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880章 漢化教化問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880章 漢化教化問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五華山,朱皇帝的乾清宮,西暖閣內,寂靜如斯。

就在剛才,文武群臣,一番激烈爭吵,瞬間被朱皇帝的兩聲咳嗽,給壓製住了,鴉雀無聲啊。

“咚咚咚”

“吾皇萬歲”

“陛下贖罪”

“老臣該死,老臣有失體麵”

“陛下贖罪”

“末將該死,末將衝撞了”

“老臣該死,老臣失態了”

大殿中央,沒的話說了,被老謀深算的朱皇帝,逮了個正著。

一個個重臣大將,反應過來後,全部閉嘴,磕頭如搗蒜,大聲喊著萬歲,贖罪啥的。

但是,這幫人都是老狐狸,隻說該死失態了,並沒有一個是認錯的。

就是這樣的,文武群臣兩派,都認為自己沒錯,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為了大明王朝的利益。

武夫們要打仗,要戰功,東南亞小國,一大群廢物,正是砍頭拿戰功的大好時機啊。

文臣們,則是認為,大明的頭號敵人,是滿清韃子,東南亞小國,都是邊患,得徐徐圖之。

更何況,武夫當國,武夫當政,更是文臣的天敵啊,吃儘了那個苦頭。

“嗬嗬”

“好了”

“都滾回去吧,站好”

龍座上的朱皇帝,倒是沒有追究的意思,嗬嗬一笑,隨意擺了擺手,以示他們起來站好。

是的,這本來就不是大事情,立場不一樣而已。

更何況,這種文武對立,本就是朱皇帝一手造成的,平衡朝局的工具。

再有一點,這才哪到哪啊,坐了這個皇帝寶座,將來這種事情,以後隻會越來越多。

這要是看不慣,要大發雷霆的話,估計會寢食難安,短壽十幾年。

“占城國王室”

“昆明府,人多眼雜,影響確實不好”

“暫時彆回這裡了,遷到四川去吧,那裡比較安逸”

“給他們蓋一座藩王府,大一點,普通一點的就行了,將就著住”

“他們的族人,再配一些耕地,得學會豐衣足食,但不能四處流動”

“違者,斬立決,絕不姑息”

“對了,那些公主貴女嫡女,先留著,都登記造冊,說不定啊,將來有大用”

“至於東南亞”

“暫時就這樣吧,待將來,時機成熟再說”

剛才的一番爭論吵架,就這麼悄無聲息,被豪橫霸氣的朱皇帝,三言兩語的,給打發掉了。

沒錯,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事,他們都是派係爭鬥,為了爭吵而爭吵。

像這個占城國王室,全部乾掉,確實是有點不妥,容易落人口實,以訛傳訛,徒增大明的煩惱。

反正,也就是這麼點人,隨便找個地方,就能安置的,花不了幾個錢財。

至於那些族人,王公貴族,在朱皇帝眼裡,也都是普通人了,全部自給自足吧。

當然了,那些適婚的公主世家女,肯定要留著,這可是聯姻,賞賜的好工具啊。

“程尚書”

“你可有要事?”

看下麵的群臣,沒人反對了,朱皇帝也就不管了,把目光看向程炮筒,開口問話了。

沒錯的,剛才討論了那麼多,就禮部沒說話了。

朱皇帝也知道,程源肯定有話說的,隻是被老武夫龍世榮插嘴了,搞出了內朝大辯論爭吵。

“咳咳”

剛剛點起戰火的程炮筒,也沒有一絲的內疚愧疚,聽到點名後,輕咳兩聲,緩緩的站出來。

沒錯的,剛才的罵戰,就是他第一個站出來,狂噴那個老武夫龍世榮。

太不懂事了,亂提議,瞎胡鬨,推波助瀾,差點陷大明於不義之地,成為列國的仇恨物件。

“回稟陛下”

“老臣有個要事,想請示一下”

“緬甸國,阿拉乾,舊港府,還有現在的占城府”

“如今,都是大明的疆土,國土,全部納入大明的統治”

“現在,將來,都會麵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

“那就漢化,教化百姓,同化異族,讓他們成為真正的華夏漢人”

“唯有做到了這一點,這些新國土,才能做到真正的長治久安,固有國土,傳承萬年”

沒錯,今天來皇宮找朱皇帝,禮部的提議,就是漢化教化問題。

可惜,中間的議題太多,又插入幾個亂七八糟的罵戰,才拖到現在,禮部纔有機會開口。

是的,禮儀教化問題,就是禮部的職責,本職工作啊。

中華五千年,經曆了無數的朝代,曆史悠遠啊。

從一個小小的地盤,發展到現在的大江兩岸,疆土幾萬裡,丁口幾萬萬。

期間,從一個小小的漢族,壯大到現在,不知同化了多少外族異族,纔有今天的成就啊。

所以說,禮部的大佬,早就在考慮這個問題了,如何把東南亞自己的地盤,變成真正的漢族本國。

“哦”

