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939章 老匹夫吳三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39章 老匹夫吳三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五華山,乾清宮,西暖閣。

朱皇帝的禦前會議,暫時休會,偌大的宮殿內,隻剩下六個人,是真正的寂靜如鳥。

“啊、、”

驟然聽到朱皇帝的問話,老武夫吳三風,內心底,是真正的嚇了一跳啊。

沒錯的,關中吳氏,跟那個祖永烈,隔得老遠了,一個在京城,一個在關中,幾千裡的距離啊。

更何況,滿清入主中原,遼東吳氏,是先回了關外寧遠城,駐守在那裡。

沒幾年,關中大亂,順治下旨調兵,吳氏就直接去了關中,平定明賊餘孽。

平定兵亂以後,平西王府駐守漢中,老賊吳三桂,一心一意的,攻伐四川,打了十幾年啊。

所以說,遼東吳氏和祖氏,已經很多年沒見麵了,頂多也就是偶爾的,書信來往。

“回稟陛下”

“這個祖永烈,末將清楚,也很熟悉”

驚詫過後,很快冷靜下來的老武夫,先肯定的回了一句,表示他知道這個祖永烈。

沒錯的,說到這裡的時候,吳三風就心裡有數了,至少不是壞事。

遼東吳氏,在大明中華王朝,最大的價值,不就是跟滿清的關聯嘛。

是的,亂世裡麵,腳踏兩隻船,兩麵投注。

家族對半分,各投一家,那是常有的事情,之間還能聯係,賺取天下最大的利益。

“這個祖永烈”

“今年,大概36歲左右吧”

“他的老子,叫祖可法,是家舅祖大壽的義子”

“所以說,這個祖永烈,算是家舅的義孫子,末將也是他的叔父輩”

“那時候的遼東,跟現在也是差不多,常年廝殺,無儘無頭”

“於是,軍中的大將,盛行收義子,就是為了留下香火情,不至於沒了後代,沒人燒埋”

“同時,也是一種籠絡手段,方便更好的掌控軍隊”

“家舅在那個時候,就收了一大堆義子”

“其中,名氣最大的兩個人,就是祖澤潤,祖可法”

這個老家夥,侃侃而談,先給朱皇帝普及一下常識,希望儘可能的,表現一下。

是的,元末明末清初,唐末軍閥大亂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有一堆軍閥,武夫軍頭,過了今天,沒得明日,就習慣性的收養義子。

同時,也是為了籠絡心腹,把一些能打的,看上去不錯的苗子,用養子的名義,攥在手心,以供驅使。

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劉文秀,就是大名鼎鼎,八大王張獻忠的義子。

李文忠,沐英,何文輝,徐司馬,朱文遜,朱文剛,平安,朱文正等等,就是明太祖朱和尚的義子。

李存孝,李嗣源,李存信,李存進,李嗣昭,李嗣本等等,就是唐末獨眼龍李克用的義子,大名鼎鼎的十三太保。

“祖可法”

“他的年紀,比老夫還大”

“韃子入關以後,他跟著韃子,四處征伐,做過副都統,總兵,右都督,左都督”

“可惜,沒幾年時間,駐守湖廣的時候,因水土不服,病重回朝了”

“四年以前,更是一病不起,撒手而去”

“祖永烈”

“這個家夥,在關外的時候,就比較能打,十幾歲就跟著祖可法,衝鋒陷陣,玩命殺韃子”

“入關以後,也是一樣,跟著他老子,征戰大江南北”

“祖可法回朝,病故之後,他應該是,繼承了正黃旗漢軍的副都統,爵位是三等子”

“據末將所知,家舅去世之後,祖家十幾個子侄,都在京城,正黃旗漢軍任職”

“不過,大部分人,都是一些軍中閒職,並未得到韃子重用,家丁也所剩無幾”

“還有一點,家舅的一些義子,年紀都比較大,跟末將差不多,很多人,可能都不在了”

“但是,陛下若有差遣”

“末將必當竭儘全力,聯絡京城的祖氏一脈,死心塌地,效命陛下,效死朝廷”

“咚咚咚、、、”

嗶哩吧啦的說完一大堆,吳三風這個老匹夫,直接繼續磕頭,口中喊著一大堆效忠的話。

這個老狐狸,賊精的很,這時候已經明白了,朱皇帝找他的意思,肯定是聯絡遼東祖氏。

於是,先說一堆關於祖家的情況,這是告訴朱皇帝,祖氏有很多人,勢力還不錯。

同時,又提醒朱皇帝,祖氏被韃子忌憚,沒有得到滿清的重用,可以試一試的。

同樣,也是告訴朱皇帝,祖氏在韃子京城,得不到重用,太遠了,聯絡不方便。

即便是聯絡上了,用處也不會太大的,畢竟不是以前的祖氏,家丁沒多少,養不起啊。

沒錯的,這些軍閥家族,說話說一半,兩邊投注,不見兔子不撒鷹,不敢輕易加註,投上所有的家底。

“嗬嗬”

