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753章 諸事繁瑣(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753章 諸事繁瑣(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mua”

“陛下真好”

“陛下聖明,陛下威武,陛下勇猛無敵”

“臣妾,替兩個叔叔,拜謝陛下的恩典和信任”

儲秀宮,寬敞的龍榻上,美豔的山達黛維,跨坐在壯碩的龍軀上,獻上自己的香吻。

溫存一會,再挺直香肩,低頭叩首,拜謝朱皇帝的恩典,激動的不得了。

大驚喜啊,不枉自己這個大美人,這麼長時間,儘心儘力的服侍左右,婉轉承歡。

一個簡簡單單的推薦,朱皇帝就給了兩個侯爵,兩個伯爵,潑天的恩賜啊。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爵位了,而是一種認同,能真正接受緬甸人入朝,成為大明朝廷的一份子。

“嘿嘿”

“知道朕的好,那就乖乖的”

“老實本分點,替朕生兒育女,為皇室開枝散葉,延綿子嗣”

神勇的朱皇帝,嘗完了香吻,過足了手癮,嘿嘿直笑,還不忘調笑幾聲,要她這個緬甸公主,乖乖的下崽生子吧。

當初,明軍攻占上緬甸,中緬甸,阿瓦城的時候,已經摧毀了所有的王公貴族。

現在,大明的統治手段,還處在血腥屠滅,清理的階段。

緬甸是大明的固有國土,要想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肯定要重構統治體係階層。

唯有一點,朱皇帝和緬甸公主的子嗣,纔是最好的選擇,能滿足雙方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老色胚再苦再累,也要寵幸山達黛維,再心有不甘,也要冊封她的兩個王叔。

“你們倆,再記一下”

“木各伯傣巍,布坎伯孟蒼,立刻從廣州,衢州的前線調回來,回朝述職”

“木各伯,調往緬甸阿瓦城,歸屬武靖侯王國璽調遣,任職軍營副將”

“布坎伯,調往緬甸當督城,歸屬岐山侯王會調遣,任職軍營副將”

“皎勃侯思綿,他營中的兩個族弟,思勇和思猛”

“如今,就在廣州城駐軍,就不用調回來了”

“讓他們兩個,直接歸屬,馬圭伯胡一青將軍,敏巫伯趙印選將軍統領,一起征伐占城國”

“下去吧”

“先找翰林院的劉茞學士,潤色一下”

“再蓋章,送往禮部程尚書,履行冊封手續”

說完後,光著膀子,露出精壯體魄的朱皇帝,大手輕輕一揮,示意兩個司禮監太監,去完善聖旨吧。

古代的聖旨,正常的流程,都是皇帝口述。

身邊的近侍或郎中記下來,再由翰林院學士,執筆潤色,形成正式的聖旨擬文。

最後,再交給皇帝確認蓋章,送往禮部,或丞相內閣,走完聖旨的所有流程。

緬甸的幾個土司頭子,威望不錯,朱皇帝也是一直在關注的,畢竟都是領兵3千的大將。

木各伯傣巍,布坎伯孟蒼,朱皇帝是記得很清楚。

當初,明軍攻下阿瓦城的時候,老辣的德欽紐亞,冒死進言,保住了這兩人的命和家眷。

後來,淮國公馬寶,從阿瓦城領兵南下,攻伐阿拉乾的若開王朝,就是這兩個帶路黨,衝鋒陷陣,勇猛的很。

外寬內忌的朱皇帝,領兵回師中原,肯定不會丟下他們兩個的,擔心留下來搞事。

所以說,現在,即便是冊封伯爵了,朱皇帝也就給一個軍營副將的待遇,已經很不錯了。

再有,就是緬北孟養的思氏,是麗川思氏的嫡係後人。

這也是朱皇帝的關注重點,畢竟名聲太大了,一直是緬北的地頭蛇。

當初,淮國公馬寶,北征緬北孟養孟拱,思綿很有眼色,眼看著形勢不對,立馬就投誠明軍。

隨後的幾個月,這個家夥,一直帶著叔父和兩個堂兄,衝鋒陷陣,悍不畏死,戰功不小。

如今,冊封了侯爵,那就不好意思了,朱皇帝該動手了。

首先,就拿掉思綿的兩個堂弟,思勇和思綿,跟著明軍去征伐占城國吧,徹底肢解思氏的家族軍隊核心。

沒錯,兩世為人的朱皇帝,在他眼裡,一切都是交易。

夠膽夠勇的他,可以給爵位,但下麵的大將,必須忠心勇猛,更不能形成軍閥集團。

“咕嚕、、”

“嗯,不錯,香氣四溢”

“這一批參茶,口感細膩,生津止渴,神清氣爽”

“小李子,費心了,泡茶的功夫,水平見長了啊”

