下了截教最後的,也是最為恢弘慘烈的萬仙大陣!此陣彙聚截教萬仙之力,陣中有陣,變化無窮,煞氣凝聚如實質,直衝鬥府,震動洪荒。通天教主欲藉此陣與闡教決一死戰,維護截教道統尊嚴。
萬仙陣起,天地失色。闡教一方,老子與元始天尊親自降臨,聯合西方教…嗯,至少是默許了西方二位聖人的“旁觀”。元始天尊雖不喜西方二人,但破誅仙陣時曾借其力,此刻萬仙陣更為凶險,多兩個聖人級戰力,總歸是好的。至於這二位會做些什麼,元始天尊心中雖有計較,但眼下破陣為重。
準提與接引,等待已久的時機終於到了!二人相視一笑,身形晃動,已然出現在萬仙陣外的虛空之中。他們並未像老子、元始那般直接入陣尋找通天教主的核心陣眼,而是如同幽魂般,遊走於這龐大殺陣的邊緣地帶,目光如電,掃視著陣中每一個激烈交戰的角落。
他們的目標,並非破陣,而是“度人”。
陣內,殺聲震天,法寶縱橫,神通對撞的光芒此起彼伏。截教萬仙,雖同仇敵愾,但麵對聖人親自下場,以及闡教精心準備的種種手段,依舊不斷有門人隕落、受傷,或是陷入苦戰,心生絕望。
就在這時,接引聖人出手了。他並未施展什麼驚天動地的攻擊神通,而是周身綻放出無量“寂滅佛光”。這佛光並不熾烈,反而帶著一種安撫、寧靜,乃至引導靈魂趨向永恒寂滅的奇異力量。佛光如水銀瀉地,悄無聲息地滲透入萬仙陣的某些區域性戰場,籠罩向那些心神激蕩、瀕臨崩潰,或是因同門慘死而悲憤欲狂的截教弟子。
被這佛光一照,那些截教仙隻覺心頭一涼,原本沸騰的殺意和絕望竟被強行撫平,一種莫名的疲憊和空寂感湧上心頭,彷彿眼前的廝殺都失去了意義,隻想尋一安靜之地,永世沉眠。
就在他們心神失守的刹那,準提道人便會適時出現。他臉上帶著悲憫眾生的慈和笑容,手持七寶妙樹,開口便是那句標誌性的:“道友,你與我西方有緣,何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入我極樂淨土,可得清淨自在,不死金身,永脫輪回之苦!”
這聲音如同魔咒,直灌神魂。
例如,對陣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這三位隨侍七仙中的成員。他們正與文殊、普賢、慈航三位闡教金仙苦戰,本就因對方得了聖人指點,道行神通克製己方而處於下風,心中憋屈憤怒。接引的寂滅佛光悄然籠罩,三人頓時心神一滯。準提立刻現身,七寶妙樹連刷,不僅蕩開了文殊等人的攻擊,更是直接將虯首仙三人刷得暈頭轉向,法力被封。
“三位道友根性深厚,奈何在此紅塵殺劫中蹉跎?不若隨貧道往西方去,做個菩薩座下護法神明,亦可得正果,豈不勝過在此枉送性命?”準提話語充滿誘惑,手上卻不停,加持神杵暗運神通,已然在三人元神中種下禁製。虯首仙等心知無力反抗,又感西方似乎確是一條生路,加之接引佛光影響心智,半推半就之下,便被準提“度”了過去,成了日後文殊、普賢、慈航三位菩薩的坐騎,實則為西方收服了三員大將。
再如那烏雲仙,本體乃是金須鼇魚,法力高強,連敗廣成子、赤精子,勢頭正盛。卻被準提盯上。準提並不與他硬拚,隻以言語擾亂其心:“道友神通廣大,然劫數臨頭,恐難自保。我西方有八德池,正合道友潛修,可避此劫。”烏雲仙大怒,持劍來戰準提。準提微微一笑,祭出六根清淨竹,此寶專克心神,烏雲仙被竹影一晃,心神動蕩,又被接引暗中以寂滅佛光乾擾,頓時失了方寸,被準提輕易用加持神杵打回原形,裝入乾坤袋中,“請”回了西方。
最令人不齒的,是對待龜靈聖母。龜靈聖母乃截教親傳弟子之一,法力深厚,但因脾氣暴躁,劫氣纏身。她在陣中遭遇懼留孫,一番大戰,現出原形欲吞懼留孫,卻被接引道人暗中以拂塵所化舍利子之光壓製。接引明知龜靈聖母命中有死劫,且與那血海的蚊道人有關,卻仍假意對通天教主說道:“此輩俱該如此,不得不善為點化。”
看似要度化她,實則隻是將其封了法力,命白蓮童子以包兒收起,準備帶回西方。接引豈會不知那包兒困不住龜靈聖母?又豈會算不到蚊道人會來襲擾?這其中深意,隻怕是既想得了“度化”截教親傳弟子的名頭,又不想真正接納這個“麻煩”,甚至可能覬覦其玄武本源,故而借蚊道人之手行滅口之事,還能將因果推給血海。果然,後來白蓮童子一時不察,放出蚊道人,將龜靈聖母吸食殆儘,連輪回都未入。準提接引得知後,也不過是假意歎息一聲,道聲“劫數難逃”,便將此事揭過,其心性之涼薄,算計之深沉,可見一斑。
整個萬仙陣,彷彿成了準提與接引的“人才招聘大會”。他們不去理會陣眼的生死搏殺,不去關心通天教主的怒火,隻是精準地捕捉著每一個可以“度化”的目標。寂滅佛光安撫心神,準提妙語蠱惑靈魂,再加上聖人實力的絕對碾壓,一個個截教精英,在絕望、無奈或被迷惑中,脫離了截教,被強行烙上了西方的印記。
這種行為,令仍在苦戰的截教弟子心寒齒冷,更是讓主持破陣的老子、元始天尊心中鄙夷。然而,準提與接引卻毫不在意。麵皮?那是什麼?有實打實的人才和氣運重要嗎?他們看著不斷“充實”起來的隊伍,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趁火打劫的買賣,做得實在是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