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956章 籌建戰車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56章 籌建戰車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昆明城南,工部工匠營,某處工匠作坊裡。

“嘭嘭嘭、、”

聽完金光的講解,身材雄壯魁梧的朱皇帝,再次伸出大鐵手,用力錘了幾下重型偏廂戰車,砰砰直響。

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重重的點了點頭,眼中儘是滿意得意之色。

“哎”

“隻是,可惜了”

“戚將軍,一代猛人,一代豪傑,最後是晚景淒涼”

“戚家軍,浙軍,薊州兵變,渾河血戰,百戰精兵,煙消雲散”

“神宗皇帝,萬曆皇帝,大明第一首輔,張太嶽、、”

“嗬嗬”

“可惜,可悲,可歎啊、、”

兩世為人的朱皇帝,就這麼一邊摸著偏廂戰車,一邊也在懷念,曾經的戚家軍,戚繼光。

是的,戚繼光,還有他的戚家軍,無疑是大明中後期的一個奇跡,戰功赫赫,流芳百世。

但是,再怎麼勇猛的軍隊,百戰百勝,也拯救不了,腐朽墮落,日暮西山的大明王朝。

沒錯的,戚家軍的出現,並不是戚繼光一個武將的功勞,他沒那個本事和能耐。

因為,那個時間段,出現了一個張居正,權勢滔天的大明首輔。

萬曆新政,清丈土地,施行一條鞭法,倉庫盈滿,實施考成法,革新吏治,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等。

所以說,那時候的大明王朝,有錢有糧,也有行政辦事效率,自然就養得起戚家軍。

再後來,逐漸就不行了。

張居正下台,萬曆五大征,把張居正十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全部揮霍一空,流乾了最後一滴精血。

同時,戰功赫赫,足糧足餉,高額賞賜的戚家軍,早也被軍中同行,痛恨的要死,變成了眾矢之的。

要知道,大明軍隊,那時候,也都是百萬以上的規模。

戚家軍,再怎麼能打,才幾個兵丁啊,拿那麼高的糧餉,自然就成了軍隊的眼中釘。

於是乎,張居正下台之後,朝廷內外,軍隊裡麵,很自然的,就群起而攻之,預設一起做了戚家軍。

道理很簡單,一直以來,戚家軍,浙軍,拿著高昂的糧餉和賞賜,隻要拖欠不給,自然就會鬨事。

隻要出現了鬨事,那就好辦了,幾千人,或是上萬人的規模,隨便搞搞就死完了。

當然了,朱皇帝也就吐槽一下,萬曆神宗皇帝,閣老張居正。

即便是皇帝,嗜錢如命的萬曆,大明第一首輔,他們也是人,扛不住整個文武百官。

最後的結果,就是導致戚繼光,還有他的戚家軍,淪為朝廷政治爭鬥的犧牲品。

“啪啪啪、、”

半晌後,追憶的差不多了,朱皇帝再拍了拍,厚重的偏廂戰車。

轉過身,看著幾個低頭不語,低頭裝死的文臣,重重的點了點頭,金口一開說道:

“就聽你們的”

“就這個玩意了”

“重型偏廂戰車,大明的土坦克”

“給朕造起來,朕要300輛”

“不,要500輛,至少裝備四個營”

“朕就要用這玩意,搬到大江南去”

“讓將士們開開眼界,開開葷,飽餐痛飲韃子血”

是的,如今的大明王朝,不再是瀕臨滅亡的末日王朝了。

軍力爆表,國力強勢,足糧足餉,有資格,也有那個實力,去營造戰車,重現大明軍隊的輝煌曆史。

戚繼光,戚家軍,靠的就是足糧足餉,朱皇帝也能做到,也有30萬以上的精兵悍將。

重型偏廂戰車,以後就是大明的土坦克了,效仿戚家軍的先輩,驅除韃虜,趕儘殺絕。

“陛下天威”

“吾皇萬歲”

“陛下英明睿智”

“臣等領命”

“老臣謹遵諭旨”

兵部左侍郎金光,工部新尚書盧若騰,左侍郎王文簡,戶部黃殿卿等等。

一個個挺直腰桿,表情嚴肅,躬身行禮,口中高呼,萬歲聖明睿智,馬屁一大堆。

是啊,這個朱皇帝,英明果決,殺伐果斷,野心勃勃,豪情萬丈,雄心壯誌啊。

金口一開,就要500輛,他媽的,怎麼不去搶啊,這是不把錢糧當米飯啊。

至於戚繼光,戚家軍,浙軍的問題,他們幾個老杆子,年輕臣子,也隻能低頭,裝死裝啞巴。

沒錯的,大名鼎鼎的戚繼光,晚年的時候,淒慘無比,可謂是鬱鬱而終啊。

後台倒了,皇帝封殺,又遭奸臣陷害,沒了兵權,兒子死了,老婆還卷錢跟人跑了。

最後,沒錢沒勢,妻離子散的戚繼光,連買藥的錢都沒了,含恨而終。

同樣,他的軍隊,曾經戰功赫赫,響徹宇內的戚家軍,浙軍,最後也沒有留下種子,戰死的,冤死的,一大堆。

所以說,朱皇帝可以吐槽以前的大明皇帝,他們這些臣子,確實不能說話,隻能低頭裝死。

“在外麵”

“無需多禮”

站在戰車旁邊的朱皇帝,還在時不時的察看戰車細節,擺了擺手,以示他們不用多禮。

半晌後,手頭上一頓,回過頭看著王文簡,開口詢問道:

“對了”

“王侍郎”

“這種戰車,你們預估的,造價如何?”

