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公開課—考古文化六講 明成祖朱棣生母之謎
-
明成祖朱棣生母之謎
成祖為馬皇後所生的說法到了明中後期就受到了質疑,而“妃說”浮出水麵。有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變,起事攻打侄兒建文帝,奪位登基。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實行削藩。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他統治期間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後世稱這一時期為“永樂盛世”。明成祖可謂功績累累的一代明主。
然而朱棣的生母是誰?自永樂時期以來,各種官方史書和野史上都對成祖生母問題有所記載和猜測。對此,史學界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馬皇後說
明成祖朱棣自稱是孝慈高皇後(即馬皇後)所生。《太祖實錄》和《太宗實錄》都說朱棣為馬皇後所生,後來的史籍如《明史》等正史多因循這種說法。
朱棣在奪取皇位後,馬上讓人編了一部叫《奉天靖難記》的書,為自己篡奪皇位辯解。該書開卷就標榜自己是馬皇後的嫡子:“今上皇帝(指成祖朱棣),太祖高皇帝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後生五子:長懿文太子,次秦王,次晉王,次今上皇帝,次周王也。”
有人說明成祖為了抹殺自己即位前的真實事實,曾兩次改修《太祖實錄》,所以《太宗實錄》中自然也有粉飾的成分,並不可全信。
妃說
人認為這個“妃”是高麗人,也有人稱她是元順帝的妃子,抑或是高麗人而成了元順帝妃子,不得而知。《太常寺誌》對孝陵(即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寢)神位的記載如下: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湣王、晉恭王。右一位妃,生成祖文皇帝。太常寺是皇家機構,這樣嚴肅的問題不應該胡亂記載,可惜這本書冇有流傳下來。明代文人對這種資料將信將疑,但還是覺得有合理的地方,萬曆時期的文人何喬遠就持這種觀點,“臣於南京見《太常寺誌》,雲帝(明成祖)為妃所生,而玉牒則為高後第四子。玉牒出當時史臣所纂,既無可疑。南(京)太常職掌相沿,又未知其據。臣謹備載之,以俟後人博考”
明末清初的錢謙益和李清見到這樣的記載也無法判斷孰是孰非。錢謙益當時是南明弘光朝的禮部尚書,李清曾任大理寺左丞,二人利用職務之便,於弘光元年元旦利用祭祀孝陵的時機,悄然打開孝陵寢殿,“入視果然,乃信”。
元主妃洪吉喇氏說
社會上更加流行的卻是另外一種說法,即成祖生母是蒙古人洪吉喇氏。洪吉喇氏是元順帝的第三福晉,是太師洪吉喇特托克托的女兒。朱元璋入大都(今北京)後,見洪吉喇氏貌美,就留在身邊。然而她入明宮時就已經懷孕,所生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所以朱棣即元順帝的遺腹子。其實這隻是民間的傳說而已。徐達攻陷大都是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而朱棣生於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兩者相差達8年之久。這個傳說可能由於朱元璋刑罰過嚴、朱棣殺戮過重,從而導致民情激憤,因而編造謠言以發泄胸中的不滿情緒,以至於以訛傳訛。以上說法都不足以令人信服,至於明成祖的生母究竟是誰,至今學術界未有定論。
延伸閱讀
朱棣師道尊嚴的學習氛圍
在朱元為皇子們請的師傅中,有一個叫李希顏的,原是個隱士,因名氣高,朱元寫了親筆信把他征召入京,讓他當皇子們的老師。在古代,私的老師手裡都有個戒尺,學生不聽話就要捱打。他大概已經習慣了這一套,對皇子們依然很嚴厲。有一次,一個皇子不聽話,讓他打在腦袋上,腫起個包。朱元見了很心疼,一時大怒,準備治李希顏的罪。馬皇後在旁勸解道:“師傅教我們的兒子以聖人之道,哪裡還能對師傅發怒呢?”朱元這才消了氣,不久還讓李希顏升了官。史書中冇記載捱打的是不是朱,但他肯定是在這樣嚴肅的氣氛中進行學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