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眾生芸:王者浴血 > 第3章 軍師套路八百心眼子(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眾生芸:王者浴血 第3章 軍師套路八百心眼子(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諸葛亮:臥似一條龍

生活若是內卷,就要學會躺贏。

三國最厲害的躺手,要數諸葛亮第一名。

諸葛亮的外號,叫臥龍先生。

所謂的臥龍,就是趴在地上的龍。

臥是生活的姿態,龍是人生的格局。

“臥龍”兩字,低調中透露出絲絲奢華,超級凡爾賽。

首先,想要躺贏,就要洞悉時局的發展。

曹操,袁紹,哪個不比劉備財大氣粗。

呂布、孫權,那個不比劉備聲勢浩大。

之所以選擇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有噱頭。

其次,想要躺贏,就要瞭解人性的弱點。

劉備三顧茅廬,並不是諸葛亮要折騰劉備。

而是為了在劉備的兄弟麵前,擺明自己的立場。

諸葛亮可以不出門,但出門了,不是兩人想見就能見的人。

再次,想要躺贏,就要放低生活的姿態。

任憑曹操流氓破口,諸葛亮微微一笑:操,你好嗎?

即便周瑜背後插刀,諸葛亮輕輕一句:公瑾,來例假了啊!

哪怕司馬懿當麵挑釁,諸葛亮款款一曲:仲達,你過來啊!

最後,想要躺贏,就要做些無用之事。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諸葛亮該怎麼玩耍就怎麼玩耍。

不讓任何人發現,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完)

2.司馬懿:空城不是計

司馬懿中了空城計,心裡有些懊惱。

諸葛亮個匹夫,居然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

不過,這諸葛亮還真的是有種。

臨危不亂的氣度,倒是值得學習。

終有一天,司馬懿要諸葛亮跪著唱征服。

想到這裡,司馬懿不由地心花怒放,開心地笑出聲來。

旁邊的將士看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都以為司馬懿被諸葛亮打敗,連神經都不正常了。

事實證明,司馬懿既冇有瘋,又冇有傻。

他隻是比以前,少了一份自負,多了一份自省。

每天清早,他都要繞著軍營繞一圈。

認真做好日常的記錄,是開展數字分析的基礎。

這也是為什麼,到了後期,司馬懿的進步非常快。

隻要是司馬懿認定的事情,每天都要堅持做一遍。

哪怕是喊口號,做開工操,規定的動作一個也不能少。

他的執著和一絲不苟,最終練就了他的堅韌和百折不撓。

此刻,諸葛亮已經死了三年了。

他在戰前動員上說,魏國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感謝諸葛亮,當年的那座空城不是計,而是成全。

他更感謝,那些嘲笑或者看不起他的人。

他用自我的革新的底氣,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臉。(完)

3.賈詡:吹牛大學士

想要吹牛吹的好,儒學知識少不了。

作為賈誼的後人,賈詡從小就酷愛儒學。

鄉裡人都說他有先祖的才情,更有張良、陳平那般的才乾。

翩翩欲仙的賈詡,便離開了知識分子的家庭。

帶著政治的野心,投靠了董卓的女婿牛輔,開啟了吹牛生涯。

王允和呂布的反叛,打破了賈詡吹牛的舒適生活。

走出舒適區的賈詡,慫恿郭汜等人反攻長安,讓天下大亂。

賈詡深知,唯有渾水,才能摸到大魚。

他在混亂之中,悄悄地投奔了割據宛城的老鄉張繡。

張繡不過是夾在曹操和袁紹中間的小軍閥,形勢不太好。

特彆是張繡一時衝動,殺死了曹操的大兒子曹昂。

一接到袁紹的合作協議,立馬想要找袁紹當靠山。

賈詡說袁紹心胸狹隘,不是個成大事的人,阻止了張繡。

反觀張繡雖然殺了曹操的兒子,但曹操要個麵子的男人。

隻要張繡負荊請罪,光明正大的投靠曹操。

曹操就算有殺心,也會把“天下歸心”的金字招牌保住。

果不其然,曹操不計前嫌,冇有難為張繡,反而好好的供著。

賈詡也憑藉這份功勞,成功的封了個侯。

後來,諸葛亮、龐統、司馬懿等謀士紛紛出山。

而此時,賈詡早已是吹牛界的傳說,不再拋頭露麵。

深不可測,纔是吹牛人的最高境界。(完)

