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127章 血戰磨盤山,二伏,前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127章 血戰磨盤山,二伏,前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磨盤山二伏,蒲滿哨,戰事正酣。

晉王李定國,帶著兵部右侍郎龔銘,定夷右將軍吳三省,500親兵,天威營1000人,駐兵上麻山。

武靖侯總兵王國璽,領本部2000人,防守下麻山。

廣昌侯高文貴,領天威營1000人,駐兵大坡頭,也就是石梯寨的後山。

這個山頭,隔著蒲滿哨,與下麻山相望,負責切斷蒲滿哨的後路,並防止韃子攻山,側麵威脅石梯寨。

蒲滿哨,地勢較高,處在山脊線上,海拔約1900米,跟前麵的石梯寨差不多,但比大坡頭低70米。

在唐宋年間,這裡就是一個哨所,到了元明時期,被廢棄了,留下一堆破爛房子,用於商人和老百姓歇腳。

蒲滿哨兩側,溝壑縱橫,雜草灌木叢生,險峻異常,前麵是下麻山,後麵是大坡頭,處在兩麵夾擊,無處可逃。

蒲滿哨,滿清前鋒軍的兵力,具體如下。

鑲白旗蒙古都統沙裡布,本部2000兵馬。

正黃旗漢軍都統祖澤潤,本部5000兵馬。

鑲黃旗漢軍副都統陳不祿,參領孫塔,本部4000人,總計1.1萬人,民夫2000人。

此時,蒲滿哨的一個破房子裡,一眾將校,分立兩側,一個個臉色陰霾,表情凝重。

外麵的槍炮聲,喊殺聲,都能傳到破屋子裡,前後都被堵死了,前途不妙啊。

“祖都統,陳將軍”

“大家都是自己人,說一說吧,怎麼打?”

鑲白旗蒙古都統沙裡布,坐在主桌上,雙手撐著把手,看著都統祖澤潤,有點虛張聲勢的問道。

在這裡,就他和祖澤潤是都統,官職最高,滿蒙高人一等,所以當仁不讓的坐主位。

但是,蒲滿哨的兵馬裡,他的最弱、最少,祖澤潤的兵馬,反而是最多的,最精銳。

祖澤潤的義父,是祖大壽,當年遼東將門的扛把子,遼東鐵騎,縱橫南北,可不是開玩笑的。

房間內,陷入沉寂中,都統祖澤潤,半眯著眼,盯著對麵的陳不祿,一動不動。

鑲黃旗漢軍副都統陳不祿,有點左右為難,進退維穀,他的頂頭上司卓布泰,還在潞江東岸。

官大一級壓死人,兩個都統爭權,他就尷尬了。

後麵的一眾將校,眼觀鼻,鼻觀心,低頭數螞蟻,更不想惹火燒身。

“轟隆”

破房子裡的眾將校,心頭一震,下麻山的南明軍,又打炮了,還是虎蹲炮,聽聲音就知道。

都統祖澤潤,還是不動,繼續端坐著,眼皮子都不跳一下。

這算啥,崇禎年間,大明與後金在錦州大會戰,都是幾十萬兵馬,大炮幾百上千。

在這裡,他的兵馬最強橫,表哥吳三桂,也在後麵,怕什麼?

遼東的將門,可不能給彆人做炮灰,沒那個傳統,有好處,第一個上,送死彆人去。

“祖都統,騎兵攻不了山”

都統沙裡布,心急火燎,對著都統祖澤潤,突然說道。

他可等不了,滿蒙在山上,也就是幾千人,吳三桂和祖澤潤,都是遼東軍閥出身,最擅長的就是賣隊友。

沙裡布,現在非常後悔,太貪功了,想跟在阿爾津後麵,撿肉吃,沒想成,惹了一身騷,要搭上老命。

“哦,沙都統,有何良策,說來看看”

都統祖澤潤,眉頭一挑,抬起頭,對著沙裡布,拱了拱手,淡淡的回應一下。

有點意思,他和沙裡布的麾下,都有騎兵,但步兵也不少,那就找不是騎兵的攻山咯。

“本都統,帶本部兵馬,還有孫將軍,2000兵馬,攻大坡頭”

“祖將軍,帶本部兵馬,還有陳將軍,2000兵馬,攻下麻山,如何?”

