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747章 老辣的吳三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747章 老辣的吳三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咳咳”

景陽宮,東暖閣裡,龍座上的朱皇帝,看著一聲不吭的關寧舊將們,心中瞭然,重重的咳了一聲。

一個個武將,眼神飄忽,左右侷促,站立不安啊。

很明顯,這幫人呐,還是放不下,心中有點畏懼自己這個皇帝。

這是好事啊,知道怕就好,朱雍槺可不是膽小懦弱無能的大明天子,也會砍人的。

“首先”

“朕代表大明朝廷,歡迎你們,來到大西南”

“你們這些人,能放下昔日的恩怨,投入大明朝廷,證明你們很有眼光,是誠心實意的”

“其次”

“朕也要感謝你們,送來了家眷”

“當初,在磨盤山的時候,王屏藩,王輔臣,高得捷,夏國相父子,他們投了朕”

“但是,他們的舊部,還有幾千人,大部分的家眷都在漢中”

“你們做了好事,能讓他們闔家團圓,也是大功一件”

“你們從漢中,一路南下,過來的時候”

“應該聽了不少吧,方侍郎是你們的老相識了,他是吏部左侍郎,也是朕的心腹謀士”

“還有,夏老將軍父子,也是朕的大將,一個統兵3千精銳,一個管著新兵營”

“所以說,大家既然來了,就放開點”

沒錯,兩世為人的朱皇帝,開場白就是安撫人心。

太明顯了,這幫吳三桂的家屬和舊將,忐忑不安,有點侷促了啊。

朱皇帝要想重用他們,肯定就得給定心丸,否則以後就難辦了。

更何況,這幫人確實是有誠意啊,帶了那麼多家眷過來,安定了吳三桂舊部的人心。

這部分人,可不少啊,總計有三四千人。

特彆是夏國相父子的舊部,在潞江安撫司,臨陣叛清投明,乾掉了張國柱。

投誠的時候,足足有兩千多人,遍佈明軍各營,能讓他們家眷團聚,自然是大好事了。

“咚咚咚”

“陛下聖明”

“末將吳應麒,願為陛下效死”

“末將吳三風,願為陛下效命”

“末將譚洪、、、”

下麵的這幫人,站了半天,終於聽到朱皇帝的安慰,趕緊站出來,再次磕頭,大聲吼著效死效忠。

沒辦法,上麵的朱皇帝,不發話的話,他們哪裡敢發聲啊。

沒看到嗎,朱皇帝的兩側,還有不少皇家侍衛呢。

有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也有頂盔摜甲的武士,腰挎大砍刀,威武不凡呐。

這要是一聲令下,十幾個吳氏武將,瞬間就能被剁成肉醬呢。

“哎”

龍座上的朱皇帝,左右看了看,搖了搖頭,深歎一口氣,有點無語了,這就是隔閡啊。

“你們呐,還是放不開啊”

“這樣吧”

“吳妃,邢妃,你們先回寢宮吧”

“還有後麵的武將,你們都下去歇息吧”

“吳老將軍,夏老將軍,吳應麒,你們三個留下就行了”

沒錯,估計還是人太多了,下麵的人,放不開啊。

同樣,坐在龍座上的朱皇帝,也不好密談,乾脆趕人了。

道理很簡單,吳三風和吳應麒,來到了大西南,以後就是吳氏的核心了。

身為後宮妃嬪的吳阿珂,是正經的朱家人,隻能是一個中間聯絡人,決定不了什麼大事的。

所以說,將來的吳氏,能混成什麼鬼樣子,關鍵在吳應麒身上。

至於吳三風,已經兩鬢斑白了,衝鋒陷陣就是個笑話,能坐鎮家裡,多活幾年就不錯了。

“蹬蹬蹬”

待眾人都離開以後,暖閣裡,也就是剩下6個人,全是頂盔摜甲啊。

龍座上的朱皇帝,沒有在意後麵的歐陽衛和丁仁,猛的站起身,一步步走到下麵,來到吳三風和吳應麒麵前。

“說吧”

“為什麼南下,來投朕的大明”

沒錯,這種事情,還是得當麵說清楚,容不得半點模糊。

再怎麼說,朱皇帝也乾掉了吳三桂,甚至是屍骨無存。

要知道,這可是殺父之仇啊,可謂是不共戴天之仇。

更何況,豪橫的朱皇帝,強行睡了吳三桂的嫡女小阿珂,還有搶了大名鼎鼎的陳圓圓。

這種事情,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吳氏的恥辱啊,血仇大恨啊。

“咚咚咚”

“陛下威武”

“大明萬年”

老辣的吳三風,沒有一絲的猶豫,猛的站出來,雙膝一軟,直接跪下去,磕頭如搗蒜,嘣嘣直響。

沒錯,他是早有預計的,看朱皇帝的做派,就知道要清賬了。

而旁邊年輕的吳應麒,則是一臉懵逼的樣子,侷促不安,還不知道如何應對回應呢。

“回稟陛下”

“遼東吳氏,昔日罪孽深重,不忠不孝”

