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967章 群策群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67章 群策群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昆明,萬壽宮,乾清宮,西暖閣。

“嗯”

龍座上的朱皇帝,麵對一堆文臣的勸諫,僅僅嗯了一聲,繼續淡定的癱坐著。

沒錯的,現實就是如此,每個朝廷,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做任何的大事,遇到任何的困難,總有人站出來反對,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朱皇帝也不可能改變。

可以想象的出來,當初膽小懦弱,無能又怕死,毫無主見的朱由榔,坐在這個位置的情景。

同樣,也可以理解,那個皇嫂王氏,為何總是出現在朱由榔身邊,給他出謀劃策做決斷。

“戶部”

“兵部”

“五軍都督府”

“都說一說吧”

沉思腹誹了一會,朱皇帝又把目光,看向其他的朝臣,沒有說話,也沒有發表意見的朝臣。

沒錯的,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龍座上的朱皇帝,無論是有沒有想法。

最好的辦法,就是聽聽所有人的意見,再做最後的決定。

一意孤行,專橫霸道,英武果決,那都不是長久之計啊。

“呼、、”

被點到名字的老龔彝,歇了一會,深吸一口氣,又得站出來了。

“啟奏陛下”

“老臣說了那麼多,就是想搞好四川”

“畢竟,這個川蜀,號稱天府之國,雨水豐潤,產糧高”

“現成的耕地,組織丁壯民夫,稍稍複墾一下,就有一千多萬畝”

“要知道,現在的雲南省”

“即便是搞定了土司,統計上來的耕地,也就是六百多萬畝,七百萬都不到”

“再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四川一旦進入戰爭,錢糧消耗肯定少不了”

“如果,一直靠大後方,雲南這邊調撥,損耗太大,得不償失”

“更何況,朝廷的糧餉,也有了去處,也需要準備彆的戰事,不能耗在川蜀一個地方”

沒錯的,老鐵頭娃龔彝,態度鮮明堅決,就是支援搞四川,且要搞好四川。

之前,說了那麼多,口水都說乾了,不就是告訴朱皇帝,錢糧的重要性,經營四川的好處嘛。

如今收複了四川,基礎條件那麼好,隨便搞搞,就能搞到上千萬的良田,何樂而不為啊。

要知道,朱皇帝搞川滇黔土司,耗費了那麼多軍隊錢糧。

這個雲南省,也就是從400多萬的良田,增加到600多萬,難度係數太大了啊。

還有一點,朝廷要東征了。

不可能,把僅有的一些糧餉,一直消耗在四川,養活四川的軍隊,得不償失。

“回稟陛下”

“微臣,讚同龔尚書的觀點”

“四川太遠了,道路崎嶇,糧餉消耗過大,得不償失”

緊隨其後,年輕的王夫之,也站了出來,大聲支援龔彝的觀點。

沒錯的,他今年也就是41歲,算是年輕有為的重臣了。

身為戶部右侍郎的王夫之,即便是湖廣人,也得支援龔彝,勸諫朱皇帝搞好四川。

是的,他也做了幾個月戶部侍郎,看過資料資料。

當然知道,四川打仗,糧餉的消耗情況,損耗太大了啊。

“咳咳”

戶部的兩個大佬說完了,也就輪到兵部發話。

尚書鄒簡臣,眉頭緊鎖,輕咳兩聲,醞釀了一會,臉色一正,才嚴肅的說道:

“啟稟陛下”

“老臣的觀點,有點捉摸不定”

“良淵王,張尚書,黔國公,龔尚書,他們說的都有道理”

“老臣,就說一說,其他不一樣的看法”

說到這裡,這個老辣的家夥,還特意停頓了一下,想看一看朱皇帝的反應。

沒錯的,他的看法,有一點點的不一樣,模棱兩可啊。

“哦???”

聽到這裡的朱皇帝,頓時來了興致,哦的一聲,滿臉的疑問號,等候鄒簡臣的解釋。

看來啊,這個足智多謀的鄒簡臣,也開始犯難了,不知道該如何站位了。

“回稟陛下”

“老臣有幾個疑惑”

終於得到朱皇帝回應了,鄒簡臣才穩定心神,繼續開口說道:

“其一”

“是四川的清狗子,撤兵回漢中的問題”

“是的,四川的清軍,就是被咱們拖垮的,拖著他們消耗不下去了,逼迫清狗子退兵的”

“但是,清狗子的撤兵,速度太快,太果決了”

“依據老臣的估計,憑借滿清的國力,再拖個一兩年,完全是沒問題的”

“所以說,老臣完全有理由,相信清狗的撤兵,也帶著一絲絲的陰謀”

“就像良淵王說的那樣,等咱們經營好了四川,清狗子再發兵南下”

