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104章 韃子要來了,怎麼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104章 韃子要來了,怎麼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永曆十三年,2月12日,雲南,大理,大帥府邸。

客廳裡,一個身材魁梧(八尺),前庭飽滿,相貌堂堂,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正在沉思中。

看上去,臉色非常疲憊,眉頭緊皺,眼神裡閃爍著憂慮和愁苦的光芒。

他,就是晉王李定國。

今年38歲,兩蹶名王,戰功赫赫,是大西軍三巨頭之一,南明永曆朝廷的戰神,擎天柱。

他,也是滿清朝廷的噩夢,讓韃子聞風喪膽,談虎色變,喪魂落魄的殺神。

“哎”

李定國,深吸一口,搖了搖頭,感歎一聲,不想了,準備去城外,巡視軍營了。

“報!”

“晉王殿下,鎮南州,來人了”

正在此時,晉王的一個親兵,從府門口,臉色匆匆的跑進來,躬身稟報。

“哐當”,一聲輕響,李定國手裡的茶杯,掉到桌麵上。

“什麼?”

“鎮南州?快讓他進來”

晉王李定國,先是愣了一下,霍的站起來,大驚失色,趕緊讓人進來。

要糟了,屏氣凝神,強迫讓自己鎮定下來,緩了緩,又道:

“來人”

“去把鞏昌王找來,就說有要事,要快”

晉王李定國,十幾歲的時候,一個娃娃兵,就跟著義父張獻忠,上了戰場,拚殺幾十年,對戰爭的形勢,異常敏感。

幾天以前,他就收到王國勳的密信,知道駐守昆明的滿清,出兵了。

這時候,應該是雙方交戰的關鍵期,鎮南州來人,肯定不是好事,韃子沒那麼弱。

在大理府,能夠商議大事的人,唯有鞏昌王白文選。

老成持重,更是手握重兵,即便是孫可望的舊將,國家存亡之際,必須團結所有的力量。

不一會,鎮南州的人,到了。

“末將王國靖,叩見晉王殿下”

王國勳的堂弟,小將王國靖,跌跌撞撞的衝進來,雙眼赤紅,滿身血汙,狼狽不堪,跪下來行禮。

此時的他,身上的甲冑衣服,破爛不堪,兜鍪早就不見了,披頭散發,不知道的人,以為是叫花子。

“你是小王?國勳的堂弟?”

晉王李定國,看著跪在麵前的人,眉頭一皺,再低頭仔細看了看,才恍然大悟。

總兵王國勳,是他的心腹親信之一,自然見過王國勳部下的主要將領。

隨即,臉色一變,陰沉下來。

小王是王國勳的堂弟,都這個鬼樣子了,鎮南州,禍事啊。

“國勳呢?”

“韃子來了多少人?鎮南州怎麼樣?”

老杆子李定國,眼神淩厲,死死盯著王國靖,一連串問題,跟機關槍似的,突突突問起來。

“兄長沒了,鎮南州沒了,弟兄們全沒了”

“土司叛亂,幾萬韃子,滅絕人性,幾千人啊,全死光了”

“晉王,求求你,給堂兄報仇啊”

遊擊將軍王國靖,繃不住了,放聲大哭,邊哭邊說邊磕頭,砰砰砰,額頭染紅,顯得淒慘無比。

2月9日傍晚,離開普淜,12日才趕到大理,路程250裡,花了2天時間。

當時,他帶著50個親衛,離開普淜兵站後,就沒安生過。

滿清總兵線國安,老武夫,經驗豐富,兵圍普淜之前,就派出一部分探哨,繞開普淜,繼續前行,探查情報和追擊漏網之魚。

不久後,韃子的探哨,就追上了王國靖一行人,一番廝殺,最後趕到大理時,僅剩下幾個護衛,其他的全部戰死。

聽完王國靖的話後,晉王李定國,擺了擺手,示意親衛把他弄出去,這種淒慘的哭叫聲,聽著更煩。

按照他的說法,滿清韃子的前鋒軍,至少2萬啊,又是一場苦戰要來了。

還有,韃子能幾天內攻破鎮南州,靠的就是土司,這幫人真的靠不住了,以後得重點防備。

“晉王殿下”

“老夫聽說鎮南州來人了,情況怎麼樣?”

鞏昌王白文選,聽說鎮南州的人到了,也知道事態緊急,一路騎馬疾馳,進府後,就開始追問。

白文選,今年44歲,在古代,是可以叫老夫了。

跟晉王差不多,身材高大威猛,腰大膀圓,目光炯炯,看起來威武不凡的樣子。

他在大西軍,也是老資格了,以勇猛著稱,屢戰屢勝。

張獻忠在世時,他就是前軍都督,孫可望舉兵叛亂,他和馬寶陣前反殺,聯手李定國、劉文秀,大敗孫可望。

戰後,論功行賞,被封為鞏昌王,也是大西軍裡麵的一個小軍閥。

“鞏昌王”

“你來的正好,鎮南州失守了,我們要準備接戰了”

晉王李定國,看見白文選到了,總算鬆了一口氣,臉色變緩,準備商議怎麼防守大理的問題。

滿清韃子,遠道而來,現在到了,考慮整兵備戰的時候了。

大理府,南明軍有2萬多人,鞏昌王的手下就有一半,必須征求他的意見。

隨後,感歎了一聲,說道:

“哎,我就不該分兵的”

“幾千兄弟啊,都是精兵好兵,就這麼沒了”

鎮南州,地處滇緬官道,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鎮,也是戰略要地,就這樣沒了。

又痛失一個心腹大將,晉王李定國,悔恨不已,自責不該分兵。

“晉王殿下,冷靜一下”

“老夫想知道,滿清韃子,來了多少?”

鞏昌王白文選,沒有接話,得先搞清楚滿清的兵力,才能做進一步的打算。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不能因為丟了鎮南州,失去了心腹大將,就要找滿清乾仗。

其實,鞏昌王白文選,對鎮南州的失利,早就有了心理預期。

幾千人守一個縣城,即便是交通要塞,也堅持不了多久,要知道現在是火炮的時代。

把兵放在鎮南州,就是起著預警,滯留滿清前鋒軍的作用。

“據王將軍所報,韃子的前鋒軍,大致在2萬左右”

“按照以往的經驗,韃子這次出兵,至少在8萬左右,我軍要做好死戰的準備了”

“這一戰,死戰不退,讓韃子也嘗嘗頓兵堅城的滋味,以報心頭之恨”

晉王李定國,表情嚴肅,眼神淩厲,惡狠狠的說道,他要在大理城,跟韃子決一死戰。

韃子遠道而來,路途勞累,明軍正好以逸待勞,勝算不少。

不說彆的,昆明到大理,800裡路程,山高路陡,道路崎嶇,糧草就夠滿清韃子,喝一壺的。

況且,大理城的城牆,全是磚石結構,城高池深,曾經是南詔國和大理國的國都。

城防嚴密,固若金湯,是雲南省,數一數二的堅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