龍座上的朱皇帝,兩世為人,聽出了吳三風的小九九,目光平淡如水,嗬嗬一笑。

沒錯的,既然留下這個老匹夫,朱皇帝是肯定有想法,也有辦法讓他就範聽話。

“朕實話實說吧”

“這個祖永烈,升官了,做了正黃旗漢軍的都統”

“同時,他也不在韃子京城”

“而是,在大江南,蘇州的滿城”

“是蘇州駐防營的主將,手底下有5千兵馬”

“再加上將士的家屬,工匠,家奴,雜役,總計有3萬多人”

“嘿嘿、、、”

說完後,霸道霸氣的朱皇帝,目光開始變的冷冽了,嘿嘿直笑,死死盯著這個老匹夫,看他如何接招。

沒錯的,入關以前,入關以後,去年,今年,天下的形勢,都是變化萬端,波譎雲詭啊。

入關之前,祖氏實力非常不錯的,入關以後,滿清國力強勢,嫡係精銳,忌憚祖氏,也不想重用祖氏。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滿清喪失了十幾萬精銳,嫡係八旗,又是青黃不接,中看不中用。

迫不得已,滿清韃子,從去年敗仗過後,就開始擴兵增兵了。

首選的物件,就是那些棄用的遼東軍閥,關外的漢人奴才,最早投靠滿清的那一批。

明末遼東軍閥,勢力最大的就是吳三桂,遼東祖氏,其他的都不大行了。

這個祖氏,看上去沒落了,但底蘊十足啊。

巨頭軍閥祖大壽,弟弟兩個,親兒子七個,義子一大堆,舊部舊將那就更多了。

“啊、、”

“咚咚咚、、”

老匹夫吳三風,驚呼驚詫,目瞪口呆,呆若木雞。

半響後,才反應過來,磕頭如搗蒜,瞪著牛眼子,藏著眼眸裡的狡詐,口中高呼:

“陛下洪福齊天”

“祖永烈,這小子,竟然到了江南?”

“對的,當年,他就跟著祖可法,駐守在湖廣,熟悉大南方”

“陛下”

“這可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

“末將回去之後,今晚就寫信,聯絡這個祖永烈”

“末將可以保證,這個祖永烈,肯定是心懷故國,心中還有大明朝廷”

確實是好事啊,祖永烈下江南了,證明祖家又興旺了唄。

難怪啊,朱皇帝要留下他,這是江南人入朝了,朝廷知道江南的情況,想搞聯絡策反啊。

這個肯定是沒問題,聯絡而已嘛,畢竟吳氏分家了,又不是斷了血脈。

當然了,能不能說服祖永烈,老狐狸根本不給保證,也不想給保證,喊口號而已。

開玩笑,現在明清雙方,處在戰略僵持階段,滿清還占儘優勢的。

否則的話,當初吳氏就不會南下了,直接在漢中,高舉義旗,叛清投明多劃算啊。

“嗬嗬”

看著勤快磕頭的老匹夫,朱皇帝搖了搖頭,內心毫無波瀾,嗬嗬一笑。

心中暗忖,這個老匹夫,馬上回去寫信,忽悠鬼的玩意,這是在打馬虎眼啊。

“吳老將軍”

“朕就跟你明說了吧”

“今晚,盧尚書,冒侍郎入朝了”

“後續,還有一個顧炎武,很快也會入朝”

“其中的意味,你應該能想的出來”

“朕雖年輕,弱冠之年,但更喜歡謀定而後動,從不打無準備的仗”

是的,今晚的禦前會議,應該會慢慢的擴散出去。

到時候,江南人入朝的大事件,很快就會傳出去,甚至是傳到滿清的耳朵裡。

不出意外的話,很多老辣有遠見的人,都會猜出來,大明王朝,可能要東征北伐了。

但是,具體的戰略,怎麼出兵,出兵多少,什麼時候出兵,這些永遠都是機密。

畢竟,朱皇帝自己,兵部的幾個謀士,自己都沒有定論,在等待時機而已。

同樣,朱皇帝也相信,滿清應該也能猜到,大明可能要東征了,否則調集重兵南下,又不是閒得慌。

“今晚”

“朕把你留下來”

“就是打算給你們遼東吳氏,祖氏,一個機會啊”

“將來,大明的軍隊,一旦出現在大江南,那就沒得選了”

“那些個軍頭軍閥,舉棋不定,首鼠兩端,風吹兩邊倒,是沒有好下場的”

“你呢,還有那個吳應麒,甚至是朕的吳愛妃”

“時間一長,也不是什麼機密大事,畢竟,昆明就有滿清的血滴子”

“何去何從,吳老將軍,切莫自誤啊”

說著說著,霸道專橫的朱皇帝,又開始撫摸自己的大砍刀了。

沒錯的,下麵的吳三風,是個老武夫出身,那朱皇帝就用武夫的方式,跟他聊天談事情。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