“如此下來,既能攪亂本朝在四川的部署,也能以戰養戰,就地征糧,裹挾丁壯”

“到時候,說不定,本朝在四川的佈局,肯定毀於一旦,更是解決了滿清的後勤問題”

“因此,老臣認為,清狗的撤兵,更像是一種,戰略收縮,以待天時”

“其二”

“是四川的糧餉問題,軍隊的後勤問題”

“這些問題,諸位大人,剛才都說過了,確實是難點,消耗太大了”

“但是,倘若,本朝經營好了四川,對咱們的川北軍隊,也是一大益處”

“不需要太多,隻要能保證,兩萬,三萬軍隊的補給問題,做到自給自足”

“那到時候,漢中的清狗子,要是想南下,突破川北的防守,也絕非易事”

“當然了”

“這個人口丁口問題,到處都缺人,確實是難於遷徙移民,代價太大了”

“其三”

“還是錢糧問題,剛才,諸位大人,都說過了”

“朝廷的糧餉有限,還有彆的地方,需要耗費更多的錢糧”

說完後,這個老辣老成的謀士,兵部尚書,再鄭重的深鞠躬,滿臉的嚴肅態度。

沒錯的,經營有經營的好處,但是,經營下來,風險也是不小的。

畢竟,滿清韃子,國力就放在那邊,有足夠的地盤和丁口,還有幾十上百萬的軍隊。

誰都不敢保證,大明經營好四川以後,滿清韃子,就不會衝下來,繼續以戰養戰。

當然了,經營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四川有人了,又有足夠的耕地,那到時候打仗了,四川的糧餉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最後,謹慎的鄒簡臣,跟戶部的官員一樣,小心的提醒朱皇帝。

朝廷要東征了,錢糧的問題,得小心謹慎處置,不能影響了,大明的戰略問題啊。

“嗯”

聽完鄒簡臣的分析後,龍座上的朱皇帝,深以為然,重重的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這個鄒簡臣,還是一如既往的穩重,把戰略上,可能出現的問題,想的很透徹。

至少,他把滿清撤兵漢中這個事情,看的非常明白,可能就是一個套子,以後再殺回來。

沒錯的,滿清韃子,退守漢中的戰略,就是這麼的,被老辣老成的鄒簡臣,歪打誤著的,猜到了。

“哎”

沉思了一下,朱皇帝又深歎一口氣,目光冷冽,眼眸深邃,喃喃之語:

“戰略收縮”

“就地征糧”

“以戰養戰”

“格老子的,不就是燒殺搶掠嘛”

“搶錢搶糧搶娘們,一幫韃子畜生、、”

“他媽的,還真有可能啊、、”

“看來,這個滿清韃子,也是能人不少”

“壯士斷腕,以退為進,陰險狡詐的很、、”

自言自語的朱皇帝,越說越謹慎,最後都坐直了龍體,表情已經非常的嚴肅了。

沒錯的,自己還是太自信了啊,太專橫武斷了,忘記了滿清的發家史。

那就是一群畜生,毫無人性的孽畜,為了打贏戰爭,什麼手段都敢用,人命就是行走中的綿羊。

這他媽的,大明王朝,要是費儘人力物力財力,經營好了四川。

這幫清狗子,要是再次南下,發大軍南下,可能糧餉都不用帶了。

就直接衝殺下來,攻城掠地,燒殺搶掠,啥都有了啊,還擔心個屁後勤問題啊。

“文總督”

“是個好臣子”

說著說著,朱皇帝又抄起龍桌上,另一份私人奏章,一邊看著,一邊喃喃自語中。

沒錯的,這是一份私人的奏章,來自川楚總督文安之。

裡麵的內容,私人性質比較多,一些個人的諫言,關於天下局勢問題的分析。

“哎”

“這個老總督”

“忠心耿耿,忠貞不渝”

“可惜啊,就是太老了”

“身體已經不大行了,得調回來,不能再奔波操勞了”

“嗬嗬”

“也是一樣的諫言,穩住彆浪,不可操之過急”

“朕也不想啊”

“福建大戰,是最後的好時機,韃子的水師,肯定要完蛋的”

“時不待我,隻爭朝夕,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招撫鄭氏?”

“這個海盜集團,聽宣不聽調的玩意”

“十幾萬的海盜,朕拿什麼去號令他們?喂不飽啊”

“嗬嗬、、、”

沒錯的,老成持重,忠心耿耿的文總督,也在勸諫朱皇帝,穩住彆浪,得循規蹈矩,不要扯到蛋蛋了。

不得不說,這個文總督,彆的什麼都好,忠心不二的好臣子,為了大明戰略,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啊。

就像這個忠貞營,一個文臣,帶著幾個侍衛,就敢闖進去啊,根本不在乎個人的安危。

但是,對待福建鄭氏,這個問題上,文總督就想的有點天真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