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眾生芸:王者浴血 > 第7章 會整事的臣子們(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眾生芸:王者浴血 第7章 會整事的臣子們(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1.南宮適:心腹大臣的秘密

他叫南宮適,適是多音字,讀“闊”。

他生在春秋裡,長在烽火中。

一生戎馬,是衝鋒陷陣的大英雄。

周文王把他當成最好的朋友,總以國家相托。

文王死後,南宮適繼續輔佐武王,攻打風雨飄搖的商朝。

紂王在鹿台**的那一刻起,宣告了商王朝的覆滅。

之後,南宮適被封為心腹大臣,奉命抄了紂王的家。

就像那年的韋小寶,抄了鼇拜的家一樣。

紂王的家財,都放在一個叫鹿台的地方。

那是座以四阿重簷,茅茨土階,泥牆木骨為結構的金字塔宮殿。

紂王花了7年時間建城,藏滿了從百姓身上搜刮來的民脂民膏。

光拉銅錢的牛車,就準備了一百輛。

所有的金銀珠寶拉完,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

據說,南宮適把鹿台的錢,全部發給了老百姓。

為了給組織有個交代,還專門把這件事寫進了《史記》裡。

最近,有曆史學家出來跳出來翻供說。

至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雄偉、最龐大的樂器曾侯乙編鐘。

出土於曾國的曾侯墓,而這個墓地的主人就是南宮適。

一同出土的還有曾侯乙尊盤、四龍曾徽、龍鳳玉佩等大量國寶。

如果專家說的冇有錯,那麼南宮適就有私吞之嫌。

畢竟,這麼多的財產,平常人很難說清楚。(完)

2.伍子胥:姑蘇複仇者聯盟

伍子胥的一生,都是在複仇。

在姑蘇,他終於組建了屬於自己的複仇者聯盟。

其中戰鬥力最強的,要數吳王闔閭。

而伍子胥的敵人,是聲威顯赫的楚王。

當年,費無忌向楚平王進讒言。

說太子建,勾結伍子胥的老子伍奢,想要謀反。

楚平王因為搶了太子建的女人,所以潛意識裡認為他會謀反。

太子建聞訊,連夜逃跑,但伍奢思想頑固,非要據理力爭。

結果伍奢和他的大兒子伍尚,被楚平王殺了。

吳王闔閭的戰力恢複,不得不感謝伍子胥的幫助。

上一任的吳國君主叫吳王僚,他是個謹小慎微的人。

對於伍子胥而言,吳王僚漸漸成為他複仇路上的絆腳石。

於是他把刺客專諸推薦給吳王闔閭,刺殺了吳王僚登上王位。

昨日,吳王闔閭下令,出兵攻打楚國。

聽到這個訊息,伍子胥一夜未眠。

他太興奮了,因為複仇的日子終於到來了。

他等這天的到來,足足等了十六年。

他的複仇者聯盟,終於可以閃亮登場了。

他的目標,是楚平王的屍體。

他要挖出來,然後鞭屍三百下。

他要兌現當初的承諾,以慰藉父親和大哥的在天之靈。(完)

3.田單:單槍匹馬來相見

今夜,田單單槍匹馬,疾馳在前往淄城的小道上。

他要去拜見齊國太子法章,接他回臨淄城登基。

齊國,終於又將要回到從前的那個樣子了。

那年,燕國大將樂毅率領五國聯軍合縱攻齊。

連下齊國七十七個城池,最後隻剩下了和即墨兩個城。

要說為什麼五國聯軍要打齊國,還得從齊閔王田地說起。

齊閔王從齊威王、齊宣王手中,接過來一把好牌。

本想仗著有一對“王炸”,向周邊小國收點保護費。

保護費收了不少,卻冇有分給民眾,所以民眾就不樂意了。

最後,當五國聯軍怒氣沖沖地殺過來。

民眾不願意在後麵虛張聲勢,令“王炸”瞬間變“啞炮”。

丟盔棄甲的齊閔王,最終死在了莒城。

困獸猶鬥的田單,熬過了無數個不眠的夜。

為了迷惑軍民,他下令吃飯時必須先祭祀祖先。

空中的鳥兒,聞到飯菜香味,都圍落下來。

他說那是神鳥相助,再讓一個士兵扮神師,加料不加價。

他還故意散播“齊國人害怕割鼻子”的謠言。

誤導燕軍對抓到的齊國人實施割鼻,激發對燕軍的仇恨。

最後,收城中黃牛千餘頭,短刃綁牛角,尾巴係蘆葦。

命軍士牛尾點火,放出城,直衝燕軍大營。

自己則親率五千壯士,勠力複國,纔有了開頭這一幕。(完)

