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逆襲,女兒助我變神豪 第200章 胡說八道
-
王海峰看著直播畫麵裡不斷上漲的觀看人數,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把陳莫和田榮野徹底釘在“庸醫”“包庇者”的恥辱柱上。
醫院行政樓的會議室裡,氣氛同樣緊張到了極點。
林誌遠坐在會議桌旁,雙手拍著桌子,臉上滿是“痛心疾首”:“同誌們!咱們市一院可是有百年曆史的老牌醫院,現在因為陳莫一個人,聲譽全毀了!外麵媒體直播,網友罵聲一片,再這樣下去,醫院的評級都要受影響!田院長,你必須立刻處置陳莫,停職調查,甚至開除他,給社會和患者一個交代!”
他話音剛落,消化科主任張濤立刻附和:“林副院長說得對!陳莫現在就是醫院的‘災星’,不把他停職調查,輿論根本壓不下去!昨天我親戚給我打電話,說再也不敢送孩子來咱們醫院看病,這要是傳出去,咱們醫院的門診量得掉一半!”
“還有更嚴重的!”骨科主任李建軍跟著開口,語氣帶著焦慮,“我剛收到訊息,咱們醫院正在申報的‘省級重點專科’,評審組因為這事已經暫停考察了!要是因為陳莫一個人,影響了醫院的評級,這個責任誰擔得起?”
一時間,會議室裡附和聲此起彼伏,林誌遠的嫡係們你一言我一語,把矛頭全指向陳莫,句句都在逼田榮野表態。
田榮野坐在主位上,臉色鐵青。
他看著眼前這些人,心裡清楚,林誌遠是藉著這次事件,想逼他下台。
不過他作為醫院的一把手,肯定不會輕易地就被彆人推下來。
對於此事兒,他還有些懵逼,他很清楚,陳莫根本不會治病,陳莫隻是有一個特效藥的采購途徑罷了。
田榮野不相信,那個馬增科用了陳莫的特效藥會出事兒,他必須得先找陳莫覈實情況。
在此之前,田榮野要做的,就是強勢壓下此事。
等會議室稍顯安靜,田榮野放下茶杯,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各位說的輿論壓力、評級影響,我比誰都急。但在處置陳莫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說一句——陳莫是我親自引進的呼吸科專家,你們對他不瞭解,但我不信他會犯‘用藥不當治死人’這種低級錯誤,更不信他會拿患者的生命當兒戲!”
林誌遠立刻反駁:“田院長,您這是感情用事!現在講究的是證據,外麵‘家屬’都鬨成那樣了,媒體也報道了,您總不能憑‘信任’就斷定他冇問題吧?”
“我是冇來得及查病曆、核記錄,但我信陳莫的人品和醫德!”田榮野猛地提高聲音,目光掃過全場。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強硬:“現在外麵的訊息真假難辨,‘家屬’身份不明,所謂的‘診療問題’也隻是一麵之詞。在冇有任何實錘證據之前,誰也不能動陳莫!誰要是敢私下停他的職、扣他的績效,就是跟我田榮野過不去!”
說著,他從抽屜裡拿出院長授權檔案,拍在桌上:“我已經讓院辦通知宣傳科,先跟媒體溝通,避免謠言進一步擴散;同時讓醫務科儘快覈實‘患者’資訊和‘家屬’身份,三天內給我初步調查結果。在這之前,誰也彆想借這事煽風點火,更彆想逼我處置陳莫!”
林誌遠看著田榮野堅定的態度,知道他是鐵了心要護著陳莫,即便冇有調查結果,也不願退讓。
張濤和李建軍互相遞了個眼色,低下頭不再說話——田榮野畢竟是院長,手裡握著最終決策權,硬頂下去冇有好處。
院務會不歡而散,林誌遠剛走出會議室,就忍不住給王海峰打了電話,語氣帶著怒意:“田榮野這老東西,居然憑著對陳莫的信任就壓下了這事,根本不查!你得想辦法再鬨大一點,最好讓上級部門直接介入,到時候他想護也護不住!”
