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魂:十二武脈 第136章 係統研發
-
軍用AI偵察係統的研發進入關鍵階段時,軒峰的辦公室幾乎成了臨時作戰室——牆上貼滿了能量波動圖譜和演算法流程圖,桌上堆著厚厚的環境參數手冊,電腦螢幕上同時運行著三個視窗:左側是實時能量數據接收介麵,中間是演算法模型調試麵板,右側是邊境地形模擬圖。小李和另外兩名核心成員輪流守在電腦前,眼睛裡都帶著熬夜留下的紅血絲。
“軒哥,還是不行!”小李揉了揉酸澀的眼睛,指著螢幕上跳動的紅色警告框,“在模擬風沙環境下,傳感器接收到的能量信號噪聲太大,係統把自然武脈者的能量波動誤判成了低危強化人,識彆精度隻有78%,冇達到軍方要求的95%以上。”
軒峰走過去,俯身盯著螢幕上的波動曲線——風沙乾擾下的曲線像是被揉皺的紙,原本平緩的自然武脈波動裡,夾雜著很多尖銳的雜波,正好落在演算法設定的“低危強化人”頻率區間裡。他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調出之前應急AI係統的抗乾擾模塊代碼:“之前做應急係統時,處理過地震波的雜波乾擾,咱們把那個模塊的‘自適應濾波演算法’改改,加入武脈能量的特征閾值——自然武脈的能量波動雖然平緩,但有固定的‘呼吸頻率’,比如每分鐘12-15次的能量起伏,強化人冇有這個特征,咱們用這個做區分點。”
小張立刻接過代碼,開始修改參數。軒峰則走到窗邊,從口袋裡掏出王班長給的U盤,插入備用電腦——裡麵有實戰記錄的自然武脈者內力運行數據,比如王班長出拳時,腰腹到手臂的能量傳導有0.3秒的延遲,這個“傳導延遲特征”之前冇加入演算法。他把這個數據轉換成量化參數,補充到演算法模型裡:“再加上這個!強化人的能量是爆髮式的,冇有傳導延遲,自然武脈者不管是攻擊還是防禦,都有內力在身體裡傳導的時間差,這是另一個關鍵區分點。”
團隊忙到淩晨三點,終於完成了演算法優化。小李帶著倦意點擊“開始測試”,螢幕上的模擬場景切換到“邊境風沙地帶”,傳感器開始接收預設的能量信號——第一組是模擬自然武脈者的能量,曲線雖然有雜波,但演算法通過“呼吸頻率”和“傳導延遲”兩個特征,精準標註為“善意目標,無威脅”;第二組是低危強化人的能量,冇有這兩個特征,被標註為“低危目標,建議跟蹤”;第三組是惡意強化人的狂暴能量,直接觸發紅色預警,螢幕上彈出“高危目標,距離9.2公裡,能量峰值1800單位,建議攔截路線:沿3號巡邏道向東北方向機動,預計8分鐘後抵達攔截點”。
“識彆精度96.3%!”小李驚喜地叫出聲,聲音裡滿是興奮,“達到軍方要求了!”
一週後的正式測試在軍方的模擬訓練場進行。李參謀帶著三名技術人員坐在觀測席上,麵前的大螢幕實時顯示係統的識彆結果。訓練場裡,兩名士兵分彆攜帶模擬自然武脈和惡意強化人能量的設備,在10公裡外的沙丘間移動,另外兩名士兵則模擬普通邊境居民。
“開始!”隨著李參謀的指令,係統啟動。螢幕上很快出現四個閃爍的光點:代表普通居民的兩個光點顯示“無能量異常”;代表自然武脈的光點標註“善意目標,能量強度320單位,傳導延遲0.28秒”;代表惡意強化人的光點則立刻變成紅色,旁邊彈出詳細數據:“高危目標,能量強度1950單位,無呼吸頻率,無傳導延遲,當前位置:東經109.3度,北緯41.2度,建議攔截路線:啟用2號無人機偵查,地麵巡邏隊從西北方向包抄。”
“再測極限距離!”李參謀補充指令。模擬設備被移到10公裡邊界線,信號強度減弱到之前的三分之一。係統依舊穩定識彆,隻是識彆時間比之前慢了0.5秒:“報告!10公裡極限距離,識彆精度95.1%,識彆時間1.2秒,符合要求!”
李參謀站起身,走過去拍了拍軒峰的肩膀,臉上露出難得的笑容:“很好!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之前擔心在複雜環境下係統會失靈,現在看來,你們不僅解決了乾擾問題,還找到了強化人和武脈者的核心區分點,這對邊境偵察太重要了。”他轉頭對身邊的技術人員說,“按照這個版本,準備製作實裝設備,下週開始在邊境試點部署。”
軒峰鬆了口氣,看向身邊的團隊——小李正和小張擊掌,眼裡的疲憊被成就感取代。他拿起桌上的礦泉水,喝了一口,冰涼的水滑過喉嚨,才感覺到喉嚨的乾澀。電腦螢幕上,係統還在持續監測著模擬目標,光點穩定閃爍,冇有出現一次誤判。
“接下來就是實裝測試了。”軒峰對團隊說,“咱們留兩個人跟進軍方的設備調試,其他人先回去補覺,後麵還有得忙。”他心裡清楚,這個係統不僅是完成了公司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裡麵的武脈識彆演算法,以後或許能用來監測滅脈者的蹤跡,為對抗滅脈者又多了一層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