4.尹鐸:故事從晉陽說起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這是打了勝仗的將軍,將君主一軍的話。

怎麼看,都算不得光明磊落。

晉卿趙鞅的家臣尹鐸,卻不喜歡藏著掖著。

當趙鞅派尹鐸去治理晉陽,他就直言不諱的說了兩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榨乾老百姓,充實國庫。

第二套方案,是減輕賦稅,擴張耕地,修築城堡,禦敵防寇。

無論實施哪套方案,都不要乾涉他。

以趙鞅的胸懷,自然是選擇第二套方案。

畢竟,作為趙氏孤兒趙武的孫子,他是趙氏家族最優秀的子嗣。

當尹鐸到了晉陽,按照富民的方針,實施自己的政治抱負。

他一方麵減輕農民的賦稅,一方麵動員官兵百姓開墾更多的良田。

甚至前朝的城牆,他不僅不拆,還加高了許多。

趙鞅到晉陽考察的時候,見城牆壘的更高了,非常的生氣。

尹鐸當麵彙報說,城牆從來冇有國籍,關鍵是保護誰的子民。

如果拆掉了重新建造,這麼勞民傷財,那不是便宜了敵國麼?

趙鞅聽罷,羞愧不已,暗暗讚賞尹鐸的眼光獨到。

後來,趙鞅對他的兒子說,如果晉國有難,就去晉陽避險。

晉陽城,不僅有尹鐸積累的千囤糧食。

還有董安於所儲備的箭鏃,以及製作箭桿的材料。

就算是遇到中山狼,照樣也是彎弓而攢射其臀部也哉。(完)

5.李牧:想要做個牧馬人

有些人甘願平凡,但他卻如繁星般閃亮。

有些人想要歸於平淡,卻無法擺脫命運的安排。

廉頗出走之後,趙國隻剩下李牧一個人撐。

原本的同事和戰友,那些烽煙中的英靈。

田單、趙奢、藺相如,個個駕鶴西去。

留下岌岌可危的江山,以及外強中乾的社稷。

對於李牧來說,肩頭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前日,虎狼之心的強秦,終於撕破了偽善的臉皮。

派出大將王翦,帶領十幾萬兵圍住了邯鄲城。

趙王連夜派寵臣郭開,召來李牧入宮。

命李牧舉全城之卒抵抗,定要守住風雨飄搖的邯鄲城。

李牧得令,還冇走出外城,晴空便作烏雲聚。

他心頭一緊,想起那年廉頗來到雁門郡。

受趙王的命令請他出山,抵禦匈奴的劫擄。

當時的李牧,因為保守的作戰方略被趙王解職在家。

白天牧馬草原,晚上數著星星入眠,日子過的很清閒。

李牧離開牧場的那天,也是烏雲蓋頂,不見天光。

後來,天文學家鄒衍授課邯鄲,李牧登門詢問了這件事。

鄒衍托門生送給李牧一根刻了“三”字的竹簽,底端已燒焦。

李牧未及細問,鄒衍已去了彆國。

加上今天的異象,李牧已經是第三次碰到了。(完)

6.廉頗:天下無敵乾飯王

廉頗,是戰國時期最能乾飯的人。

每次帶兵上戰場之前,都要狠狠扒上四碗飯。

活著回來,那就繼續端著飯桶乾個底朝天。

死了抬回來,那也能做個飽鬼,下輩子投胎繼續乾飯。

廉頗是趙國的老將,一直為趙國的開疆辟土作貢獻。

尤其是當年長驅直入,大破齊國陽晉,被封上卿。

後來轉學堅城固守之術,成為防禦型肉盾選手。

他的雙抗能力,不是一般武將可以比擬的。

甚至整個戰國時代,都找不到比他更皮糙肉厚老不死的人。

對於趙孝成王來說,攻城掠地是榮耀,保家衛國是責任。

所以,趙孝成王選擇紙上談兵的趙括,孤膽冒進。

不願意老沉持重的廉頗,穩紮穩打。

建功立業未成,卻令四十萬趙軍全部被秦國坑殺。

廉頗的心在滴血,但解職在家的他,無計可施。

邯鄲城在楚、魏聯軍的幫助下,解除了滅國的危機。

趙孝成王,再次啟用老將廉頗,後功拜相國。

後來趙悼襄王一繼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

靠能力吃飯的廉頗很生氣,把過來接班的樂乘打跑了。

一時激情退去後,廉頗自知不妙,出走去了魏國。

在魏國混了一段時間,最後在楚國的壽春抑鬱終老。

廉頗死後不久,趙國就被秦國滅掉了。(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