4.周瑜:婦聯老乾部

周瑜在做大都督之前,負責東吳的婦女工作。

除了孫權、魯肅、黃蓋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

很少人知道,他曾經做過婦聯老乾部。

赤壁之戰前夕,劉備派軍師諸葛亮來幫忙。

表麵上,諸葛亮是來蹭熱度,為提乾累積資曆。

實際上,是劉備派來,瞭解東吳糧草分佈和行軍佈陣的。

孫權不是傻子,周瑜更不是蠢人。

於是,周瑜就安排群儒,圍攻諸葛亮。

結果群儒七嘴八舌,居然都被諸葛亮懟了回去。

周瑜氣得一口老血,吐在宮牆的荷花池裡。

恰巧諸葛亮從偏廳出來,正好瞅見。

便開玩笑地說:公瑾,來例假了啊!

周瑜白眼一翻,昏死了過去。

晚上,周瑜安排群儒,陪諸葛亮喝酒。

群儒車輪陣陣,喝得七倒八歪,倒是諸葛亮紅光滿麵。

周瑜便提議,大家去江東歌舞坊唱K。

群儒一聽,立馬精神奕奕,叫了滴滴過去。

江東歌舞坊,不愧為東吳第一風月場所。

諸葛亮又開玩笑的說:公瑾,糜爛啊,果然是婦聯老乾部!

周瑜白眼一翻,又昏死了過去。

三天後,醒來的周瑜以赤壁督戰之名,再也冇有出現。(完)

5.田豐:彆駕的傷心

田豐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

此次袁紹兵敗,再也無法與曹操抗衡。

惱羞成怒的袁紹,一定會找個人來祭旗。

而擾亂軍心的鍋子,隻有自己才能夠揹負。

他原本,可以一走了之的。

但他不想走,隻想以死明誌喚醒一個全新的主公。

田豐心目中的全新的主公,又是什麼樣的呢?

他心中的全新主公,應該懂得審時度勢。

懂得利用天時,不斷調整攻防的策略。

該防守的時候防守,該進攻的時候進攻。

發動戰爭的意義,就是最大限度地擴大戰利值。

他心中的全新主公,應該懂得從諫如流。

懂得利用人和,虛心接受彆駕的建議。

該服軟的時候服軟,該認錯的時候認錯。

穩坐江山的秘法,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包容力。

他心中的全新主公,應該懂得虛懷若穀。

懂得利用金玉,控製大夥兒的情緒。

形成利益共同體,完善上下遊產業鏈。

像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做著烹小鮮的事情。

田豐心中的全新主公,後來終於有了。

彆駕的眼淚和鮮血,終究還是冇有白流。(完)

6.荀攸:奇謀十二計

荀攸,曹操智囊團的第一謀士。

多次為曹操獻策,讓曹操從泥濘走向坦途。

而且,荀攸從不驕傲,安心地做著他的謀士。

更多的時候,躲在自家的書房,畫圖,看書。

荀攸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像孫武、孫臏那樣的人。

著書立傳,把自己的軍事思想,傳播下去。

不過這樣的事情,在戰國之後就不被允許了。

戰國之後,世上再無仁義之戰,亦無仁義之士。

所有的戰爭,不過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慾。

謀士不再是致勝的法門,而是大肆屠城的利器。

但荀攸不想浪費上天的恩賜,這份卓越的軍事才華。

於是偷偷地寫,然後藏起來不讓人知道。

荀攸的軍事思想,來自於無數次的實戰經驗。

不僅僅有對於計策的把握,更多的是地勢、人脈的記錄。

這對於任何一位諸侯來說,都是重要的資訊。

一旦泄露出去,就有城破人亡的危險。

荀攸臨死前,將完成的《奇謀十二策》交給鐘繇。

鐘繇剛看了三頁,後背便驚出冷汗。

鐘繇知道,此書一旦為歹人獲得,定會引發世界大戰。

為今之計,隻有把它投擲火爐之中。

無法讓黎民遠離戰火,也不要再火上澆油了。(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