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眾裡尋他:大宋的詞與人 > 5.縱被無情棄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眾裡尋他:大宋的詞與人 5.縱被無情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5縱被無情棄

晚唐五代詞史上,溫庭筠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夏承燾先生分析二人之異道:“溫詞較密,韋詞較疏;溫詞較隱,韋詞較顯。”對此,我不大讚同。我更青睞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所言的“韋端己詞似直而紆,似達而鬱,最為詞中勝境”。以韋莊的《思帝鄉·春日遊》為例: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此詞似直、顯,不像溫庭筠的詞那麼“隱”,但其中的情意是真摯動人的,思想是深刻沉鬱的。“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字字斬釘截鐵!換一個通俗的說法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固然有點封建,但這種從一而終的品質,因日益罕見而顯得尤為可貴。一項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的離結率是3933,亦即說,每十對夫妻結婚,就有四對離婚。其中,吉林省的離結率是7151,全國最高;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區,為1598。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合則聚,不合則散,絕不委屈自己,再也不是“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木心《從前慢》)那樣的古典羅曼蒂克了。

牛嶠的“須作一生拚,儘君今日歡”,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與韋詞意蘊相似,但我總覺得不若“縱被無情棄,不能羞”有力、令人動容。

《中庸》曰:“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離騷》曰:“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我們愛一個人,追求事業和理想,都要有九死不悔的精神,不計較短期的得失、世俗的成敗。蘇力說“發現你的熱愛”,又說“責任高於熱愛”。追求理想,不隻為成就自己,更含孕了一種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和宇宙的責任心,不辜負上天恩賜給自己的才華。不辭鏡裡朱顏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梵高說:“我不追求地位和金錢,不會為世俗去改變我的性格。我熱愛生活,隻要我牢固地抓住了生活,我的作品就會得到人們的喜愛。”但梵高的作品在他生前並冇有得到人們的喜愛,他被人們和生活“無情”地“拋棄”了。他深陷困厄之中,隻能靠弟弟的接濟過活。然而他“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並冇有因此放棄藝術追求。他在給弟弟的信中寫道:“我的作品是冒著生命危險畫的,我的理智已經垮掉了一半。這都冇什麼。”

“縱被無情棄”——無情的可能是人,但更可能是冷酷的宇宙本身。韋莊有一首詩,很能看出他關於宇宙之冷酷和無情的哲思。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

台城柳最無情,根本不在意藝術家的生活如何窘迫,亦不在乎城頭變幻大王旗,就那樣年複一年地綠啊綠。

近似木心所說的,“在‘桃園三結義’中你演什麼角色?我演桃花”。

宇宙如此冷酷無情,奈何?難道就此厭世、躺平、隨波逐流或隨遇而安?不,要抗爭,要奮鬥!此之謂“權力意誌”。尼采說:“擴張、吞併和增長就是與阻力對抗,運動在本質上是和痛苦狀態聯絡在一起的。”

宇宙的儘頭可以是編製,可以是“香燈半卷流蘇帳”,也可以是村上春樹隱居其中的冷酷仙境(計算、進化、**)。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