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華文化公開課—考古文化六講 > 第一個“白癡”皇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華文化公開課—考古文化六講 第一個“白癡”皇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白癡”皇帝

晉惠帝司馬衷(259~306年),晉武帝第二子,西晉第二代皇帝,290~306年在位。在他的統治期間發生了八王之亂,西晉走向滅亡。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兒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晉惠帝是中國曆史上典型的昏庸無能的皇帝。他從小就不愛讀書,整天隻懂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司馬炎對此很發愁,擔心司馬衷會丟了祖宗開創的基業。

有一次,司馬炎為了測驗一下司馬衷的思維能力,特意出了幾道題考他,並限他三天之內交卷。司馬衷拿到題目以後,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賈南風是個很聰明的人,有見及此,便立刻請來幾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為司馬衷解答難題。司馬炎看了答卷後,以為兒子的思維還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馬炎一死,司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己定策,就鬨出了不少笑話。

司馬衷的白癡行為

有一年夏天,司馬衷在皇宮的禦花園遊玩。當他走到一個池塘邊時,聽見裡麵傳出咕咕的青蛙叫聲。他覺得很奇怪,於是便問隨從這些咕呱亂叫的東西,是為官家叫還是為私家叫的?隨從早就知道太子是白癡,覺得這個問題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於是糊弄到:“在官家裡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裡叫的,就是私人的。”司馬衷聽後,認為侍從言之有理,還賞了銀子給侍從。

又有一年鬨災荒,老百姓冇飯吃,到處都有餓死的人。晉武帝正在朝堂之上與大臣們商議如何救助身處饑荒中的災民,司馬衷走了進來,聽了一會兒,“嗤嗤”地笑起來:“父皇,百姓怎麼這麼笨,居然被餓死了。大水淹了莊家,冇有饅頭吃,那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這些人怎麼會餓死呢?”司馬衷的這番話令朝堂上一片啞然,大臣們哭笑不得,災民們連飯都吃不上,哪裡來的肉粥呢?司馬炎也隻好揮揮手,讓人把他這個傻太子帶走。由此可見晉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塗。

司馬衷為什麼被立為太子

司馬衷於267年被立為太子,他的母親是晉武帝的皇後楊氏。作為次子,他被立為太子是因為他的哥哥司馬軌很早就死了,也有說是晉武帝是為了將來傳位給他寵愛的聰明孫子司馬。晉惠帝一般被評價為“甚愚”或“白癡”,主要是因為晉惠帝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他本人成為他人的傀儡。

晉武帝司馬炎親身經曆了曹魏的興衰,因而對皇朝繼承人的能力和成長非常關心。在《晉書》中記載,武帝也曾多次對晉惠帝的能力表示懷疑並多次對他的能力進行考驗,而惠帝則在太子妃賈南風及謀臣的獻策下通過了這些考驗。

司馬衷之死

在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一月十七日寒冷的夜裡,晉朝皇帝司馬衷在長安顯陽殿嘴裡銜著一塊吃了一半的大餅,突然暴亡,終年48歲,被安葬於太陽陵。他的弟弟晉懷帝司馬熾(284~313年)即位,改元永嘉。

有人說,司馬衷是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殺的;也有人說,是上天垂憐天下百姓的痛楚才讓他無疾而終。司馬衷的死因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但無論如何,他的死如果能給天下百姓帶來福祉的話,真是天下之幸,黎r民之幸!

延伸閱讀

聰明的司馬

司馬衷雖然傻,但是他卻有個非常聰慧的兒子。有一次宮中失火,司馬炎登樓觀看,突然感覺有人在拉他的衣襟。他低頭一看,竟然是孫子司馬。司馬炎很驚訝地問:“你問什麼跑到這來呀?”年僅5歲的司馬回答道:“夜間發生突然事故,皇爺爺貴體,應該有所防範纔是,還是回房吧,不要讓火光照見仁君。”司馬炎先驚後喜,驚是司馬小小的年紀竟有如此見識,喜的是兒子雖然呆傻,但孫子聰明伶俐,江山社有望了。也許正是因為司馬的聰慧才讓司馬炎決心將皇位傳給司馬衷。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