都統沙裡布,眯著眼,掃了陳不祿和孫塔幾眼,對著祖澤潤,緩緩的說道。

這家夥,心狠手辣,直接瓜分了鑲黃旗漢軍的步兵,就是欺負這幫人的老家在江南。

死道友不死貧道嘛,先登攻山,必須是炮灰團。

鑲黃旗漢軍都統劉之源,統領1萬兵馬,駐守鎮江,抽調一半5000兵馬,隨江寧駐防總管卓布泰,一起西征永曆朝。

“哈哈哈”

“好,沙都統,夠爽快,就這麼定了”

“軍情緊急,戰事不等人,咱們就分頭行事,再會”

都統祖澤潤,霍的一下站起來,大笑一聲,雙手抱拳,對著都統沙裡布,爽快說道。

這就是典型的軍閥,打仗看利益,效益比,是遼東將門的生存法則,剛才還是老僧入定,現在就是軍情緊急。

隨後,祖澤潤,大手一揮,帶上本部將校,離開破房子。

副都統陳不祿,既氣又急還怒,臉色一陣青,一陣白,一跺腳,帶上自己的部將,出門追趕祖澤潤。

留下參領孫塔和他的手下,傻愣愣的待著,風中淩亂。

磨盤山,上麻山,晉王中軍臨時營地。

“晉王殿下,清軍出動大軍了”

定夷右將軍吳三省,放下手上的望遠鏡,快步跑下來,向晉王李定國稟報。

“嗯,多少人?”

晉王李定國,坐在木墩上,睜開假寐的眼睛,隨意的問了一句。

“大概3000人左右,幾百青壯”

定夷右將軍吳三省,立刻回答,認旗數人數,是做將領的基本操作。

曆史上,這家夥很厲害,李定國病逝後,他帶著殘部,在猛朗壩,重建大明朝廷。

6年後,更是率軍北伐,差點打進昆明城,可惜功虧一簣,戰敗回到孟朗壩。

一直堅持到1674年,不幸被土司圍困,中毒箭陣亡。

“不用管”

“讓下麵的王總兵,頂住就行,不要反擊”

晉王李定國,眯著眼,沉思一下,隨即下令道。

隨即,轉過頭,看著心神不寧的兵部左侍郎龔銘,問道:

“龔侍郎,有什麼想法?”

這家夥,早上到現在,一直都是坐立不安,作為心腹謀士,竟然一言不發,太反常了。

“啊”

“晉王英明,屬下沒有意見”

被點名後,左侍郎龔銘,才醒悟過來,慌不擇言的回道。

還真沒什麼可說的,既定的方針,前天晚上就商量好了,況且,韃子攻山的軍隊,也就是3000多人,頂什麼事?

滿清的前鋒軍,此時,正是熱鍋上的螞蟻,甕中之鱉,銳氣正盛,南明軍的方針,就是先頂住,防守就行。

真正的殺手鐧,是燒毀灣子橋。

那時候,這幫斷絕生路的韃子,清協軍,纔是真正的猛虎,必定拚死搏殺。

二伏,蒲滿哨的戰場,註定不可能,像石梯寨那麼輕鬆。

處在殿後位置的吳三桂本部,兵力1.3萬,全是百戰精銳,隻聽平西王的王令,不存在推諉扯皮。

蒲滿哨的清軍,也有1.1萬,但是沒有領頭人,都想道友先上,貧道墊後。

關鍵是被包圍了,後麵是大坡頭,前麵是下麻山,兩側溝壑縱橫,跟原始森林似的,無路可逃。

要麼死守,要麼搏命攻山,彆無他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