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陸沉月紅筆趣閣 第474章 剛剛好
-
剛剛好
清水縣縣衙。
流雲在巡邏車裡找到了羅縣令。
彼時,羅縣令正在後車廂裡午休。
聽到流雲的聲音,驚喜的從床板上猛的坐起。
流雲拉開車簾子進來,隻覺得車廂裡一片涼爽。
他因急著趕路的熱燥也快速得到了緩解。
可主子這樣在巡邏車裡睡覺,是個人都能拉開車簾子進來,讓他很不放心啊!
“主子,您怎能毫無戒備心,屬下冇在您身邊,您又是這清水縣的縣令大人。”
“要是有人來行刺您,您不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好了,我有你說的那般不堪麼?在彆處不好說,在清水縣我就是這裡最大的官。”
“何況,如今的清水縣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治安好的很!”
羅縣令著急忙慌的穿著鞋子,抬頭看向流雲。
“流雲,咋隻有你一個人,陸三少他們呢?還有陳家人可找到了?”
“找到了,也帶回來了。”
流雲知道他家主子最關心這事,當下也不再糾結自家主子睡在哪。
這巡邏車和走鏢車可以用師出同門來形容。
裡麵的製冷效果比摺扇好上千倍萬倍,如今又是天氣炎熱的大夏天。
彆說主子要在後車廂裡睡覺,流雲也想。
“人在哪呢?還不快帶我去。“
羅縣令一臉喜色,已經整理好了自己的衣衫鞋襪。
他顧不上收拾床鋪上的鋪蓋,轉身就從車尾處跳了下去。
身姿靈活的哪裡像一個斯文端莊的讀書人兼一方縣令?
流雲跟著他下了車,順手幫著合上了堅實的後車門。
見羅縣令在縣衙前院四處張望,流雲忙道。
“屬下是一個人先回來的,陸三少他們會和陳家人分開進城。”
“陳家人這會正在冒充難民,逃荒至清水縣的北城外。”
羅縣令聽完,腦子裡快速思索。
既然是接收難民,必然要以縣令的身份。
不止要穿上官服,還得叫上縣丞和主簿一道前去公事公辦。
羅縣令當機立斷,對流雲吩咐道:
“流雲你速去通知縣丞和主簿,讓他們即刻來縣衙前院集合。”
“我這就去換上官服,咱們一同前往北城門外處理難民安置事宜。”
“那要不要叫上師爺?”流雲趕緊問。
“師爺辭職回家含飴弄孫去了。”
羅縣令說罷,便匆匆朝著縣衙後堂自己的住處走去。
不多時,羅縣令身著官服,威風凜凜儀表堂堂地出現在前院。
縣丞、主簿已然趕到,也從流雲口中得知了城外來了一批難民。
如今的清水縣風調雨順,官民齊心,百姓們的日子剛有所好轉。
尤其是京城派來的中央使者已經到了清水縣。
可不能在這種節骨眼上,讓那位京城官員看到這裡還有難民流離失所。
抱著這樣的想法,縣丞主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縣衙三大巨頭在縣衙大堂一經會合。
簡單且匆忙的商議了一下安置難民的大致方案後。
便帶著一眾衙役,浩浩蕩蕩地朝著北城門進發。
烈日高懸,地麵滾燙,羅縣令一行人腳步匆匆。
該遇見的人潮總是時辰剛剛好。
趙耀陽剛好巡邏到了北城門,縣衙一眾人也堪堪趕到。
還冇對上話,就見一群衣衫襤褸的“難民”迎麵而來。
三十號陳氏族人還冇來得及盤坐地上祈求扮可憐。
便看到一眾官員衙役來勢洶洶。
一時皆是呆愣當場。
到底仍是流放犯人的身份,他們其中有人心裡慌的一批。
也有人瞧著那為首的縣令大人有點眼熟
人群中陳二爺眼神與羅縣令交彙,彼此二人微微點頭。
羅縣令目光掃視,一眼就看到了跟在陳二爺身後的陳芝蘭。
剛剛好
他心下一喜,清了清嗓子率先說道。
“眾位父老鄉親,你們受苦了!本縣聽聞城外有難民無家可歸。”
“你們可願意加入我們清水縣,以良民的身份在此安居樂業?”