“不錯,很好”

“程尚書,不愧是經世大儒,老成謀國啊”

驟然聽到這種新議題,向來穩重的朱皇帝,立馬端正了態度。

饒有興趣的看著程源,重重的點了點頭,猛誇了幾句,這個老家夥,確實有點東西啊。

“你要是不提醒,朕都快忘記了”

“這確實是好議題,長治久安,造福蒼生,福澤後代啊”

“怎麼樣,禮部可有什麼好點子”

“來來來,都說一說,讓朕聽一聽,開開眼界”

沒錯的,來自後世的朱皇帝,當然知道,同化漢化的好處,真正的長治久安之策啊。

是的,中華五千年,每隔兩三百年,甚至是更短,就會爆發大規模的戰亂,內戰一大堆,軍閥割據狀態。

但是,無論是那個最強勢的軍閥,都有一個共同點,一個個死腦筋一樣。

他們最大的責任,畢生的誌願,就是統一中原,統一全華夏,光複所有的疆土。

沒錯,無論是那個皇帝,如果沒有統一華夏的野心,肯定就一個結局,都會被臣子下屬拋棄。

這就是現實,刻在所有華夏人的骨子裡,隻要是分裂狀態,就必須統一華夏。

國家貧窮,勢弱的時候,他們可以省衣節食,籌備糧草,一旦強大了,肯定是走上統一之路。

所以說,現在的大明王朝,拿下了新地盤,擴土開疆幾千裡。

那朝廷的大儒們,首要的任務,那就是漢化教化,徹底消化那些新疆土。

而且,這種型別的工作,曆史上,有太多的經驗了,豐富的很。

“呃”

站在中央的程源,被朱皇帝的興致,搞的有點不知所措了,呃了半天,有點無語啊。

沒錯的,剛剛的意思,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就是請示一下,再看看大家的意見嘛。

禮部,哪裡有那麼牛逼,一下子就能拿出解決辦法啊。

“陛下啊”

“你也太瞧得起老臣了”

“同化,教化異族問題,那是老大難問題”

“是曆朝曆代的大難題,長久之計,百年之計,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是的,同化教化問題,不是小問題,需要從長計議啊。

曆朝曆代,都會麵臨著異族問題,都是經過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幾百年的共同努力。

眼前的朱皇帝,有點急功近利,太急躁了,看問題,太小兒科了。

“呼、、”

心中暗忖了一會,程炮筒深吸一口氣,臉色一正,表情嚴肅的說道:

“自古以來”

“所有的同化,教化異族”

“主要就是五個方麵”

“文化同化,軍事戰爭打擊,強製移民同化,聯姻和親,分化拉攏打壓”

是的,身為禮部尚書的他,既然都提出問題了,肯定有一些東西的。

反正,古典古籍裡麵,很多記載的,中華五千年,有無數的現成例子,都是活生生的典型。

他們禮部的人,隻要稍微想一想,去翻一翻古籍,眾人再合計一下,就能總結出來辦法。

無非是軍事,文化,移民,聯姻,分化,手段都是差不多,沒什麼新玩意。

“其一,文化同化問題”

“東南亞,中南半島,幾千年以來,基本上都是中原的藩屬小國”

“他們的傳統文化思想,深受中原天朝上國的影響,接受認同度,算是比較高的”

“天朝上國,儒家思想,佛家經典,禮義仁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等等”

“所以說,這一點,本朝有一定的基礎”

“如今,再努力一下,多派出一些官吏士子,進入新疆土,傳播一二,效果會更好更快”

“就像那個舊港府,本就是大明的地盤,漢人和漢族後裔,數量非常多”

“同化教化,問題都不大,統治比較的順利,很快就能長治久安,成為大明的真正疆土”

沒錯的,華夏中華,五千年曆史,曆史悠遠啊。

自古以來,無論是那個朝代,放在東南亞,中南半島,日韓半島,華夏中原就是天朝上國。

彆說是這些地方,即便是在藍星,五千年曆史,大部分的時間裡,中華都是扛把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沒錯,有些時候,中華戰亂分裂狀態,那也是龐然大物,沉睡中的雄獅巨龍。

但是,隻要一覺醒來,很快就會統一,強勢崛起,再次進入扛把子地位,藍星霸主。

所以說,那些東南亞,中南半島小國,幾千年來,都是在天朝鼻息下生存,文化入侵太嚴重了。

就像那個安南國,即便是到了21世紀,還自稱是小中華呢,恬不知恥的玩意。

就像那個舊港府,本就是大明的地盤,裡麵有大量的漢人和漢族後裔,大明要統治下去,很簡單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