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宰相的非正常死亡 第一章 作法自斃
-
作法自斃
姓名:商鞅
籍貫:衛地
所任官職:大良造
非正常死亡方式:被車裂於市
●車裂於市
公元前338年,遠在西陲的秦國發生了一次奇怪的叛亂,叛亂的首謀者,就是被封在於商之地的前大良造商鞅。所以說這次叛亂奇怪,是因為叛亂者既冇有割據自雄,也冇有進攻秦國的都城或其他縣邑,反而一路往北衝,去攻打鄭國。秦王駟派兵前往討伐,打敗了叛亂的軍隊,最後竟然在鄭國境內的澠池地方把商鞅給殺死了。於是曆數商鞅的罪惡,下令把他的屍體運到鹹陽集市,施以車裂的酷刑。
車裂是一種古老的刑罰,即把犯人的頭頸和四肢都用粗繩栓在車轅上,這種車可以是牛拉的,也可以是馬拉的,一聲令下,五輛車往五個不同的方向駛去,最終把犯人扯成數段。春秋時代和戰國初期,中國人還大多不會騎馬,戰場上最強力的兵種是車兵,一般人行遠路也都坐車。後來騎術發展了起來,戰車逐漸被淘汰,有錢人出門的時候也大多騎馬、騎驢騾,或者坐轎子,車的載人用途越來越小,所以車裂這種刑罰也有所改變,往往直接把犯人的頭頸和四肢栓在牛或馬的身上,民間就俗稱為“五馬分屍”。
按照商鞅自己製定的秦法,謀叛大罪確實應該被處以極刑,這裡所謂的極刑,就是指車裂或磔(淩遲),大辟(斬首)之類算是輕的,不夠懲罰這種罪惡。然而商鞅本是上一代秦王——秦孝公——最為信用的重臣,官至大良造,為秦國製定新的法律,並且切身管理和執行,還曾經領兵出征魏國,大獲全勝。論起商鞅的功勞來說,再大的罪過也可以抵消掉了,他又為什麼會落得個如此淒慘的下場呢?
尤其是秦孝公去世還冇幾個月,太子駟登基也纔不久,就突然把商鞅從宰相的位置上扒拉下來,然後以謀反的罪名將其車裂於市,這絕非順理成章的事情,一定含有政治鬥爭的因素在內。
更奇怪的是,據說在商鞅的治理下,秦國國力大盛,百姓們“家給人足”,照理說,秦人都應該很感謝商鞅纔對,眼看到商鞅被處以極刑,他們應該感覺悲傷甚至是憤怒。然而據說秦人對於商鞅之死,卻並冇感到有什麼不妥,他們是已經麻木了嗎?還是實際上他們很痛恨商鞅呢?
對於商鞅之死,曆朝曆代都很多截然不同的評價,雖然大家都知道他死得冤枉,然而絕大多數人卻認定他死得活該,是“作繭自縛”、“作法自斃”。再提到商鞅的為人和曆史功績,有人將其貶得一文不值,說最終秦朝滅亡的根由最初就是由商鞅種下的,也有人把他抬到天上去,目其為改革家和烈士。
還是讓咱們來拂儘曆史的重重迷霧,儘可能地還商鞅以本來麵目,並且重新評價他的死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