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 第991章 外表強悍的莫臥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 第991章 外表強悍的莫臥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雲南,昆明,五華山,乾清宮,西暖閣。

“盧尚書”

“你,你,你何出此言、、、”

“你,你,,血口噴人、、、”

大殿中央,站在左側的張佐宸,聽到盧若騰的反駁後,差點沒被氣死,背過氣去了。

沒錯的,他是六部之首,也是大西南派係的領頭人,肯定要阻止朱皇帝,擅自挑起國戰死戰啊。

“老夫是大明的尚書”

“何曾說過,本朝不是仁義之邦?”

“又何曾說過,大明朝廷怕了莫臥兒?”

“盧尚書,你也帶兵打過仗,也是知兵之人”

“更應該清楚,兩大強國,兩國相爭,一旦開啟了征伐,那又是一場浩劫,死傷無數啊”

“本朝的強敵,是滿清韃子,不是印度的莫臥兒,那隻是蒙古餘孽而已”

巴拉巴拉的,指著盧若騰的張尚書,那是氣的渾身發抖啊。

大家都是大明的尚書,六部重臣,怎麼可能說出那種話呢。

大明王朝,肯定是天朝上國,仁義之邦了。

當然了,這種話,出自朱皇帝的嘴巴子,就聽的讓人變味了。

但是,再怎麼說,朱皇帝也不該留下沙舒賈,開啟跟莫臥兒的生死戰爭。

眼前的盧若騰,頭發須白的老狐狸,太他媽的,讓人覺的惡心了。

這是用大西南人的話語,仁義道德,去攻擊大西南派係,倒打一耙啊。

彼之娘之的玩意。

剛剛入朝,就開啟了鬥嘴模式,張尚書是真的有心,想弄死盧若騰的節奏。

“好了”

“停嘴,閉嘴”

“此事,就這麼定了”

“一個個的,都是大明的尚書,成何體統”

“丁仁,廷議過後,你就去安排吧”

龍座上的朱皇帝,聽到這裡,也是有點不耐煩了,大手一揮,定下了這個要事。

他媽的,一場會議廷議,當真是吵了半天啊,從下午吵到天黑。

更何況,南亞的莫臥兒,後世的印度阿三,一群小癟三,朱皇帝是一點都不怵的。

之所以安排下去,也是為了預防萬一,擔心前線將領,出現畏戰潰逃的局麵。

如今,要不是為了東征北伐,砍儘滿清韃子。

豪橫的朱皇帝,肯定會帶上10萬精銳,直接殺進去,掀個底朝天,燒殺搶掠搞個夠。

“啟奏陛下”

“老臣,也有一個提議”

待朱皇帝打發走丁仁後,穩重老辣的鄒簡臣,也站出來了,表示他也有話說。

擰巴著臉,眉頭深陷,拱了拱手,開口說道:

“啟稟陛下”

“既然這個吉大港,當督城,幾個地方,都要麵臨著大戰”

“那緬甸上下,阿拉乾的駐防兵馬,也要跟著調動一下,以防不測”

“畢竟,有一些事情,也要提前準備的、、”

說完後,抬頭仰望朱皇帝的他,眼睛裡帶著精光,好似有什麼話,要提醒朱皇帝。

是的,他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精明的朱皇帝,肯定也應該聽得懂。

當然了,這些話,有一些大臣武將,是聽不出意思的,滿臉的霧水懵蒙。

馬上要東征北伐了,阿拉乾和緬甸,又可能麵臨著外敵入侵,爆發幾國大亂戰。

上麵的朱皇帝,是不是應該,提前調動兵馬,佈置好防守問題。

畢竟,阿拉乾的水師,舊港府的水師,還有一部分兵力,也是要參與北伐的。

到時候,就會出現邊境兵力空虛的局麵。

“嗬嗬”

龍座上的朱皇帝,同樣是精明老辣,瞬間就聽懂了,鄒簡臣的擔憂。

滿臉的自信,嗬嗬一笑,擺了擺手,開口安慰道:

“鄒尚書”

“切勿多慮”

“不是朕自大,看不起那幫小癟三”

“莫臥兒,還有那些小國家,他們的軍隊啊,拉胯的很啊”

“自古以來,唯有中原大地,華夏民族,纔是這個世界的頂尖戰鬥力”

“龔侍郎”

“你再說說吧,說一說看,莫臥兒的軍隊問題”

“讓朕的愛卿們,見識一下,所謂的南亞強國,王朝帝國中的廢柴癟三”

安慰了幾句,朱皇帝又轉過頭,對著兵部左侍郎龔銘。

點頭發問,要他繼續說一說,莫臥兒王朝的軍隊。

是的,朱皇帝佈局阿拉乾,緬甸西北部,那隻是有備無患。

說實在的,不是他看不起莫臥兒,還有周邊的一眾小國家,都是廢柴流的代表啊。

曆朝曆代,華夏九州,華夏漢族,纔是真正的精銳,藍星戰鬥力的頂流。

更何況,現在是亂世,滿大街都是武夫殺胚,遇神殺神的存在,能虐殺所有的鄰國。

“嗯、、”

