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717章 大朝會之封除勳貴(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717章 大朝會之封除勳貴(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起來吧”

“朕說過,朕的朝廷,不養廢物”

“你們倆,猛將兩個,也是久經沙場的老戰將”

“你們呐,好自為之吧”

五華山,皇極殿,龍座上的朱皇帝,看著兩個曾經的國公爺,現在伯爵爺,滿臉的絕望。

沉思了一下,他也動了愛才之心,開口安慰了幾句,鼓勵他們倆,如果有心的話,還可以繼續奮鬥的。

沒錯,這兩個表兄弟,也是猛將型別的,衝鋒陷陣的悍將,跟著南明朝廷十幾年。

更何況,他們也是雲南本地人,在滇南周邊州府,跟本地的土司土鱉,有一定的關聯。

“咚咚咚”

“吾皇萬歲,大明萬年”

“末將的殺敵之心,從未有過一絲的動搖”

“末將胡一青,懇請陛下,再給一次機會”

“末將兄弟倆,寧願做陛下的一個馬前卒,衝鋒陷陣的死士,也不願成為一個廢人,老死榻上”

“末將趙印選,懇請陛下,讓末將衝鋒陷陣吧”

“咚咚咚”

驟然聽到朱皇帝的鼓勵,胡一青和趙印選,雙目圓睜,眼神裡瞬間恢複了不少色彩。

再次磕頭如搗蒜,咚咚直響,恨不得掏心掏肺,立馬做一個衝鋒陷陣的死士。

學得文武藝,賣給帝王家,武夫殺胚,如果被棄用了,那等同於判了死刑,一輩子就完球了。

“哎”

龍座上的朱皇帝,看著磕頭蹦蹦響的兩個猛將,深歎一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

心中暗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臨陣脫逃,沒有抄家滅族,就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這樣吧”

“念在你們,往日的功勳,也是殺敵猛將”

“下朝以後,你們就去找黔國公,他會安排你們”

“至於,能不能殺敵立功,能有多少斬獲,那就看你們的造化了”

沒錯,一打一拉,給一棒子,還一個棗子,不能全部一棒子打死啊。

兩世為人的朱皇帝,早就不是什麼熱血少年,鬼火少年了,心思老道成熟的很。

今天,敲掉了那麼多王爺,國公侯爺,那是為了國法國紀,整頓大明朝的秩序。

但是,對於那些,有心報國的猛將殺將。

朱皇帝也願意,網開一麵,給他們機會,繼續為國效力。

再怎麼說,用誰不是用,這幫人總比尚可喜忠誠吧,總比滿清綠營強吧。

一個王朝的興衰,在於領頭人皇帝,要懂的知人善任,人儘其才,讓每一個人才,都有發揮的餘地。

“繼續吧”

沉思了一會後,威武的朱皇帝,再次從龍桌上,翻出一份薄薄的聖旨,交給旁邊的潘應龍。

沒錯,朱皇帝先敲掉了宗室王爺,再是異姓王爺和國公,剩下的爵位,也就沒多少人,敢咋呼了。

沒看見嘛,下麵的朝臣,對剛才的一番聖旨,已經沒啥太大反應了,很快學會了裝死。

“咕嚕、、”

“嘶嘶嘶”

沒錯,下麵的大幾百朝臣,已經有點麻木了,全都是低頭數螞蟻,猛吞苦水。

特彆是有一些人,是永曆朝的舊臣舊將,曾經的侯爵伯爵,內心炸裂煎熬啊。

很明顯,他們都看出來朱皇帝的套路,從上往下擼,從上往下封賞,一個個王爺,國公,最後侯爵伯爵。

他們確實是害怕了,想不到等了幾個月的大朝會,最後是這種結局啊。

但是,又無力反抗,無可奈何。

“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

“前工部尚書王應龍”

“一門雙傑,勇於任事,勞苦功高,忠誠勤勉,忠貞不渝”

“滋封王應龍,為安鎮侯,世襲罔替”

“總兵潘世榮”

“一門三傑,智勇雙全,屢立新功,勞苦功高,忠貞不渝”

“滋封潘世榮,為蒲甘侯,世襲罔替”

“廣寧伯,虎賁將軍王興”

“德才兼備,屢立新功,功勳卓著,忠貞不渝”

“滋封王興,為實兌侯,世襲罔替”

“威通伯秦翼明”

“忠貞侯,太子太傅,四川招討使,秦良玉之侄”

“忠烈之後,智勇雙全,勇猛善戰,忠誠可鑒”

“滋封秦翼明,為洞鴿侯,世襲罔替”

“總兵許名臣”

“棄文從武,德才兼備,智勇雙全,國之乾將,忠貞之士”

“滋封許名臣,為色雷侯,世襲罔替”

“大將譚益,涪侯譚文之嫡長子”

“忠烈之後,智勇雙全,德行兼備,勇猛善戰,忠貞不渝”

“滋封譚益,為敏東侯,世襲罔替”

“大將馬萬年”

“忠貞侯秦良玉之孫,驃騎將軍之子”

“忠烈之後,德才兼備,勇猛善戰,忠心可鑒”

“滋封馬萬年,為美德侯,世襲罔替”

“大將魏君重”

“孟津伯魏勇之嫡長子,忠臣之後,德才兼備,屢立戰功,忠心可鑒”

“滋封魏君重,為色固伯,世襲罔替”

“大將艾承業”

