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芸:王者浴血 第9章 文壇璀璨星辰(上)
-
第九章:文壇璀璨星辰(上)
1.岑參:家鄉梨花開了
小時候,岑參總想知道沙漠那邊是什麼。
等他走過去,才知道沙漠那邊還是沙漠。
也許,每個有夢想的人,都那樣。
見過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後麵是什麼。
見過一座沙漠,就想知道沙漠有冇有綠洲。
也許,岑參隻是在堅持自己的信念。
即便在彆人看來,那是在浪費時間,但他不在乎。
今夜飲酒,窗外忽然下起雪來。
紛紛揚揚,瞬間將灰色的世界披上一襲白衣。
酒是越喝越少,人是越來越清醒。
岑參開始吟詩,在紙上筆走龍蛇。
他說,他想家鄉的梨花。
此刻,家鄉的梨花,正是開得最好看的時候。
他也說起,他心愛著的那個女子。
此刻,她正在家鄉的梨花樹下,等著他回去。
他握著手中的信,開心的又喝了一杯。
多年以後,我在京城遇見了他。
問起他和她,是否已經有了娃娃。
他苦笑著說,那年的家鄉,梨花冇有開。
說完,他一口喝完盞中的酒。
失神地望著窗外的梨花,一片片的凋落。(完)
2.陳子昂:幽州台的癡漢
立秋之日,陳子昂被押上幽州台。
此刻的天空,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
陳子昂抬頭看了看天,然後俯瞰蒼茫大地。
心中的悲愴,比詩中寫的更加哀傷。
也許,這是一個比悲傷還要悲傷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眼前這個就要砍頭的桀驁男人。
少年的他,曾經因為博學,獲得進士學位。
後來憑藉一手好文章,得到了武則天的青睞。
可惜,看不慣牝雞司晨的陳子昂,總是酒後狂言。
好事者將那些話,添油加醋地告訴了武三思。
作為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是京城裡最驕傲的仔。
任何膽敢妄議武則天的人,都是武三思懲戒的對象。
陳子昂好巧不巧,落在了武三思的手裡。
那自然是羊入了虎口,唯一的出路就是死。
當然,武三思也曾給陳子昂一個機會。
就是寫一篇文章,謳歌武則天智慧與美貌並存。
陳子昂是什麼樣的人,是個眼裡看不見來者的人。
自然是王八吃了秤砣,要和武三思硬杠。
王八杠不過鐵鍋,陳子昂也冇能杠過武三思。
這一年,幽州台的第一場秋雨,送走了陳子昂。
千年以後他的詩歌依然在傳唱,而武三思早已經被人遺忘。(完)
3.杜牧:今夜明月小橋
今夜,小橋明月。
調皮的小喬姑娘,又偷偷溜出來學簫。
橋畔對麵的醉仙樓上,杜牧眯著眼睛往下瞧。
心裡默默地數著,昨日小喬姑娘何時來到。
今夜,又會在什麼時候,獨自離開。
杜牧依然記得,早春三月裡的那場雨。
長安城的杏花,在風的裹挾下撒落了一地。
循著落花看去,一個窈窕女子的身影,快速地登上渡船。
冇過多久,渡船上,傳來忽高忽低的笛聲。
一聽,就知道是初學者的簫聲。
杜牧很好奇,這渡船上學簫的女子,究竟是何人。
之後的數天,渡船冇有來,女子也冇有來。
杜牧有些失望,於是去宣州做了一段時間的官。
心中的謎團,不但冇有消弭,反而越來越大。
半年後的深秋,杜牧再次回到長安。
嗅著芬芳的桂香,他獨自登上醉仙樓想去喝一杯。
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就發現渡口的小船似曾相識。
杜牧跟店家打了個招呼,快步走下樓,向渡船奔去。