是的,口號喊出去了,搞了半天,竟然不知道,造這個戰車,到底要多少銀子。

沒錯的,如今的大明王朝,錢財手頭上,是比較寬鬆的。

戶部的倉庫,至少還有1200萬兩,朱皇帝的少府內帑,也有上千萬的存銀,幾百萬的米糧。

同時,還有大幾十萬的黃金,珠寶玉器更是不少,堆滿了倉庫。

但是,這些存銀,很多都是不可持續的,滅國緬甸,阿拉乾,占城國,打劫了不少。

還有朱由榔留下的存銀,四川挖出來的不少寶藏,這些都是一杆子買賣啊。

“哦、、”

被朱皇帝點名的王文簡,微微愕然,看了看旁邊的盧若騰尚書。

沒錯的,現在的工部尚書,是來自江南的盧老頭啊,這纔是正宗的一把手。

躊躇了一下,慢慢的站出來,沉思了一會,才嚴謹的回道:

“回稟陛下”

“這兩輛戰車,就是工部打造出來的”

“原材料,包括榆木,槐木,鐵釘,鋼板(板甲),皮革,這些都是價格不菲”

“工藝方麵,整個偏廂車,都要進行防箭,防火處理,還有戰車車輪,火炮鳥銃支架等等”

“老臣,覈算了一下,整車下來,大概要80兩左右”

“但是,這隻是樣品,營造的成本,隻能作為參考”

“剛剛,金侍郎就說了,每個營,要裝備128輛戰車”

“四個營的話,那就是512輛”

“同時,也要考慮到戰場上的消耗,沿途的損耗,配件的老舊更換”

“如果是四個營,起碼也要營造800輛左右,餘下的300多輛,那都是備用的”

“如此,大批量的營造下來,整車的成本,應該在70兩左右”

“全部算下來的話,耗費的銀子,應該在五六萬兩,不會超過6萬兩”

“當然了”

“這僅僅是戰車的價格,還沒有考慮,工匠們的用工成本,配置大量的火炮和弓弩,大稍硬弓”

劈裡啪啦的,說了一大堆,工部老杆子王文簡,對工部兵械的造價,那也是手到擒來。

沒錯的,他老子就是工部尚書,王文簡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工部,資曆杠杠的。

旁邊的盧若騰,白發蒼蒼,老邁不堪,又是進士出身,崇禎朝的老杆子。

說實在的,要不是看在朱皇帝的麵子上,王文簡肯定是不服氣的,憑啥啊。

要知道,王文簡出身工匠,資曆深厚,專業技能更是老杆子,就等著接班朱企鋘呢。

就像這輛戰車,無論是工藝,還是造價成本,王文簡都不用翻本子,就能脫口而出。

整車下來80兩,大批量營造,那就是70兩,因為原材料的成本不一樣啊,量大價低,工匠也更熟練。

“嗯”

“王侍郎有心了”

“乾的好,辛苦了”

“你的功勞,居功至偉,朕都記在心上”

“好好乾,朕很年輕,你也年紀不大,君臣時間長的很”

精明老辣的朱皇帝,對於王文簡的回答,非常的中肯和滿意,點了點頭,誇讚了幾句。

沒錯的,大明的工部,工匠營,能有今天的成就,王文簡不容易啊。

打造出那麼多的兵械,裝備30多萬大軍,確實是居功至偉,沒有一丁點的水分。

朱皇帝很清楚,他的老叔公朱企鋘,其實是一個兵部管理者。

去年一年,朱皇帝都在外麵,禦駕親征,南征北戰幾萬裡。

而他的大後方,昆明首府,劉皇後,幾個尚書,堂叔和老叔公,也是功勞不小的。

尤其是老叔公,身份超然,一直是朱皇帝的定海神針,負責所有的事情,職權相當於沒有兵權的右丞相。

所以說,整個工部,功勞最大的一個人,反而是眼前的王文簡。

“咚咚咚”

得到了朱皇帝肯定和讚賞,老工匠王文簡,忍不了啊。

直接雙膝一軟,磕頭如搗蒜,雙目含淚,口中高呼著:

“皇恩浩蕩”

“陛下恩典,恩寵”

“老臣和家父,感恩戴德,永生不忘”

“老臣父子,無以為報,願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效死效忠”

沒錯的,朱皇帝的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君臣相伴,還有很長的路啊,不要因為沒有給他工部尚書,就一肚子火氣啊。

更何況,他老子王應龍,已經是安鎮侯了,工匠出身的,又是文臣係列的侯爺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