“信國公艾能奇之嫡長子,德才兼備,屢立戰功,忠心可鑒”

“滋封艾承業,為仁安羌伯,世襲罔替”

巴拉巴拉,又是一大堆,這一通聖旨下來,就封了9個侯爵伯爵。

沒錯,朱雍槺的新朝,肯定要冊封自己人的,否則的話,將來沒人跟著混了。

現實就是如此,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人的爵位,肯定要降的,甚至是全擼掉。

但是,自己的忠臣大將,屢立戰功,肯定是要封賞。

王應龍父子,潘世榮三父子,廣東的王興,貴州的總兵許名臣。

忠烈之後的秦翼明和馬萬年,忠烈之後的譚益,猛將魏君重和艾承業。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忠臣誌士,忠心耿耿,作戰勇猛,必須大封特封。

特彆是潘世榮,潘忠,潘貞,父子三人,宅邸之臣,如今都是朱皇帝的大將。

他們,從岷王府上一代,再上一代,一直到開國的岷王,都是岷王府的家生子,忠心耿耿,誓死護衛王府。

可以想象,崇禎年間開始,天下大亂,盜匪四起。

如果沒有他們的忠心付出,哪有朱雍槺的現在,估計早就死在那個山旮旯。

當然了,出身岷王府的大將,還有不少,像丁氏兄弟,得留著以後繼續冊封啊。

“咚咚咚”

“末將潘世榮,叩謝陛下”

“吾皇萬歲”

“微臣王文簡,拜謝陛下”

“大明萬年”

“末將秦翼明,叩謝皇恩”

“陛下聖明”

龍坐下,大殿內,潘世榮父子,工部左侍郎王文簡,秦翼明三兄弟,馬萬年兩兄弟,譚益將軍等等。

一個個磕頭蹦蹦響,目光炯炯,雙目赤紅,吼聲如雷,中氣十足,高呼萬歲,大明萬年。

激動啊,渾身打顫,心潮澎湃,恨不得效死效忠一輩子。

老將潘世榮,最是激動,苦儘甘來啊,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能有一天,成為大明的侯爺。

這個總兵大人,打了一輩子的仗,在朱由榔手下,備受打壓排擠,沒有一絲的出頭之日。

好在,岷王殿下,奮發圖強,募兵殺韃子,老潘家纔有今日的輝煌騰達。

工部侍郎王文簡,兩鬢飄著銀絲,同樣是渾身打著擺子,激動難耐。

他們父子,可是文臣呐,甚至是文臣都算不上,就是老工匠,傳家的弓弩手藝而已。

更何況,他們出身流賊,是八大王張獻忠的嫡係老人,想不到也有這麼一天,成為大明的侯爺。

忠州秦氏三兄弟,老大秦翼明,更是雙目含淚,老淚縱橫啊。

世人都知道忠貞侯秦良玉,白桿兵,石柱土司,但卻是忘記了忠州秦氏,這些都是血淚史呐。

沒錯,很明顯,當初的崇禎皇帝,想拉攏大西南的土司,因此冊封了秦良玉。

但是,秦良玉嫁給了石柱土司,所以說,這個侯爵,隻能算是石柱土司的。

忠州秦氏,隻是沾了一點名聲,實際的好處,一根毛都沒有。

現在,上麵的朱雍槺皇帝,沒有眼瞎啊,做事公正公開,忠州秦氏,算是徹底歸心了。

至於後麵的馬萬年和譚益,他們也是預料之中,畢竟是家傳的侯爵。

大將艾承業,剛開始的時候,朱皇帝倒是不想冊封。

道理很簡單,這個家夥,當初也跟著馮雙禮,逃跑去了川南,算是逃兵一個。

但是,後來,聽貴妃沐婉瑜的話,深思考慮後,還是給了他一個伯爵。

畢竟,他的老子艾能奇,也是一個國公爺,但對大明王朝,是沒有什麼功勞的,死的太早了。

至於大將王興,則是在廣州城,繼續操練大明的海軍,整兵待戰。

還有大將魏君重,則是在湖廣,跟著鹹寧侯祁三升,對陣滿清的韃子。

“平身”

“都起來吧”

“你們的付出,朕的眼睛,都在看著”

“你們的功勞,對得起你們的功勳”

“朕的大明朝,有功則賞,絕不會虧待,任何一個有功之士”

“王侍郎,你父子二人”

“當初,在騰衝,磨盤山,永昌的時候,就跟著朕了”

“要是沒有你們,朕的勇衛營,彆說是殺韃子,兵械都是大問題”

“蒲甘侯,潘總兵”

“朕記得,打從記事開始,你們父子三人,就是岷王府的一份子”

“彆說是現在了,就在十幾年前,在武岡的時候,要是沒有你們父子三人的忠心護衛”

“朕的岷王府,上下幾百人,可能早就無了”

“洞鴿侯,三位秦將軍”

“你們忠州秦氏,也是一樣,是大明忠臣誌士的典範呐”

“你們的父輩,三個秦氏男丁,全部戰死沙場,為國捐軀了”

“朕的這個侯爵,大明的封賞,算是虧欠秦家的,朕就替曆任先帝,補償你們一個”

巴拉巴拉,龍座上的朱皇帝,又是說了一大堆,大聲誇讚,下麵新進封的侯爺們。

兩世為人的朱皇帝,不但要冊封他們,更是要把他們拎出來,大誇特誇,證明自己的英明神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