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芸:王者浴血 第8章 文豪墨幻宮(壹)
-
第八章:文豪墨幻宮(壹)
1.董其昌:山水之所為好,潑墨偷閒而已
雖說當官,隻是董其昌大爺的副業。
但若是不當這個官,冇有俸祿。
冇有俸祿,那就要餓肚子。
所以,從三十五歲開始。
董其昌就一直在當官這條路上,拚命折騰。
到八十歲他告老還鄉,履曆拿出來一遝,真心喜人。
四十五年,宦海浮沉的老革命。
其中,有十八年是正兒八經在當官的。
另外的二十七年,一直在歸隱。
好傢夥,這不典型的是“曬網型”選手麼。
心情好的時候,他就出來當會兒官。
賺點零花錢,尋找一下存在感,告訴大家還健在。
心情不好的時候,就隱居起來。
用書畫,來襯托一下自己的高潔傲岸。
董其昌的心思,壓根就不在官場上麵。
換個話說,是不想蹚渾水,擔責任。
遇到合得來的領導,領幾天俸祿。
遇到合不來的領導,就躲起來畫畫。
幸好,董其昌有一技傍身,纔可以優哉遊哉。
若是換了其他人,還真不一定能夠這樣。
所以啊,到哪裡,都必須要有本事。(完)
2.解縉:給官家辦事的,要學會閉上嘴
午夜,大雪紛飛。
從寒冷中醒來的解縉,一點掙紮的力氣也冇有。
急促中,連喉嚨都無法呼喊出聲音。
他的雙手雙腳,被粗麻繩給捆的結結實實。
他的嘴巴,被寒冰給封住了。
他的雙眼,被風雪給遮住了。
他的心跳,越來越急促。
他回憶起,還在家中等他回去的娘子。
本來說好了,今天晚上不應酬。
還是架不住紀綱的軟磨硬泡,一起去酒寮happy。
按照往常,解縉喝酒是相當有分寸。
喝個三五壺,那都是小兒科。
說來湊巧,這些日子解縉在朝堂受了委屈。
回到家中,老婆還來了例假,又得不到宣泄。
這才勉為其難,答應了紀綱的要求。
哪曾想到,解縉居然是著了老朋友紀綱的道。
但現在後悔,又有什麼用呢?
想來,這給官家辦事情啊,一定要學會閉嘴。
尤其是看不慣的事情,千萬不要從自己的嘴裡傳出去。
另外,資曆和能力都是頂屁用的東西。
在背景和關係麵前,那些都是浮雲。(完)
3.景暘:前溪禪音浩渺,晚山落霞欸乃
東有東廠,裡麵住著一群太監。
西有西廠,裡麵也住著一群太監。
除了東西,裡麵還有內場,裡麵還住著一群太監。
考個功名,整日裡受群太監的鳥氣。
這拚了命的讀書當官,還不如人家自宮來的快。
十年寒窗的景暘,算是看透了黑暗的官場。
於是乎,在被太監群起教育了多次之後。
他選擇做個“躺平”的讀書人,就吃一口閒飯。
平日閒暇,一個人遊山玩水。
喝幾杯低度的小酒,寫幾首飛花雪月的詩。
這樣的詩,雖然冇有深意,但不會出政治問題。
寫詩是生活之中的雅興,好不好沒關係,安全最重要。
勾欄瓦舍那種地方,同樣也是不去的。
前陣子,那個新入職的榜眼瞎了眼。
在私人宴會上,喝酒了將青樓放炮的事情大肆炫耀一番。
結果冇過多久,就被人扒掉了內褲丟在官道上。
很顯然,又是“硬不起”的太監們乾的好事。
傍晚的時候,景暘喜歡靠著窗看彩霞。
每個月的俸祿,基本用來買詩集、紮窗花。
紀實文學的書是洪水猛獸,那是絕對不能碰的。
這是景暘的底線,更是廠公的威嚴。(完)
4.蘭陵笑笑生:哪有下流故事,隻有下流的人
人生,就是一場買賣。
有的人,出賣的是體力。
一間屋,一張床,就能創造價值。
有的人,出賣的是智慧。
一個構思,一點墨,就能讓人想入非非。
並通過想入非非,解決個人問題,同步解決社會問題。
非非是誰?為什麼那麼多人想入她。
這個答案,隻有蘭陵笑笑生可以告訴你。
風流公子哥,真的是因浪得了體虛的實名。
因為他的體虛,確實是多年孟浪得來而起。
曾經,蘭陵笑笑生,也寫過些正兒八經的文字。
麵對一群不正經的讀者,正經東西能給誰呢?
於是,蘭陵笑笑生痛定思痛,拋棄真名。
以奇技淫巧中的第三個字,作為創作的突破口。
下流而不含蓄,坦率而不清純,努力躬耕新的事業。
將女子追求幸福的真實狀態,刻畫的入木三分。
作品已經釋出,無數報刊雜誌來信要求連載。
就連東瀛的《風月》雜誌社,也從太平洋的那端拋來橄欖枝。
蘭陵笑笑生雖然被國內讀者虐過千百遍,相比他更有抗日情懷。
所以,他還是將連載權給了國內的一家雜誌社。
這個世上,哪有什麼下流故事,隻有下流的人想多了罷了。(完)
5.李東陽:翰林就是工作,愛好完美人生
文章者,無非寄情。
對於李東陽來說,自己感情太豐富,壓都壓不住。
纔會留下詩歌三千首,文章千餘篇的美名。
為什麼李東陽這麼拚,那是有原因的。
李東陽三十年,都在翰林院任職。
翰林院的工作,就是和文字打交道。
在進入翰林院之前,前輩們就告訴他。
如果不把能工作當作愛好,那麼早點兒離開。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麵的世界也很無奈。
那些從翰林院出去的,不是丟了官,就是送了命。
並不是翰林院的風水不好,是翰林院的人都太軸了。
不懂得轉彎的人,不適合去玩政治。
那麼丟官的,大都是不懂得溜鬚拍馬的。
那些送命的,多半是固執又嘴欠的。
要想活得好好的,那就安心在翰林院寫文章。
李東陽是個乖學生,聽取並采納了老前輩的意見。
聯合翰林院的幾位老師,成立了一個詩社。
李東陽作為發起人,便將詩社取名為“茶陵詩社”。
詩社的主要任務是寫詩,很少談及政治。
那是李東陽所禁止的,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從古至今,難道文字獄還少麼?風花雪月,難道不香麼?(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