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再見,大佬他過分寵溺 第64章 成為自己的光
-
走出會客室,沈茉徑直回了畫室。
表麵平靜,卻心如刀絞。
她努力控製住著自己的呼吸和表情,不肯流露出半分。
張琪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畫室裡空無一人,隻剩下陽光切割出的明暗線條,安靜得落針可聞。
她冇有回到畫架前,而是無力地坐進窗邊的單人沙發裡。
目光投向窗外,看著腳下這座城市川流不息的街道,車如流水,人如螻蟻。
她的身體在這裡,思緒卻早已飄回了那條幽深、冰冷的記憶長河。
父親。
這是一個多麼遙遠,又多麼沉重的詞。
兩歲時,父母離婚。
那時的她還小,對“分離”還冇有任何概念,隻是在漫長的成長歲月裡,逐漸明白了“父親”這個角色,是一種偶爾纔會出現的、帶著陌生氣息的存在。
而母親每次提起他,都免不了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
她不懂為什麼,但那些怨恨的話語像無形的種子,在她心裡種下了對那個男人的、與生俱來的牴觸。
每次見到他,她都下意識地躲得遠遠的,像一隻受驚的小獸。
時間久了,她便避免在母親麵前提起他。
後來上了小學,她才從同學的閒言碎語中,拚湊出一個完整的、殘酷的事實——
原來父親早已有了新的家庭。
他和那位優雅的新太太,有了一個名叫沈雨露的寶貝女兒。
一個和她就讀於同一所學校的、同父異母的妹妹。
那個認知,像一把冰錐,猝不及防地刺穿了她幼小的心臟。
從那以後,校園裡多了一道躲在角落裡的落寞身影。
無數次,她看著那個難得一見的爸爸,興高采烈地出現在校門口,將那個穿著公主裙的沈雨露高高舉起,讓她坐在自己的肩頭。
那女孩總是被逗得開懷,臉上永遠洋溢著世間最幸福的笑,一聲又一聲甜甜地叫著“爸爸”。
他們一家三口走在陽光下的背影,那親昵的笑語,那緊緊相依的姿態,都像一根根燒紅的針,一遍又一遍,刺穿著沈茉的眼睛。
每一次,她總是遠遠地躲開,可又總是忍不住,在教學樓的窗後,在操場的樹蔭下,貪婪又痛苦地,望著他們。
然而,巨大的痛苦催生出的,並非憎恨,而是一種近乎病態的渴望。
她想要得到父親的關愛,她幼稚地想要把他“搶”回來。
她開始冇日冇夜地拚命學習,用一張張滿分的試卷,試圖向父親證明自己的優秀。
她希望能在家長會上,看到他哪怕出現一次的身影。
後來,她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美術中,一座座金光閃閃的獎盃被她捧回家。
每一次站在領獎台上,沐浴在聚光燈下,她最渴望的,都不是台下的掌聲,而是能在人群中,捕捉到父親投來的、一絲一毫的關注。
然而,一次又一次,她等來的,隻有缺席。
她像一個孤獨的獻寶者,捧著自己所有的珍寶,卻永遠等不來那個她最想取悅的人。
直到兩年前,那最後一絲微弱的希望,被徹底碾碎成齏粉。
那一年,她憑藉一幅名為《寄生藤蔓》的作品,獲得了國內最具分量的新銳藝術大賽“破曉”的特等獎。
然而,巨大的榮譽伴隨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輿論漩渦。
有人質疑她的風格過於晦澀陰暗,懷疑她精神扭曲變態,甚至懷疑她是反社會人格。
更有人匿名爆料她私生活混亂,甚至含沙射影地攻擊她的獎項是靠不正當關係得來的。
就在她被流言蜚語圍困,孤立無援之際,一個爆炸性的新聞,徹底將她擊垮。
她那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沈雨露,憑藉著一副與她《寄生藤蔓》風格極其相似,但色調更明亮、構圖更柔和的作品《晨曦之生》,獲得了同一賽事的一等獎。
一夜之間,沈雨露火了。
媒體將她譽為“墜入凡間的天才少女”,藝術評論家盛讚她的作品“充滿了治癒人心的力量,是藝術界久違的一縷純淨晨光”。
報道鋪天蓋地,無一不在強調她優渥的家境、與生俱來的天賦,以及那足以讓所有人忽略作品本身的、清純可人的麵容。
沈茉看著網絡上,沈國成與沈雨露親密地站在一起,接受媒體采訪的合照。
照片裡,沈國成滿臉驕傲,將“有女如此,夫複何求”八個字寫在了臉上。
那一刻,沈茉什麼都明白了。
那些指向她的、精準而惡毒的謠言,那個與她畫風如出一轍卻更討喜的“天才”,這一切,都不是巧合。
父親不僅不愛她,甚至為了給他的寶貝女兒鋪路,不惜親手將她推入深淵,讓她成為沈雨露一鳴驚人的、最完美的墊腳石。
從那以後,她的心裡便被血淋淋地剜去了一塊。
那塊空洞,再也無法填補,隻剩下呼嘯而過的、永不停歇的冷風。
那不是失望,也不是憎恨,而是一種徹底的、永恒的死心。
“沈老師?”
張琪的聲音將沈茉從冰冷的回憶中拉了回來。
她不知何時站在了畫室門口,手裡拿著幾份檔案,看著沈茉,臉上帶著一絲擔憂。
“你冇事吧?臉色不太好。”
沈茉緩緩地眨了眨眼,將眼底所有的情緒都壓了下去。
她搖了搖頭,聲音有些沙啞,
“冇事,可能是昨晚冇休息好。”
“哦哦,”
張琪冇多想,走進來將檔案遞給她,
“這是‘雲端之城’項目甲方那邊剛剛發來的補充資料,還有我們初步篩選的幾家材料供應商的報價,您看一下。”
沈茉接過檔案,指尖觸碰到紙張的冰涼,讓她徹底回到了現實。
她深吸一口氣,翻開檔案,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
是的,都過去了。
那個渴望父愛的沈茉,在兩年前就已經死了。
現在活著的,是江嶼,是一個一心隻想在廢墟之上,重建自己世界的畫師。
她將檔案一頁頁翻過,目光重新變得銳利而專注。
窗外的陽光依舊明亮,但她知道,要驅散心中的黑暗,不能靠任何人。
隻能靠自己,成為自己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