第二天早晨,西暖閣內,朱皇帝晨練結束,神清氣爽。

吃完早餐後,灌了一大口參茶,對著旁邊的李安,讚不絕口。

俗話說得好啊,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

一個23歲的王孫妃(後半夜召入),一個是年方二八的異國公主。

都是美豔的小少婦,國色天香,前凸後翹,豐臀翹乳。

大半個晚上,一個淩晨早上,不帶停歇的儘心服侍,一心一意求龍子。

沒辦法,天色還沒有放亮,朱皇帝就得起來跑步,錘煉體魄了。

女人太多了,根本睡不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啊,鍛煉是保持體能,參茶是固本培元啊。

“皇爺聖明”

“能把陛下侍候舒坦了,是奴才的福分呐”

“這一批老山參,是最新的貢品,司禮監精心挑選的,品相都很不錯”

得到朱皇帝認可的小李子,喜上眉梢,立馬站出來,沉住氣,謙虛的回了幾句。

他出身岷王府的潛邸之臣,可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啊,位列內宮近侍第一。

能把朱皇帝伺候舒服了,得到充足的信任,纔是李安的權力來源啊。

“嗯”

“很不錯”

“不急不躁,不爭不浮,朕把司禮監交給你,是對的”

看著日益沉穩的貼身近侍,已經有點領班的模樣了,朱皇帝很欣慰,又誇讚了幾句。

沒錯,新朝初立,朱皇帝提拔了不少近侍,潘應龍,潘安(小安子),王文錦和張耀。

但是,朱皇帝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岷王府,小李子纔是真正的貼心人呐。

就像這個參茶,可不是開玩笑啊,一不小心呐,就被人弄死了。

“劉學士”

“該你了”

“說一說吧,這幾天,有什麼要事?”

喝完參茶,漱完口水,朱皇帝歇息的差不多了,點了點頭,對著隨侍左右的劉茞,開口問話了。

大朝會過後,朱皇帝的隨侍人員,也全部定下來了。

大明皇室親軍,羽林衛,虎賁衛,金吾衛,龍驤衛,輪流負責外圍的安保安全。

錦衣衛和東廠番子,負責最核心的安全,反間諜,反刺殺等等。

剩下的隨侍官員,包括少府,司禮監,侍從室,翰林院和史官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部門,無疑是侍從室裡麵的文曲室和武曲室。

武曲室,裡麵的李嗣興,白繪,吳國安,靳泰,賀正浩,馬萬春兄弟,馬方鶴等等。

這幫人,都是武將勳臣的嫡係子弟,相當於人質,也是朱皇帝的武將苗子。

文曲室,主要的成員,包括翰林院劉茞,郎中郭天禎,連以謙,鄒璠,楊旭和沐忠顯等等。

這個部門,就更重要了,負責朝廷六部的公文收集,歸類歸檔,彙編成冊,彙報彙總。

甚至是,有的時候,還要提供一些建議,以供朱皇帝採納。

最後根據朱皇帝的意見,形成正式的聖旨,或是奏章批註,發放給相對應的朝廷六部和州府。

總的來說,這就是秘書團隊,小號的內閣班子,隻對朱皇帝單獨負責。

“回稟陛下”

“朝廷的五軍都督,六部衙門,五寺衙門,都有不少的事情”

“第一項,是幾個名人誌士,入朝了”

“衡陽的王夫之大人,已經到了昆明城”

“但是,很快被龔尚書請走了,正式入職戶部右侍郎”

“廣東的陳恭尹和屈大均,也在幾天前,正式入職大理寺卿和光祿寺卿”

“如今的五寺,就唯獨一個鴻臚寺,缺少寺卿,因為龍總兵,正在滇西南帶兵”

“現在,鴻臚寺的負責人,還是右少卿高榮軒,負責接待洽談各國使臣”

沒錯,大朝會結束後,十幾天時間過去了。

大名鼎鼎的王夫之,廣東的忠烈之後,名人陳恭尹,義士屈大均,全部入朝做官了。

開玩笑,這可是正統的皇帝聖旨,戰功赫赫,國勢強盛的大明朝廷啊。

所以說,接到聖旨的他們,沒有一絲的猶豫,直接丟下自己的雜事,快馬加鞭來到昆明城。

特彆是王夫之,這個老家夥,以前是嫌棄大西軍,獨霸大明朝堂,把明朝皇帝當做傀儡。

現在不一樣了,隻要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了朱皇帝,是軍政一把抓,國力強盛啊。

“咳咳”

停了一下,翰林學士劉茞,發現上麵的朱皇帝,沒有半點的回應波動,於是拿起小本子,繼續念道:

“第二項,關於六部諸司”

“六部二十四司,五寺三法司,空缺的中層官員”

“最近一段時間,已經經過了數次庭推,拿出來了一份官員名單”

“當然了,吏部的張尚書,胡右侍郎,也審核過這些名單,簽字蓋章確認好了”

“兩位部堂大人的意思,陛下能不能儘快批複,安定朝臣之心”

上次大朝會的時候,在場的重臣,都提出了官員空缺問題。

這不,經過一段時間的庭推,吏部的反複商討,終於拿出了一份名單。

但是,被經常敲打的他們,可不敢擅專,還是老老實實的,把名單提交給侍從室,以供朱皇帝聖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