“罪孽吳三桂,罪有應得,死有餘辜”

“遼東吳氏一族,願重新投入大明朝廷,將功贖罪”

“在漢中的時候”

“末將和應麒,通過家書,得知吳皇妃,深受陛下恩寵”

“末將吳三風,家父和三弟,曾經也是大明的臣子”

“望陛下,念在吳氏兩代,昔日拚死沙場的份上,能重新接納吳氏一族”

“十六年前,甲申天變的時候”

“就在京城,吳氏一族,三十三口人命,全部命喪流賊,屠戮殆儘,望陛下憐憫”

“咚咚咚”

說完後,也不等朱皇帝回話,吳三風繼續猛磕頭。

沒錯,天啟崇禎兩朝,吳氏四兄弟,都是大明的戰將。

隻是老二吳三桂,名氣較大,武力值較強,戰功更多而已。

吳三風是告訴朱皇帝,他們吳氏一族是罪孽深重,但曾經也是大明的臣子,拚死沙場。

還有一點,朱皇帝恩寵吳阿珂,也是他們投明的理由。

最後一點,還是提醒朱皇帝,他們吳氏三十三口人,死於國難甲申天變,也差不多族滅了。

當然了,老辣的吳三風,不敢直說李自成了,隻說流賊而已,因為忠貞營也入朝了。

同樣,他也在提醒朱皇帝,李闖賊的嫡係人馬,忠貞營都能投明,他們吳氏投過來,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說,這三個理由,就是他們投入大明的理由。

“哎”

看著死磕的吳三風,還有侷促不安的小舅子吳應麒,朱皇帝也是一臉的複雜,深歎一口氣。

不愧是老將吳三風啊,兩鬢斑白,回話也是滴水不漏啊。

“也是啊”

“國破家亡,國破山河在”

“戰亂幾十年,昔日的恩怨情仇,誰又能說得清呢”

“吳皇妃,朕確實是很喜歡,很中意的”

“如此說來,咱們還是一家人呢”

“起來吧,吳老將軍”

說完後,朱皇帝還是彎下腰,用力拉起了吳三風。

這個家夥,也是個長命鬼啊,當真是命不該絕。

甲申天變,京城的吳氏,有幾十口人呢,全都被劉宗敏乾掉,這家夥竟然逃出來了。

不得不說,這個吳三風,確實是很有眼力勁,老辣的很。

就像剛才說的話,隻顧著說吳阿珂,對陳圓圓這個美妾,一句話都不提,聰明的很呐。

同樣,這個老家夥,話裡話外的意思,朱皇帝也聽懂了。

甲申天變,大明國都北京城淪陷,是朱由檢無能,自己死難了。

國破山河在,導致下麵的朝臣大將,跟著大明王朝,一起家破人亡啊。

再怎麼說,吳氏一族,在京城差點死完了,這個罪責,其實應該算在朱明皇室身上。

“川北,漢中”

“西安,陝西那邊,什麼個情況?”

“說說看,讓朕也有個參詳”

定下心神的朱皇帝,不再糾結以往的恩怨,對著老狐狸吳三風,開始發問了。

沒錯,明末戰亂幾十年,昔日的恩怨,就是說幾個月,也說不完啊。

這世上,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愛,也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恨,國破家亡,大家都有苦衷。

更何況,放滿清入關的吳三桂,已經被朱皇帝砍了,還能怎麼追究?

有些事情,拿出來說了,能有過得去的理由,朱皇帝也就不再追究了,畢竟吳阿珂被他睡了。

“咕嚕”

老辣的吳三風,想不到朱皇帝問的如此刁鑽,深吸一口氣,猛吞苦水,腦子在高速運轉中。

同時,心中不得不佩服,不愧是武夫皇帝啊,戰功赫赫。

彆的不問,而是直擊要害,滿清在川北和關中的佈防啊。

等同於,這是要吳三風提供情報,納投名狀呢。

同樣也證明瞭,眼前的朱皇帝,彆看年紀輕輕,確實是外寬內忌,城府深的很。

同理,從中就可以看出來,朱皇帝根本不相信吳三風,剛才說的話。

“回稟陛下”

“末將老邁不堪,昔日在平西王府,參與的比較少”

“還有一點”

“滿清在三秦關中,佈置了西安駐防營,他們纔是核心,根本不相信外人”

“所以,末將知道的,不是很多,怕誤導陛下的思緒”

“當然了”

“末將對漢中,還有西安,還算是有一點瞭解的”

說到最後的時候,吳三風發現朱皇帝的臉色,有點陰沉了。

這個老家夥,立馬改口,說漢中和西安沒問題。

沒錯,第一次見麵,就是相互試探的過程嘛,誰會一股腦的全掏出來呢。

反正,吳三風也老了,五十多歲的武將,兩鬢斑白,不清楚也很正常嘛。

但是,他想不到,眼前的朱皇帝,剛剛還好好的,想不到,一下子就要翻臉的趨勢。

當真是殺伐果斷,夠狠夠果決,不好糊弄啊,哪裡是20歲的年輕人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