王海峰連忙應下:“林院長您放心,我已經聯絡了更多臨時工,明天一早就在醫院門口擺花圈,再找幾個‘家屬’接受媒體采訪,保證把事情鬨得更大!”
田榮野剛在緊急院務會上壓下林誌遠的逼宮,辦公桌上的固定電話就急促地響了起來,來電顯示是“市衛健委醫政科”。
他深吸一口氣接起電話,聽筒裡立刻傳來嚴厲的質問:“田院長,市一院呼吸科陳莫的事情現在鬨得沸沸揚揚,網上全是負麵訊息,媒體還在直播‘家屬’鬨事!你們到底怎麼回事?必須迅速查明真相,對涉事人員嚴肅處理,三天內給我們提交書麵報告,要是平息不了輿論,不僅醫院評級要受影響,你這個院長也得承擔責任!”
田榮野握著電話,心裡清楚衛健委的壓力,但他依舊堅持:“王科長,我承認現在輿論影響很壞,但我們還在覈實情況,‘家屬’身份和‘患者’資訊都冇查清,暫時無法斷定陳莫有問題。我向您保證,三天內一定給您初步調查結果,絕不會包庇任何違規行為,但現在確實不能隨便處置醫生。”
“三天?現在網友的情緒已經快壓不住了!”對方語氣更重,“省衛健委都收到了幾十條投訴,你要是處理不好,我們隻能啟動問責程式!”
電話剛掛,另一部手機又響了,是市醫管局的來電,內容大同小異——要求立刻暫停陳莫職務,全麵調查診療過程,配合媒體采訪,儘快給公眾一個交代。
田榮野放下手機,靠在椅背上,隻覺得太陽穴突突直跳。
他知道,僅憑對陳莫的信任硬扛,遲早會扛不住,但他更不願讓一個好醫生蒙受不白之冤。
更糟的訊息接踵而至。當天中午,本地發行量最大的《甘台日報》在頭版發表了題為《百年醫院陷“庸醫門”,監管缺失誰來買單?》的社評,文字犀利,直指核心。
“市一院作為本地重點三甲醫院,本應是百姓健康的‘守護神’,卻因一名醫生的‘診療爭議’陷入信任危機。‘家屬’拉橫幅、撒紙錢的鬨劇在門口上演,醫院卻遲遲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調查結果,是監管不力,還是刻意包庇?”
社評裡還提到:“從網友爆料到媒體直播,事件發酵已超過
24小時,市一院既未公開完整病曆,也未迴應‘用藥違規’的質疑,反而讓‘停職調查’的呼聲愈演愈烈。
這種消極應對的態度,不僅消耗著百年醫院的公信力,更暴露了內部用人機製的漏洞——如何確保醫術過硬、醫德端正的醫生留在崗位,如何避免‘庸醫’損害患者利益,市一院需要給公眾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篇社評迅速被本地各大媒體轉載,網絡上的討論熱度再次攀升。
之前還在觀望的網友,此刻也紛紛倒向“質疑醫院”的陣營,連之前為陳莫辯解的少數聲音,也被淹冇在“嚴查市一院”“開除陳莫”的聲浪裡。
呼吸腫瘤科裡,蘇慧珍看到社評時,氣得把報紙摔在桌上:“這根本就是不瞭解情況就亂評論!那個馬增科明明出院了,自己死在外麵還怨我們?”
於小洋攥著手機,看著朋友圈裡同事轉發的社評,語氣帶著委屈:“我剛給我導師發訊息,他還問我是不是醫院真的有問題,連行業內的人都被這些報道影響了。要是田院長頂不住壓力,陳老師怎麼辦啊?”
溫明月坐在一旁,也十分地擔憂:“是啊,咱們科裡本來人就少,現在又遇上這事兒,以後該怎麼辦啊?”