“我等願意。”
陳二爺和堂五叔同時說道。
“既如此,你們這就隨本縣進城吧!天氣炎熱,你們一路辛苦,可彆中了暑氣。”
跟著難民們一道的蕭鶴不曾料到這事竟這般容易。
想來是因為羅縣令與大哥的交情深厚。
他加快幾步走到羅縣令麵前行官拜禮。
“小民蕭鶴,見過羅縣令。”
羅縣令自然知道他是跟隨陸沉的人。
這次去往流放地,他就是其中之一。
“嗯,不必多禮,蕭公子可是有話要說?”
“正是,小民剛從老吉縣回來,恰巧又看到這一群可憐的難民。”
“他們人數不少,想來縣衙一時半會還冇安排好適合他們休息的地方。”
“小民不才,家中有茶樓兩三間,裡麵也設有客房,倒是可以安排受苦受難的眾人暫時居住。”
羅縣令微微頷首,對跟隨陸沉的人個個欣賞。
縣丞和主薄也是感激的看向蕭鶴。
他們這邊得知情況著實匆忙,哪有時間去準備難民們的住宿場所?
堂五叔裝作不認識的對幫助他們的人感激涕零。
“各位都是好心人呐!我們這些逃荒人能遇到你們,真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你們的好心一定會有好報。”
說著,堂五叔就要代表一眾“難民”下跪磕頭。
羅縣令趕緊上前扶住他。
“無需如此,本縣愛民如子,你們雖非清水縣人士,但既然願意留在此處,往後就是我清水縣的父老鄉親。”
“安置難民本就是本縣應做之事。你們放心,到了清水縣,就跟回到家鄉一樣。”
蕭鶴適時接話。
“羅縣令,他們到了茶樓,我會安排人好好照顧他們。”
“等縣衙這邊安排好住宅和完成流民編戶,再讓他們搬過去不遲。”
“好說好說。”
羅縣令點點頭。
“有蕭公子幫忙,本縣就省心多了。”
“此事就這麼定了,趙巡檢,你帶人協助蕭公子安排好難民們在茶樓的入住事宜。”
“縣丞、主簿,你們儘快著手辦理流民編戶等手續。”
眾人領命。
隨後,在羅縣令的帶領下,“難民”們進了城。
跟著蕭鶴、趙巡檢、一眾兵士朝著北城區的茶樓走去。
一路上,陽光灑在他們身上,驅散了他們心中多日來的不安。
到了蕭鶴的茶樓,胖胖的蕭二蕭就歡快的出現在眾人眼前。
他上來就抱住蕭鶴的胳膊。
“大哥,你們總算回來了,我乾爹他們呢?”
“二弟,一彆月餘,你都瘦了,咱們兄弟倆彆急著敘話,先幫著縣衙安排好難民們的住處”
蕭鶴兩兄弟說著話就招呼著陳氏族人進了茶樓。
趙耀陽送至此處,並未跟著進去。
蕭鶴兄弟倆的乾爹可是自己的忘年交。
他們這般積極的照顧這些難民,其中必有原由。
但趙耀陽不想去問,老王要做的事,隻管配合就成。
正要策馬繼續巡邏,就有一守城門的兵士過來。
“頭兒,北城門又來了三輛走鏢車,跟咱們縣衙的巡邏車長得一個樣”
“車裡的人是陸捕頭和王捕快他們。”
太陽曬人,趙耀陽微微眯眼。
“嗯,你們將他們攔在城外了?”
兵士忙答。
“哪能啊!陸捕頭和王捕快都是咱們縣衙的人,小的就是來告訴頭兒一聲。”
趙耀陽在馬背上挺直了身軀。
“知道了,定是縣衙裡那位老工匠又打造出了三輛巡邏車,爾等莫要大驚小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