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664章 小廷議,召見忠貞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664章 小廷議,召見忠貞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五華山皇宮,乾清宮,東暖閣內,朱皇帝的小廷議,還在繼續接見,川東的文武官員。

“咚咚咚”

“吾皇萬歲”

“老臣洪淯鼇,叩見陛下”

“陛下萬歲”

“老臣蔣尚鷹,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

“老臣毛壽登、、、”

夔東的戰將,朱皇帝接見完了,剩下的幾個大佬,七省總督洪淯鼇,四川巡撫蔣尚膺,都察院僉都禦史毛壽登。

這些留在最後的大佬,麵對鐵塔般的朱皇帝,他們也很自覺,直接跪地磕頭,高呼萬歲,自報家門。

自家事自己知,他們這些人心中發苦啊,當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時過境遷了。

身為封疆大吏,朝廷重臣的他們,竟然排在武夫殺胚之後,心中憋屈啊。

但是,確實是沒辦法,眼前的朱皇帝,在皇宮大內穿甲冑,這在大明曆代皇帝裡,也是個罕見的稀缺事。

其中的意味,他們都想的明白,就是告訴世人,他朱雍槺也是個武夫殺胚,不能等閒視之。

“起來吧”

身材高大魁梧的朱皇帝,就這麼直愣愣的看著三個大佬,一副坦然受之的模樣,隨意的動了動嘴皮子。

跟之前的態度,對待武夫們的熱情,完全是兩個樣,彷彿是大變活人。

道理很簡單,大明朝廷給了他們高官厚祿,聲望名氣,這些人卻沒有做該乾的事。

同樣是大明朝廷的重臣,川楚督師文安之,太監潘應龍,東奔西走,聯絡川東各個軍頭,甚至是領兵出戰。

同樣是大明的戰將,忠州秦氏和石柱萬氏,家中的男丁,都快死絕了。

同樣是大明的武夫,涪侯譚文,在前線遇刺身亡,他的兒子就帶著殘兵敗將,繼續抗清殺韃子。

所以說,眼前的幾個封疆大吏和重臣,不如文安之,不如武夫殺胚,甚至比不上沒卵子的太監。

這樣的朝廷重臣,憑什麼讓朱皇帝高看一眼,屈尊接見,不夠資格啊。

“朕想知道”

“夔東十三家的情況”

“兵馬,錢糧,兵備,各軍大小將校的詳細資料”

“還有他們之間的從屬關係,彼此親疏與否,越詳細越好”

“三位愛卿,可否能給朕解惑?”

半晌後,撇下腦海中的亂七八糟,反正抱怨也沒個卵用,朱皇帝看著3個兩鬢斑白的重臣,開始出考題了。

沒辦法,大明養士三百年,到了明末的時候,真正仗節死義的文臣,確實是不多了。

不是每個官員,都是文安之,郭之奇,連城璧,張佐宸,龔彝,扶綱,程源等等。

人各有誌,朱雍槺可以給高官厚祿,但有的時候,確實是收不到死忠鐵頭娃。

朱皇帝把他們幾個召回來,其目的就是瞭解忠貞營,以便獲取更多的資料,方便朝廷接下來的討價還價。

沒辦法,忠貞營是單獨的軍閥團體,獨立了十幾年,肯定不是一紙聖旨就能搞定的,朱皇帝沒那麼傻白甜。

還有,這些朝廷重臣,在夔東的時候,既然是毫無作為,那就召回來吧,彆留在前線礙事了。

“呃”

七省總督洪淯鼇,左右瞥了一眼,發現其他兩人都看著自己,心中發苦啊。

沒辦法,在夔東的時候,其他兩人的官職,確實是不如自己,關鍵的時候,肯定把自己推出來。

“回稟陛下”

“忠貞營有7個大小頭領,總兵力大概10萬左右”

“分彆是臨國公李來亨、皖國公劉體純、益國公郝搖旗、靖國公袁宗第,馬騰雲封桐城侯,塔天寶封宜都侯,封興平侯黨守素”

“至於荊國公王光興,他不從屬於忠貞營,是在崇禎十六年的時候,接受熊文燦總督的招撫”

“他們的戰備情況,比較糟糕,夔東土地貧瘠,人丁稀少,糧餉產出非常少,火炮甲冑兵械,更是奇缺無比”

沒辦法,不是每個人都是鐵頭娃文安之,有魄力懾服忠貞營,那幫武夫殺胚是流寇啊。

整個忠貞營,都是闖王係的餘孽,內部抱團在一起,外麵的人,很難插進去。

他這個七省總督,總督兩粵、滇、黔、晉、楚、豫等七個省,地方軍務兼理糧餉。

但實際上,在夔東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沒兵沒權的他,跟四川巡撫蔣尚膺沒兩樣,就是一個吉祥物。

所以說,他隻能回答一個大概,且誇大一點說,彰顯自己的勞苦功高。

“嗬嗬”

“好了,辛苦了”

站在前麵的朱皇帝,麵無表情,心中一陣無語,皮笑肉不笑的嗬嗬,擺了擺手,示意可以了。

什麼玩意啊,還是七省總督呢,咋不去上天呢,跟滿清的洪承疇,壓根不是一個檔次的廢物啊。

“這樣吧”

