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969章 金光的悖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69章 金光的悖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昆明,萬壽宮,乾清宮,西暖閣。

“唉”

看著口若懸河般的龔銘,滔滔不絕,終於停下了嘴巴子。

龍座上的朱皇帝,內心深歎一口氣,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半晌後,才擺了擺手,安慰似的說道:

“龔侍郎”

“說的也很好”

“嗯,先歇一歇吧”

是的,今天他算是見識到了,這幫文臣重臣,隻要是放開了說,確實是很能說。

老叔公,張佐宸,沐天波,龔彝,鄒簡臣,龔銘,甚至是五軍都督府的許名臣。

隻要是給機會了,這幫讀書人出身的人,又經曆豐富,確實是能言善辯,侃侃而談,出口成章。

能找到一大堆的理由,去支援自己的觀點,說服勸諫自己這個皇帝。

說實在的,這時候的朱皇帝,也被他們整迷糊了,不知道這個四川,到底該如何處置。

到底是正常處理,按部就班,休養生息,以待天時。

還是放手浪一浪,抽調人力物力財力,移民一部分丁口,去填埋四川這個窟窿。

也許,這就是上一次,夔東事變之後,造成的後遺症吧。

向來殺伐果斷的朱皇帝,也變的疑神疑鬼,徹底沒了主意,不敢過於武斷。

“啟奏陛下”

“老臣金光,也支援大力經營四川”

正值上麵的朱皇帝,還在思索,躊躇不定的時候。

下麵的文官裡麵,兵部最後一個大佬,右侍郎金光,也站出來,大聲說著他的觀點。

沒錯的,這個家夥,已經不需要朱皇帝點名了,反正點名了好幾次,也沒輪上他。

沒辦法啊,他是降臣出身,跟尚可喜一樣,被剃了光頭,天天戴帽子,風雨無阻。

降將降臣光頭將,在大明中華王朝,是一個獨立的群體,很少有人喜歡出風頭。

“之前”

“諸位同僚,將軍們”

“都說了,四川的優缺點,戰略的重要性,存在的風險問題”

“這些觀點,老臣,就不再複述了”

“在這裡,老臣就說一說,如何給四川添丁增口吧”

“無論如何”

“說的再多,設想的再好,也是需要大量的丁口,去填補四川這個窟窿”

剛剛開口沒幾句,這個金光,就停下了嘴巴子,信心滿滿的看著朱皇帝,想看看他的反應。

沒錯的,前麵的那幫子大臣重臣,屁話囉嗦一大堆。

所有的觀點,其實都是車軲轆轉,說了一大堆,四川的戰略問題,優缺點,重要性等等。

無非是兩個觀點,四川太重要了,得好好經營,將來成為大明的糧倉。

另一個就是,四川也太重要了,擔心經營好了,又被滿清破壞了,或是以戰養戰,給人做嫁妝了。

但是,說了那麼多,就沒一個人,去想一下辦法,到底該如何經營四川。

“哦、、、”

正在迷糊的朱皇帝,驟然聽到不一樣的論述,眉頭瞬間舒展了,哦的一聲,拖得老長了。

是的,四川的重要性,隻要不是傻子,那都是知道的。

說的再多,被下麵的群臣,輪番語言轟炸,朱皇帝都要迷糊了。

“金侍郎”

“有點意思,這個想法不錯”

“來來來,說說看,讓朕也開開眼界”

沒錯的,這個金光,孤臣一個,就是不一樣啊,想法很好,很正點啊。

不說彆的,至少他的想法,纔是真正的辦實事,有效力的諫言。

四川,是天府之國,良田再多,也是需要人丁,去複墾開墾,才能收獲天量的米糧啊。

當然了,朱皇帝也清楚,這幫老狐狸,都是有意這麼說的,避開人丁人口問題。

沒辦法啊,整個大西南,即便是搞定了土司,進行真正的改土歸流,還是缺少大量的丁口。

人這玩意,是戰略物資啊,至少要生養十五年,才能成為有用能用的人丁。

一刀下去了,砍頭剁首,啥都沒了。

“回稟陛下”

“之前,龔尚書就說了”

“大西南,五個省,半個湖廣,人丁也不多”

“多一點的,是廣東,有400萬,雲南本省,也就是300多萬”

“廣西和貴州,那就更少了,裡麵還夾雜著不少土司丁口”

“湖廣,倒是有不少人”

“但是,本朝占據的地盤,在西北部,地盤較小,人丁也比較小”

“更何況,湖廣本就是在交戰,需要人丁支撐後勤,不宜大動乾戈”

“所以說,為了朝廷的戰略,將來東征北伐,大西南六個省,都不能動人口丁口”

是的,這就是最現實的問題,大西南明朝,轄區內,控製的人口,太少了。

這也是為何,剛才一大堆朝臣,都是裝聾作啞的原因之一。

明擺著的事情,要好好經營四川,再多的良田,也需要丁口去開發複墾,去低頭耕種。

但是,這個金光,頭頂著一個鹵蛋光頭,即便是帶著帽子,也是孤臣一個。

他就無所忌諱了,直言不諱的點明瞭。

大西南幾個省,都沒什麼人口,就彆指望遷徙人口,去填埋四川的窟窿。

“哦?”