林誌遠並冇有等著王海峰,他自己也積極開除了行動。
王海峰離去後,林誌遠冇有回家,而是去了市中心一家隱蔽的茶館。
包廂裡,早已坐滿了人——分管後勤的副院長趙凱、被田榮野削減了藥品采購權限的藥劑科主任孫明、因新科室成立失去部分資源的兒科主任周莉,還有兩個穿著西裝、一看就是商人的男人,是常年給醫院供應醫療設備的供應商代表。
“各位,田榮野現在是鐵了心護著陳莫,咱們光在院務會上施壓冇用。”林誌遠端起茶杯,眼神陰鷙,“但現在輿論在咱們這邊,老百姓罵市一院,上級部門盯著田榮野,這就是咱們的機會——隻要能把他拉下來,院長的位置,咱們大家都有機會爭,之前被他砍了的利益,也能全拿回來。”
趙凱立刻接話,語氣帶著不滿:“田榮野上台後,把後勤采購權收歸院辦,咱們連點油水都冇有,早就該把他趕下去了!這次陳莫事件,正好是個由頭,我願意出麵聯絡其他幾個對他不滿的中層。”
“我也加入!”孫明拍著桌子,“他去年搞藥品集采改革,斷了咱們多少路子?現在隻要能讓他下台,我手裡還有些‘田榮野獨斷專行’的證據——這次成立‘呼吸腫瘤科’,根本冇跟科室主任們商量,直接拍板就定了。”
供應商代表也連忙表態:“我們跟市一院合作這麼多年,要是田榮野繼續留任,指不定還會搞什麼改革,影響咱們的合作。我們可以聯絡幾個退休的老領導,就說‘田榮野管理混亂,再讓他乾下去,醫院遲早要出大事’,老領導們說話,衛健委那邊多少會給點麵子。”
林誌遠笑著點頭,從包裡拿出一份早已擬好的“聯合聲明”:“那就麻煩各位,明天之前把各自能聯絡到的人都動員起來,在這份聲明上簽字——聲明裡就說‘田榮野用人不當、處置不力,導致醫院陷入危機,懇請上級部門罷免其院長職務’。咱們人多勢眾,才能讓上級看到‘民意’。”
一夜之間,院內院外的勢力被林誌遠串聯起來。
第二天一早,田榮野剛到醫院,就發現辦公室門口圍了不少人——有拿著“聯合聲明”要求他簽字辭職的中層,有抱怨“改革斷了活路”的老員工,還有幾個退休老領導拄著柺杖來“勸”他:“榮野啊,你還是主動辭職吧,彆讓市一院的百年招牌毀在你手裡。”
而更致命的攻擊,還在後麵。
當天下午,衛健委和紀委同時收到了一封落款為“市一院全體職工代表”的舉報信,署名處密密麻麻簽了三十多個名字——其中既有林誌遠的嫡係,也有被他威逼利誘的普通醫生。信裡的內容,字字誅心:
“田榮野未經嚴格審查,引進無行醫資質人員陳莫,使其在呼吸腫瘤科獨立接診,導致患者死亡,引發惡劣社會影響(附網絡輿論截圖、媒體報道鏈接);
陳莫事件發酵後,田榮野刻意包庇,拒不處置,任由事態惡化,造成醫院聲譽嚴重受損;
此外,田榮野在陳莫入職過程中,未公開招聘流程,疑似存在利益交易;
其任職期間獨斷專行,去年成立‘呼吸重症監護亞專科’時,未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擅自挪用其他科室經費,破壞民主決策製度……”
舉報信還附帶了“證據”——一張模糊的、據稱是“陳莫無證行醫”的門診記錄,一份田榮野審批新科室經費的簽字檔案。
幾乎同時,網絡上的輿論再次升級。
一批水軍開始集中炒作“市一院院長田榮野被調查”的話題,在本地論壇、微博超話裡散佈“內部訊息”:
“聽說田榮野收了陳莫的好處,才讓他無證上崗,現在紀委已經找他談過話了”“市一院的老職工都知道,田榮野這幾年撈了不少,這次陳莫事件隻是個引子,很快就要被雙規了”。
更惡毒的是,水軍還把之前“陳莫草菅人命”的話題,和“田榮野經濟問題”捆綁在一起,編造出“陳莫給田榮野送了一套房,才換來了呼吸科專家的位置”這樣的謠言,甚至
ps了所謂的“房產交易記錄”,在網上廣泛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