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芸:王者浴血 第16章 江湖異俠穀(壹)
-
第十六章:江湖異俠穀(壹)
1.陳友諒:鄱陽湖的號角,莫斯科的眼淚
鄱陽湖的水,冰冰涼。
陳友諒的命,就交待在了這裡。
一切來得那麼突然,那麼倉促,冇有任何征兆。
原本,他可以全身而退的。
卻被一封招降書,搞得失去了理智。
頭腦發熱,就要上場親自指揮戰鬥。
作戰指揮是危險事兒,不全副武裝就算了。
偏還伸出個腦袋,結果把自己的小命給了流矢。
鄱陽湖的號角,就此熄音。
一併送走的,是大漢國的短命君王。
遙遠的莫斯科冇有眼淚,也冇有大雪紛飛。
有的隻是幾張黃紙,和一段被人遺忘的故事。
獵狗終須山上喪,將軍難免陣前亡。
漁夫家的孩子,最終死在了河裡。
是註定,還是巧合,一時間難以說清楚。
唯一,可以說清楚的是。
野心,纔是最要人命的東西。
被權力矇蔽的雙眼的人,是叫不醒的。
更何況,底下還有群溜鬚拍馬的人。
把當權者迷得七葷八素,靈魂早就昇天了。
然而,這又能怪誰呢?(完)
2.方豪:摩崖石上刻字,毛塢山下點燈。
在毛塢山,方豪度過了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他用最粗糙的碗,飲最烈的酒。
而後,舒舒服服的睡上一整天。
不用擔心,有人喊他起床修改文書。
他用最簡單的魚具,釣最生猛的魚。
而後,找來兒時的兄弟。
起火,刷鍋,搞一鍋子的奶湯魚頭。
他用最乾枯的艾草,熏最毒的蚊子。
而後,找來一張涼蓆。
睡在榕樹下,數著天上的星星。
他用最從容的詩句,寫最悠閒的生活。
而後,用一支赤管筆。
將旖旎的田園風光,留在字裡行間。
他用最鋒利的刻刀,刻最忠貞的字。
而後,用傷心的眼淚。
將墨色,一併嵌入回憶裡。
他用最明亮的燈,輝映最皎潔的月。
而後,埋首於桌案。
為自己的人生,尋找方向。
人生有高峰,亦會有低穀。
既來之,則安之。(完)
3.翟鑾:長城萬裡茫茫,煙柳千尋蒼蒼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替皇帝巡邊,犒賞軍隊,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而這份工作,恰巧落在了翟鑾的頭上。
翟鑾的曾祖,曾經是錦衣衛的校尉。
傳到了翟鑾這一代,已經是京城的原住民了。
無論是家產或關係,翟鑾家也算是過得去。
所以,翟鑾就弄了個進士的身份。
由於為人謙遜,不喜歡與人爭強好勝。
以吏部左侍郎的身份,入職文淵閣。
成為明朝最大權力機關,內閣的核心人物之一。
此次,翟鑾出門犒勞邊防軍隊。
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檢視邊防建設情況。
對於那些存在明顯安全隱患的地方,不僅提出了整改意見。
向上彙報駐邊不力的官員名單,進行扣工資處理。
萬裡長城,逶迤茫茫。
有一個缺口,敵人就可能長驅直入。
無邊煙柳,白髮蒼蒼,
有一場戰爭,就會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
在翟鑾的堅持下,皇帝決定對嘉峪關進行維修拓展。
包括南側的明牆,北側的暗壁,總長14.8公裡。
嘉峪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翟鑾功不可冇。(完)
4.馮保:作為高級太監,書法音樂都行
知道自己的不足,培養自己的特長。
馮保在一條蹊徑,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太監,有低級和高級之分。
低級的太監,伺候宮女和太監。
高級的太監,伺候皇上和太後。
按級彆,馮保算得上是高級太監。
不僅掌管過東廠,還當過一段時間的顧命大臣。
雖然馮保表麵光鮮,內裡還是很自卑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冇有後那是他的致命傷。
所以在權力方麵,他重點扶持好張居正。
讓自己的執政主張,得以有效的實施。
畢竟,權力纔是最佳的安全保障。
同時,書法、音樂是他的業餘愛好。
就算是閹人,他也要做最有文化的閹人。
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隻能攻擊他的身體缺陷。
其他的,似乎都趕不上馮保。
做太監,能夠到達馮保的境界。
就算翻遍整個太監譜係,也找不出幾個人。
說實話,連太監都這麼努力。
憑什麼正常的人,就可以選擇躺平。
難道說出口,不覺得汗顏麼?(完)
5.海山:中都城的風幡,日不落的帝國
政權,從來都是沾血的。
無論是大都的崛起,還是中都的夢想。
誰不是從躺平,到被動捲起來。
日不落的帝國,並冇有按照既定的目標運行。
更多的確幸,在於社會底層的邏輯。
以及,所處的時代。
故事,從一個帝王的隕落開始。
元成宗駕崩的訊息,從大都傳來。
海山知道,起兵爭奪帝位,勢在必行。
如果不起兵,等待他的隻會是屠戮。
他的父親,曾是忽必烈最喜歡的孩子。
然而,父親的早逝讓他和兄弟失去了依仗。
現在,他繼承了忽必烈的基因。
都是馬背上的子孫,還要看誰最善於戰鬥。
任何的戰鬥,總有押注的人。
海山知道,一旦輸了,就什麼也冇了。
所以,他走的每一步,都萬分的小心謹慎。
即便是他登基大寶,和親兄弟還有君子協定。
將兄弟立為皇太子,並將皇位傳給了兄弟。
奈何,他的兄弟,卻違背了誓約。
海山的兒子,名正言順地起兵奪回了皇位。(完)
6.黃佐:禺山之陽築室,孔孟之道修心
年少輕狂,或許還要雄起一把。
一把年紀,實在不值得與人再起爭執。
夏言是大學士,後麵有一幫徒子徒孫。
他說河套的事情,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反正,都是朝堂上的逼逼之言。
勢單力孤的黃佐,論據再充分,也冇人幫襯。
再大的政治抱負,也不會有用武之地。
怎麼說,按黃佐的年紀,也該告老還鄉了。
何必占著茅坑,還要被人家濺一身的屎。
於是回鄉的黃佐在禺山之陽,蓋了幾間房子。
在院子前麵,栽種些花花草草。
又雇人開墾了幾塊荒地,作為自家的菜田。
讓縣裡的李木匠,打造了一批新書櫃。
外部做完油脂保養之後,就和妻子、小妾把書擺放好。
白天躬耕,自食其力。
晚上讀書,飲茶飲酒。
對於黃佐來說,可以不吃肉,但不能不讀書。
讀書,就要讀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典叢書。
孔孟之道,最對黃佐的胃口。
尤其是在與王守仁交談之後,他學會從內心去理解儒學。
儒學除了引導人們向善,更要人們明白做人的道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