“金侍郎的意思?”

龍座上的朱皇帝,聽到這裡,頓時來了興致,眉頭直挑,哦的一聲,反問了一句。

沒錯的,話都說到了這裡,再傻的人,也差不多明白過來了。

“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英明”

看到朱皇帝來興趣了,金光先躬身行禮,高呼萬歲聖明,送上一堆霓虹屁。

是的,這個觀點,不出意外,金光也是想了半個時辰,纔想到的辦法,肯定需要朱皇帝的肯定啊。

“是的”

“大西南缺人口,中原其實也缺人口”

“龔尚書就說了,萬曆天啟年間,整個國家的人口,足足有1.5億以上”

“現在就不行了,僅僅8千萬,一半左右”

“但是”

“中南半島,東南亞有人口,且還有不少的人啊”

“沒錯,這幫人是夷人,是土司夷人,也是番外雜種”

“但那也是人,也是要靠耕種,吃米糧雜食,才能生存下去的大活人”

說到這裡,觀點鮮明的金光,就停下了嘴巴子,又等候上麵朱皇帝的發話。

沒錯的,這種觀點,其實也不是什麼好觀點,容易被人噴死。

開玩笑,全國兩京十三省,那是天朝上國的固有國土,怎麼能讓夷人番人居住呢。

畢竟,那些東南亞,再怎麼親近中原上國,那也是夷人啊。

更何況,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大西南的土司問題,困擾了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的頑疾惡疾啊。

“大膽”

“放肆”

果不其然,不待上麵朱皇帝,反應過來。

一直不說話的禮部,老炮筒程源,右侍郎扶綱,就一起站出來,對著金光大口開噴了。

“金侍郎”

“肆意妄言”

“巴蜀,天府之國”

“天朝上國的國土,豈能讓於番外夷人”

“妄為人臣”

“妄為明臣”

“狂妄,謬論,悖論”

“瞎胡鬨”

沒錯的,這種言論,太他媽的逆天了。

中原上國,巴蜀天府之地,竟然要移民東南亞的人口,去居住,去開墾複墾良田。

他媽的,不就是賣祖宗嘛,是真正的,崽賣爺田不心疼啊。

這他媽的,要是將來,史書上記載下來,這幫禮部的官員,還不得被噴死啊。

“咳咳”

同樣,也不等金光反駁,龍座上的朱皇帝,卻是先咳了兩聲。

一臉的無奈,眼眸深邃,盯著正在開噴的程源,好似不經意的說道:

“程尚書”

“程大炮”

“程愛卿啊”

“不要急,得慢慢來”

“不要動不動就開噴,亂扣帽子”

“這裡是乾清宮,朕的禦前會議”

“要給機會,留時間,讓彆的大臣,把話說完嘛、、”

說到最後一個字的時候,朱皇帝的語氣,已經很不友善了,目光森森。

是的,這個老炮筒啊,有點不知所謂啊。

這裡是乾清宮,不是他家的後花園,動不動就開噴,壓根不給彆人留麵子。

這種態度,說句不好聽的,那是應對敵人仇人,纔有的模樣啊。

“咚咚咚”

被點到名的程源,還有沒被點名的扶綱,也是愣了一下。

反應過來後,滿臉的不甘,跪地磕頭,梗著脖子,大聲回道:

“陛下贖罪”

“老臣心急了”

“老臣失態了”

當然了,磕完頭的兩人,還是鼻孔朝天,沒有一絲的悔意。

沒錯的,他們是禮部,在沒有禦史的情況下,站出來開噴,並沒有錯啊。

說句不好聽的,這個金光,把中原人的良田,交給中南半島的夷人,去耕種治理。

本來就是悖論,肆意妄言,沒罵他出賣國土,就算是客氣的了。

更何況,要說亂扣帽子,上麵的朱皇帝,纔是此道高手啊。

沒看到嘛,吏部尚書程源,就是一肚子的氣。

畢竟他的外號,已經傳出去了,朱皇帝叫他程大炮。

同樣,扶綱也就更加不爽了,一肚子的怨氣。

沒錯的,大明王朝,來了那麼多的降臣,江南人,才搶走他的禮部左侍郎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