“洪總督,毛壽登”

“就留在朝廷中央,不要去四川了”

“蔣巡撫呢”

“也就不要留朝廷了”

“就去成都府吧,把四川的民政,好好搞起來”

“組織招募流民,把那些荒蕪的耕地良田,重新登記造冊,翻新開墾”

“放心吧”

“朕會下旨,讓成都的方侍郎和德安侯,好好配合你”

“記住了,巡撫就該把民事搞好,朕要的是賦稅糧餉,彆亂插手軍事”

說到最後的時候,朱皇帝的口氣,已經很不耐煩了。

心中暗道,這都是些什麼人啊,頭頂著朝廷的高官帽子,手底下卻不乾什麼正事。

整個四川,打了那麼長時間,都是一團亂麻,民生政事,一塌糊塗。

文官嘛,既然搞不好軍事,那也可以使勁民事啊。

沒錯,他們這幫人在夔東,肯定沒有實權,頂多就是玩偶。

既然如此,為何不早早請旨回朝,或請旨西進川南,或北上成都府,做文臣該做的事情。

至於監視督促忠貞營,嗬嗬,能有用嗎,人家該怎麼乾,還是繼續怎麼乾。

就像這個,忠貞營的兵備兵力問題,哪裡有10萬大軍哦,難不成老弱婦孺都算上?

曆史上,滿清3路大軍圍攻夔東,總兵力也就是11萬左右。

忠貞營要是有10萬大軍,滿清彆說是圍攻了,能不能頂住都是個大問題。

“呼”

半個時辰後,吃完午飯的朱皇帝,頂盔摜甲,端坐在龍座上,深吸一口氣,威武不凡,氣勢十足。

午後的小廷議,還是在上午的東暖閣,隻不過這一次,換了好多人。

“咚咚咚”

“末將李來亨,叩見陛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末將袁宗第,叩見陛下”

“末將郝永忠,叩見陛下”

“末將馬進玉、、、”

“末將鄧秉誌、、、”

“末將武自強,叩見陛下”

“陛下萬歲,大明萬年”

嘩嘩嘩,暖閣會議廳的正中央,六個身形魁梧的壯漢武將,對著龍座上的朱皇帝,跪地磕頭高呼萬歲。

一個個繃直身子,低著頭,吼聲如雷,屏氣凝神,豎起大耳朵,精神高度集中。

為首的人,就是忠貞營的領頭人,臨國公李來亨,後麵的是兩個大頭領,袁宗第和郝搖旗。

排在最後麵的3個猛將,則是他們的下屬部將,一人帶一個,剛好三個人。

今天,是他們闖王係忠貞營,第一次被朱家皇帝召見,同樣也是忠貞營的頭領,第一次覲見朱皇帝。

所以說,他們都穿的比較正式,一個個頂盔摜甲,甲片打磨的錚亮,昂首挺胸,精神奕奕。

可惜,上麵的朱皇帝,龍座有點遠,隻能看到一個大概的身影,剛剛進來的時候,沒有看清,也不敢隨意打量。

沒錯,即便是東暖閣,也一個偌大的小宮殿,平時召見上百人,一點問題都沒有。

因為這裡是五華山,當初孫可望籌建之前,拆掉昆陽和呈貢兩個小城,合並營建,規模恢宏龐大。

“呼”

大明朱皇帝,金盔金甲,坐在高高的龍椅上,俯視整個殿內中央,跪在地上的六個忠貞營大將。

再深吸一口氣,緩緩的點了點頭,舒展了一下,內心複雜的情緒。

不容易啊,他這個朱皇帝,也算是突破了曆史,走在一些皇帝的身前了。

因為,在他的印象中,南明的幾個皇帝,無論是隆武帝,還是永曆帝,都沒有召見過忠貞營頭領。

其中的原因,他也想得出來,猜的出來。

國內的形勢,朝廷的政治風向,都是不允許,他們這幾個皇帝,召見闖王係的忠貞營。

道理很簡單,朝廷裡的文官重臣,大部分都是崇禎朝的文官,可以說恨死了闖王係。

還有一個原因,這些南明皇帝,自身的實力太弱小了,膽略魄力又不夠。

永曆朝的核心,是八大王的大西係,隆武帝的核心,是福建佬,鄭氏海盜聯盟。

一旦朱家皇帝召見闖王係,嗬嗬,很容易就喧賓奪主,朝廷內部的平衡,瞬間被打破了。

“嗯”

“好,很好,很不錯”

“起來吧”

陷入沉思中的朱皇帝,半晌後,纔回過神來,看著跪在地上的忠貞營大將,還是一動不動,心中瞬間滿意的不少。

沒錯,他這個朱皇帝,確實有這個資格,坐在這個龍椅上。

俯視下麵的忠貞營,這個曾經席捲整個中原,攪亂整個華夏的流賊,頭號大反賊。

南明的所有皇帝,也就是他朱雍槺,有這個資格,心安理得的俯視忠貞營。

很簡單,因為他夠膽夠勇夠果決,軍政一把抓,他的軍隊夠能打,能懾服朝內外,所有的文臣武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