又一次被朱皇帝點名,精於謀略的龔銘,總算是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沒錯的,今天的廷議,詭異的不得了,無論是誰站出來發言,都會被彆人攪得亂七八糟。

剛開始的龔彝,人口問題,中途的金光,移民問題,龔銘自己的莫臥兒問題,都被彆人攪碎了。

“回稟陛下”

“這個莫臥兒,人口上億”

“又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平原產量區”

“是典型的,有錢有糧,能養活天量的丁口”

“再有,現在的莫臥兒,征服了不少的中亞西亞小國,是印度曆代王朝裡,地盤最大的”

“據葡萄牙人的記載”

“這個莫臥兒王朝,整個印度的常備兵力,至少有60萬以上”

“如果,再加上地方上的守備力量,家丁扈從護衛,絕對超過了百萬大軍”

沒錯,研究了幾個月的莫臥兒,精明老辣的龔銘,算是給印度國,定性了。

人口上億,有錢有糧草,兵多將廣,足足有百萬大軍。

其實,這也是很好理解的,1.5億的人口,養兵百萬,那都是常規操作,沒有一丁點的意外。

就像現在的滿清,以前也有百萬大軍,人口也就五六千萬。

所以說,整個華夏大地。

隻要進入了亂世,那都是窮兵黷武,豢養大量的老武夫,用於統一華夏。

“兵械方麵”

“他們常用的軍隊,有騎兵,象兵,也有大量的火器軍隊”

“從地圖上,大家就能看出來”

“莫臥兒的西部,緊鄰波斯帝國,再過去,就是奧斯曼帝國”

“那個奧斯曼王朝,跟北麵的沙俄王朝,其實已經是歐洲國家了”

“所以說,在火器方麵,他們的優勢不小”

“上百年前,巴布林時代,莫臥兒就從奧斯曼那邊,引進購買了大量的火銃和火炮”

“那時候,他們的火器裝備,甚至比荷蘭人,英吉利人,更早裝備,威力也更強大”

“現在的莫臥兒王朝,在火器效能方麵,肯定也遠超去年的緬甸和阿拉乾”

“就像那個遂發鳥銃,遂發手銃,效能也是非常不錯的”

“尤其是火炮,緬甸和阿拉乾,僅僅靠購買歐洲的裝備,沒有自己的技術和工匠”

“莫臥兒王朝,就完全不一樣”

“他們在德裡,旁遮普,北方邦,孟加拉邦等重要省份,都有不少火炮廠,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是的,南亞地區,地理優勢非常明顯。

無論是古代王朝時期,還是後世21世紀,印度都有地理優勢。

西麵就是波斯帝國,再往西就是奧斯曼,已經是歐洲列國之一。

奧斯曼帝國,也就是後麵的歐匈帝國,可不是小蝦米。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成員帝國,更是薩拉熱窩事件的主角,歐大公集體自殺的導火索。

所以說,後世的阿三,能被歐美接納,還是跟地緣關係,占有非常大的因素。

現在是17世紀,在火器方麵,印度莫臥兒,那優勢就非常大了。

背靠西北麵的中亞和歐洲,距離太近,他們在技術上,肯定領先中南半島和東南亞列國。

尤其是火炮方麵,整個亞洲,除了大明王朝,能自給自足的國家,也就剩下莫臥兒了。

“不單單是如此”

“印度南方,德乾高原的一眾小國家,火力也不錯”

“這些地方,背靠大海,轄區內都有大量的歐洲人,雇傭兵,傳教士,海商等等”

“隻要有錢,就能購買到足夠的火器,效能先進的鳥銃火炮”

“就像那個馬拉塔聯盟,比賈普爾,能堅持那麼久,不被莫臥兒吞並,火器就是依仗”

“畢竟,現在的歐洲人,能滿世界的征伐,四處殺人搶劫,靠的就是火器優勢”

同樣,印度南部地區,火力火器方麵,也是非常不錯的。

看地圖就知道,印度西海岸,有一大堆歐洲人的據點基地。

畢竟,印度距離歐洲太近,尤其是陸地,穿過波斯王朝,就進入了印度。

航運方麵,反而是比較慢的,要繞過非洲的好望角,路途幾萬裡。

沒錯的,這個年代,紅海與地中海之間,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那是200年以後的事情。

所以說,整個南亞,尤其是沿海的一堆小國家,火器非常先進,都能買到歐洲的現役裝備。

畢竟,這個年代的大航海,歐洲紅毛鬼,隻要給錢,啥都會賣的。

“嘶嘶嘶、、”

“咕嚕、、”

“百萬啊”

“又是百萬啊”

“鳥銃,火炮啊”

“自給自足,威力強大”

“這,這,這該如何是好啊、、、”

大殿的左右兩側,文武群臣,聽到這裡的時候。

一個個老狐狸,老武夫,麵麵相覷,臉色凝重,喃喃自語,驚爆驚呼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