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 > 第152章 年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種田逃荒,秦香蓮的養娃人生 第152章 年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春娘抱住了秦香蓮的胳膊:“懂不懂的,暫不用管,聽孃的話去做就好,娘肯定是對的,後麵慢慢就懂了。我們上學也這樣,不論理不理解,都死記硬背下來,讀著讀著就會了,對不對,哥?”

冬郎默默去看秦香蓮,見他娘神色如常不見嫌棄他們笨,才點頭:“對!”

秦香蓮這才知道孩子們的學習辦法竟然是這樣樸實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伸手摟著冬郎,母子三人都十分怡然自得。

大敵當前,深知自己沒有強硬手段的孩子們上學也更用心,期望從書本裡獲得智慧,秦香蓮樂見其成,本雪落的第一日,秦香蓮就想給孩子們告假,孩子們卻堅持上到了大雪紛紛。

初雪那日,秦香蓮就已著手寫帖子,程碩作為孩子們的夫子,逢年過節該有的禮儀不能少,秦香蓮做得很認真,並不因為秦慶夕的關係慢待他。

飽蘸濃墨,筆尖落到紙上,雪花也落到地上,黑白分明。

今年也是秦香蓮母子獨自在家過的第一個新年,孤兒寡母在家,雪地又難行,年禮是得提前送,後頭怕沒辦法去。

再者,從前到鎮上還有個秦氏布莊可以落腳,現鎮上也要開紡織學院,官府那邊買走了秦氏布莊的地契和一應器物。無利不起早,塗氏大約是從武當縣的紡織學院上嘗到了甜頭,依舊是他家出錢讚助的。

再者秦氏布莊自有它的特殊在,不僅是新織機故事裡不能缺席的布莊,還是如今紡織界種種神話傳奇的發源地。

現在各地紡織學院裡,供奉眼光娘娘幾乎像供奉織女那樣多且虔誠,門口也是必掛楹聯寫“經綸天下,衣被蒼生”,織娘們人人與有榮焉,識不識字的,都必認這幾個字。

至於張氏紙坊,現在也發展起來,終日忙碌,秦香蓮更不好去打擾,隻偶爾上新產品或對賬的時候去去。

今年張氏紙坊就上新了春聯年畫生意,雕版師傅不是彆人,就是刻了那石刻的齊光。不知彆處,均州本地雕刻手藝時下已是以石壁鑿刻為標杆,師傅們競相效仿。

好在五龍觀怕知名的石刻被人為破壞,派人日夜看守,隻能遠觀而不能近玩,還沒同行知道作者是齊光。

齊光從前便刻得不多,刻過那石壁後來就更不再刻,到如今自己的技法風靡起來,纔好又刻,若被看出,問就是模仿石壁,天生我材活靈活現。

春聯刻的內容都是程碩寫的,他的一手字既端正亦有筋骨,又是東家秦慶夕的丈夫,有一定文化水平能寫對聯,還用不著出錢請再合適不過。

至於年畫,原形則是適度美化過的各家孩子,以及秦慶霞家叫做高旺的那條狗,秦香蓮家叫瑞雪豐年的兩頭牛和小豹子,還有田間地頭看得見的雞鴨鵝,也有狸奴。

其中狸奴最為暢銷,神態花色各異,憨態可掬的有,狀似虎獅的亦有,靈氣十足,雪白的“狻猊”,嘴帶斑紋“銜蟬”,長毛的“獅貓”等。

秦香蓮也是才知道,北宋吸貓之風如此盛行,聽說在東京,還有叫做“改貓犬”的行當,做的也就是後世的寵物美容,十分超前。

且年畫上有貓與蝶同時入畫,諧音“耄耋”,寄托了長壽的美好祈願,不僅適合過年的時候張貼,平時也可以贈送給親朋好友或家中長輩。

秦慶夕也很喜歡貓,但是秦香蓮特意為她畫了一幅老虎,因為她剛撿的貓花紋很像老虎,沒有老虎養就畫一幅。

除了秦慶夕家,秦慶霞那邊也要去一去,禮也不可薄,現在兩家人關係親近,更要當正經親戚去走的,用心維係感情。

秦香蓮登門,秦慶夕在家招待,她養的貓叫虎子,趴在舊衣服做的窩裡頭曬太陽睡覺,見來人是秦香蓮,打了個哈欠又閉上眼睛呼呼大睡。

秦香蓮摸了把貓頭:“真可愛,養得胖多了,有從前幾倍大。”

秦慶夕也很驕傲,端來壺熱熱的紅糖薑茶和一盤子混裝的乾果點心:“一路上冷不冷,快喝點茶先驅驅寒,我去給你拿火盆來烤烤腿腳。”

秦香蓮也不客氣,坐在背風處,端住茶笑眯眯道謝:“我穿得厚實,冷倒不冷,不過有火盆肯定是要烤的。”

秦慶夕拿眼瞧她打扮,穿身厚厚的羊皮襖,下身穿著的褲子看起來平平無奇裡頭卻是填了鵝絨的。頭頂上戴的帽子和腳底下踩著的靴子,都是小豹子打回來的獵物皮毛做的,撿了便宜。

通身裹得嚴嚴實實,沒甚顏色花紋,竟不顯得臃腫,有那張花一樣風雨不捨侵蝕的臉在,素有素的美。

秦慶夕又看了眼頭頂的陽光,搖搖頭:“我看街上的老太太穿得都不如你多。”

秦香蓮充耳不聞,靠在搖椅裡頭,微微點著腳,穿得多的舒服暖和她知道就行,至於好不好看像不像老太太的,她自己是看不見,隻礙彆人的眼。

秦香蓮想到這個,笑嗬嗬,秦慶夕一看就知道她在想什麼,無奈地把火盆翻了翻,放在秦香蓮腿邊,又把茶水放在上頭溫著,才坐下道:“我們過些日子也該回家了,今年你和孩子都到我家來過年吧。”

說的我家自然是秦慶夕家,彆說張氏沒了,張氏還在的時候,秦慶夕也是一樣帶著程碩回自己家過年的。

秦香蓮笑道:“肯定去。”

齊嬸子早說了今年去她們家過年,怕她們母子三人不夠熱鬨,江南那邊的人也惦記著,他們想回來也想接她們過去,是被她婉拒了。

一來一回折騰不少功夫,她不愛這樣跑,那邊也各有各的事業在做,同樣放不下,兩邊相隔遠,這麼一溝通,也就到了年,最後就多送回來些錢和禮物。

秦香蓮說到這兒,道:“霞娘在不在家裡?我阿舅捎回來好些模型、積木、木偶之類的玩意,春娘冬郎還有小桐都很愛,我還帶了些給小高興。”

秦慶夕剝著核桃鬆子遞給秦香蓮。道:“多半是不在,聽她說手裡還有幾樁媒要說,現咱們鎮活路多,湧入不少外邊的青年,親事自然也多起來,她阿姑忙不過來,找她幫襯,這年節下,正忙著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