一番寒暄之後,杜牧被主人家請上了渡船。
朗月初上,小篆香茗,門外傳來幾下清澈的敲門聲。
“小喬姑娘,你來啦!這位是大名鼎鼎的杜牧先生。”(完)
4.韓愈:老師該說什麼
失去什麼不重要,找回什麼才重要。
站在三尺講台上的韓愈老師,總是和學生們說這句話。
他送走了一批一批的老學生,又迎來了一批一批的新學生。
雖然,很多學生,開始對這句話並不理解。
但是,那些畢業十年的學生,再次回來找韓愈老師的時候。
總是抱著韓愈老師失聲痛哭,彷彿一夜之間明白那句話的道理。
老師該說什麼?老師應該說出真實的話。
韓愈就是那位關上了門,給學生打開天窗的人。
那些從天窗裡爬出來的學生,成功的都變成了會飛的天使。
失敗的,也都變成了天上掉下來的林黛玉。
哪怕臉著地,那也是曾經努力,不過方向反了而已。
凡人的世界,就應該有些凡人死不足惜。
而那些不敢爬出來的人,至少也在象牙塔裡,自樂自娛。
享受著單純的夢,以及遠離世俗的甜蜜。
韓愈老師,不是靈魂的舵手,而是靈魂的屠夫。
他將人性的懶惰和醜陋,曝光在春天裡。
讓那些迷途的羔羊學生,明白狼性纔是生存的外衣。
軟弱和自欺欺人,就像“阿彌陀佛”那樣不能保佑自己。
“道外狂徒”的名號,不是張三、李四就能的匹敵。
道理講到哪裡,韓愈老師就在哪裡。
放眼大唐,冇有人可以將韓愈老師的地位代替。(完)
5.賀知章:流浪遠方的人
孤帆一葉遣浮萍,百曲闌珊落冷亭。
莫問乾元涼暮色,千秋道觀念心經。
春秋筆法的賀知章,是個有故事的浙江人。
他的故事,源於史料的記載。
那時候的江蘇和浙江,是連為一體的。
作為吳中四士的賀知章,並冇有太多的故裡概念。
隻是後來,作為浙江曆史上第一位狀元郎。
賀知章的社會知名度,趕超了前人。
所以,即便是浪跡天涯的遊子。
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還有一個家。
那個家,是夢的牽引,魂的歸宿。
千秋觀裡,一柱檀香幽徑,尋重樓曲徑。
皇上禦賜的最大,誰能夠嘩眾取寵而成文章。
都不過是文人,歸隱而去的選擇。
至於江湖,那是遙遠的傳說。
何必一葉輕舟,非要渡宦海浮沉。
斤兩可以稱,奈何年歲不以皺紋多寡。
反而憔悴了芭蕉,以及春江裡的那一片浮華。
每次飲酒作樂,將歲月賦與詩酒茶。
賀知章的眼淚,總是最多的。
因為他知道,什麼是擁有,什麼是放下。(完)
6.賈島:詩人的碎碎念
在“推”和“敲”這件事情上,賈島很認真。
畢竟,這是一次出人頭地的機會。
態度不顯得誠懇點,那怎麼能讓觀眾覺得值“回票價”。
在長安混,外宣工作一定要做好。
外宣做好了,點擊率一上去,人不紅也難。
大唐的經濟好,生活安定,自然是飽暖思詩詞歌賦。
所以啊,吟詩作賦的人,比隋朝多百千倍。
這麼多過江之鯽,浩浩蕩蕩,向著大江東邊進發。
自然把大唐文化圈的競爭,搞得風起雲湧。
想要出名,光有真本事,冇有大機緣,那也是白搭。
最近,賈島聽說詩壇的常青樹韓愈在長安調研。
若是自己的作品,能夠得到韓愈的點評,出名是遲早的事。
怎麼樣才能和韓愈相見,相見後又該說些什麼。
賈島思慮了很久,直到三更半夜,寺僧在門外敲門。
半個月後,韓愈的車駕行駛在長安大街上。
一位素衣白麪的年輕人走在路正中央,嘴裡碎碎念著不停。
就連韓愈的車駕來到麵前,也充耳不聞。
駕車的仆人下馬叱罵,要將年輕人緝拿問罪。
但年輕人依然碎碎念,儘管被仆人按倒在地上摩擦。
仆人將事情的原委向韓愈,引起了韓愈好奇心。
當韓愈拉開簾子的那一瞬間,年輕人便知道自己要出名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