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修仙:一斤靈穀兌換一年法力 第63章 潛力巨大
-
顧長生剛走近,便敏銳地察覺到劉桓身上散發出的靈力波動比之前強盛凝練了不少,顯然是境界有所突破。
他臉上露出笑容,主動拱手道賀,“恭喜劉師兄成功突破,煉氣後期指日可待!”
劉桓心情正好,聞言臉上笑容更盛,帶著一絲自得,卻也謙虛道,“僥倖而已。閉關多日,總算是冇有白費功夫。”
他隨即想起正事,關切問道,“對了,顧師弟,我那靈田”
顧長生不等他說完,便介麵道,“劉師兄放心,你靈田中的三稗草,師弟我已全部根除乾淨了。方纔正是從師兄靈田那邊回來。”
“當真?!”劉桓聞言,驚喜不已。困擾他多時的雜草,竟然真的被清除了。
顧長生神色坦然,“此事關乎師兄靈田收成,師弟豈敢誆騙?
劉桓自知失言,連忙擺手解釋。
“顧師弟莫要誤會,師兄我絕無懷疑之意。隻是這訊息來得太及時,我一時欣喜過頭了!”
劉桓臉上滿是激動,“走走走,師弟,快帶我去看看!”
不多時,兩人一同來到乙六號靈田。
站在田埂上望去,隻見原本在靈穀叢中肆意生長的三稗草已然消失無蹤,隻剩下長勢愈發茁壯的靈穀,在晨光下泛著誘人的黃綠光澤。
土壤濕潤,顯然剛被靈雨滋潤過。
劉桓仔細掃視整片靈田,確認真的連一株三稗草的影子都找不到,不由大喜過望,用力拍了拍顧長生的肩膀,連聲讚歎。
“好!太好了!”
“顧師弟,你真是太厲害了!”
“這等化腐朽為神奇的手段,悄無聲息間根除雜草卻不傷靈穀分毫,怕是整個靈植堂都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師兄我服了!”
顧長生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語氣依舊謙遜,“師兄過獎了。師弟既然收了酬勞,自當儘心竭力,能不負師兄所托便好。”
他頓了頓,又說道,“往後若有空暇,師弟也會常來為師兄的靈田施展【化雨訣】與【厚土訣】,助靈穀長得更好些。”
劉桓看著明顯比之前更加濕潤肥沃的靈土,以及靈穀蓬勃的生機,心中哪能不明白顧長生早已施法照料過。
他起初隻以為顧長生能拔除雜草已是難得,冇想到對方竟如此上心,連後續滋養靈穀都一併做了。
劉桓心中對顧長生的觀感更是好了不止一籌。
雖說付出了十塊靈石和五枚聚氣丹,但如此一來,他不僅無需再擔心無法完成宗門份額而受罰,看這靈穀長勢,最終的收成恐怕比往年更好。
這一增一減算下來,自己付出的那點酬勞,甚至可能還被覆蓋了,還省下了大量打理靈田的時間用於修煉。
這買賣簡直太值了!
劉桓收起笑容,對著顧長生真心實意地鄭重一禮,“顧師弟有心了,師兄在此謝過!”
顧長生側身避開半禮,平靜道,“劉師兄客氣了,分內之事。”
“對師兄是分內事,對師弟你卻並非必須。”劉桓搖頭,語氣真誠。
劉桓知曉顧長生一大早先來照料他的靈田,再趕回去忙自己的,這份情誼,他記在心中。
他拍了拍胸脯,承諾道,“師弟,以後若有什麼事,儘管開口!隻要是師兄我能幫上忙的,絕無二話!”
顧長生微微一笑,也不推辭,“那師弟就先謝過師兄了。日後靈田若再有什麼麻煩,師兄也可再來尋我。”
看了看天色,拱手道,“師兄若無其他事,師弟便先回去照料自己的靈田了。”
劉桓連忙道,“好好好,師弟快去忙,莫要耽擱了。”
看著顧長生轉身離去的背影,劉桓心中感慨萬千。
顧長生不僅手段非凡,更難得的是做事認真,信守承諾,不驕不躁。
這份心性,在外門弟子中實屬罕見。
而且入門一年,便將兩門法訣修煉到大成境界,潛力極大。
雖說靈根差了些,但未必冇有一飛沖天之日。
顧長生剛走不久,隔壁乙五號靈田的主人,煉氣七層的許文軒便踱步走了過來。
他先是笑著對劉桓拱手,“恭喜劉師弟突破煉氣六層,距離後期又近了一步啊。”
劉桓客套回禮,“許師兄說笑了,你距離煉氣八層想必也不遠了吧?”
許文軒聞言,臉上露出一絲苦澀,歎了口氣,“哪裡有那麼容易。冇有足夠的修行資源支撐,資質又尋常,想突破,難啊!”
他環顧四周靈氣稀薄的靈田,一臉悵然道,“還是各峰好啊,靈氣可比我們這靈田濃鬱多了。”
劉桓深有同感地點頭,“是啊,靈氣稀薄,修煉事倍功半。不過許師兄你已是煉氣七層,每月能領十塊靈石例錢,可比我們這些煉氣中期的強多了。”
“十塊靈石聽著不少。”許文軒苦笑搖頭,“可若是想買些輔助修煉的丹藥,那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用。”
他話鋒一轉,目光看向顧長生離去的方向,好奇問道,“方纔那位,可是近來有些名聲的顧長生師弟?聽說他整日埋頭靈田,被一些人戲稱為‘外門第一種田狂人’。”
劉桓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他自然聽得出許文軒說“種田狂人”時帶著幾分戲謔和輕視。
在天劍宗這劍修宗門,不專心練劍反而沉迷種植,在許多人看來確實是走了歧路。
但顧長生剛剛幫他解決了大麻煩,而且潛力巨大,他語氣不由帶上了幾分維護。
“顧師弟在種植靈穀一道上,確實頗有心得,非是尋常弟子可比。”
許文軒聽出劉桓話裡的維護之意,有些意外。
他看了看劉桓那片長勢旺盛、雜草全無的靈田,心中一動,試探著問道,“劉師弟,你這次閉關,靈田打理得如此之好,莫非是找了顧師弟幫忙照料?”
許文軒平日以修煉為主,很少來靈田,臨近收穫纔來得勤些,同樣被瘋狂滋生的三稗草弄得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
今日撞見顧長生從劉桓田裡離開,又見劉桓田中景象,心中已猜到了七八分。
劉桓下意識就想承認是顧長生的功勞,但話到嘴邊,又嚥了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