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 第127章 十二花神瓶 無論願不願意,都…
十二花神瓶
無論願不願意,都……
無論願不願意,
都改變不了要離去的事實。
這回依舊找人算了個好日子,不過卻是換了個人,畢竟上次算了個好日子,
卻發生了突發的事,
老太太和趙芙瑩都覺得那人不行,就找了另一個小有名氣的道姑。
董玉婷心裡腹誹,這兩件事又有什麼關係。
出行的日子定在這月月中,因還有時間,
收拾行李的速度便慢了下來。
中途幾個孩子又約了一場,
連大人們也聚了一場,
就是老太太也放下恩怨,
和李青黛一塊兒坐下吃飯。
董玉婷卻覺得,一來老太太是一直認為的凶手突然發現是無辜的,
心裡有點心虛,二來她們要走,
不知何時要見麵,
老太太也就不在意她了。
雖然兩人席上沒說過一句話,但能坐在一處,其他人就很高興了。
飯要慢慢吃,
相信假以時日,兩人會有冰雪消融的一天。
李修鴻見姐姐和弟妹能坐在一處,已是他不敢想的事,樂得在席上都喝醉了,
幸好男女不同席,那邊有他兒子們和二老爺照看。
趙芙瑩也拉著董玉婷的手,說了些捨不得她的話。
董玉婷也和她說了些體己話,最後提起藺晴萱,
“那萱姐兒我喜歡,母親也喜歡,還囑咐我逢年過節彆忘了賜些禮給她玩,隻是回了京城,路途遙遠,有時候送回去,便可能遲了,嫂子住在丹州,可記得幫母親看顧著點。”
畢竟是自己的未來兒媳婦,董玉婷怎麼也要多照看一二,隻是她又沒有正經理由把人家的女兒帶走,便隻能讓趙芙瑩多看著。
趙芙瑩忙笑道:“不用你說,我也會照看的,她爹是老爺的結拜弟弟,平日裡我們兩家也是常走動的。”
董玉婷點了點頭,心裡卻想:你說的走動,也隻是把禮送到門房,可我說的卻是送給藺晴萱手裡。
正猶豫著要不要再暗示一句,趙芙瑩打趣道:“你和叔母若是喜歡,乾脆把她帶回去,做你兒媳婦算了。”
趙芙瑩處事向來周全,敢這樣說,也是覺得這不可能。
李淩川是京城官員,藺家是丹州豪強,可真要談婚論嫁,兩家哪能相配?說給丹州大房倒還合適,隻是趙芙瑩和李淩朝沒有這個心思。
董玉婷笑而不語,沒有嗔怪,就這麼笑盈盈的看她,反倒讓心思通透的趙芙瑩胡思亂想起來,難道弟妹真有這個心思?
趙芙瑩便收斂了幾分笑容,正色道:“好了,那萱姐兒我也算是看著長大的,王夫人不管她,我便多照看著點,每月叫她來府上玩一次,可好?”
董玉婷道:“那便多謝嫂子了。”
交代完這件事,董玉婷也算放心了。
到了月中,一行人啟程回京,趙芙瑩給她們雇了艘船,分上下兩層,比她們來時坐的船要好,不僅大了許多不說,修葺的也很氣派,紅木雕花門窗,黃楊木矮榻,屋中熏香繚繞,四周各設輕紗屏風,就連擺件也是用心挑選的,長頸梅瓶、定海山香爐、青白釉瓷八仙過海。
客艙裡頭除了臥房、廚房之外還設了書房,裡麵有不少藏書,二老爺很高興的鑽了進去,但到底有沒有學,就不得而知了。
老太太到了這個年紀,哪裡會親自看著,看兒子一頭鑽進去,便就心滿意足,還指揮思敏去送兩盤他愛吃鹹味油酥餅。
這糕點是她們在船下買的,得儘早吃了,不然拖得最後,就越來越難吃。
思敏端著盤子進去書房,二老爺正抱著書昏昏欲睡。
先前在府中,思敏也聽過二老爺的傳聞,等到了船上,又聽說他才上來沒多久,就進書房看書去,還以為先前聽過的傳聞不過是下人以訛傳訛,現在看來,也不是空xue來風。
思敏看了眼自己粗糙蠟黃的手,心中稍定,她在老宅混了這麼多年,才碰巧進了屋伺候,可在屋外操勞了這麼久,麵板都比同齡人老了不少,這些很難再保養回來,不過等跟著老太太回了京城,不說恢複到麵板如剝了殼的雞蛋,但比現在好一些,應該還是能做到的。
思敏揚起笑臉:“二老爺,太太讓奴婢給您送糕點過來。”
正靠在椅子上睡的四仰八叉的二老爺睜開雙眼,迷茫的嗯了一聲,直起身子的時候,放在肚子上的書掉落到地上,思敏趕忙把手上的糕點放到桌上,蹲下身將書撿起來,等她起身把書遞給二老爺,他正把視線收了回去,剛才他瞥了眼思敏的麵容,就不感興趣的撇過頭去。
思敏不動聲色道:“二老爺,奴婢就不打擾您看書了。”
二老爺拾起一塊鹹味油酥餅,懶洋洋的嗯了一聲。
思敏也不惱,這樣被無數無視的態度,她在老宅見多了。
等她回去臥房那邊,董玉婷正陪著老太太。
倒不是她和老太太感情有多好,實在是舟車勞頓,怕她又病了,到時候還要照顧,既然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照顧好,免得生病還要到床前伺候。
思敏行了禮,老太太因著回京的緣故,看什麼都高高興興的,問道:“二老爺看什麼書呢?”
思敏不好意思的說:“太太,奴婢不認得字,不知道二老爺看什麼書。”她默默的想,二老爺呼呼大睡呢,哪裡看書了?
老太太笑道:“這有什麼,等回了京城,讓元香教教你。”
思敏萬分欣喜,跪在地上磕頭道謝:“奴婢多謝太太。”
在思敏看來,識文斷字,那是大丫鬟才會的,沒成想,她竟然也有這一天。
按照她原本的想法,做個屋裡伺候的二等丫鬟便夠了,若是能做到大丫鬟,將來放出府,都是個頂頂體麵的事情。
思敏起身,又朝元香道:“姐姐可彆嫌我笨。”
兩人都是丫鬟,就不必再朝她磕頭了,可奉承是少不了的。
聽說那些大丫鬟,身邊都有兩個小丫頭服侍呢。
元香亦是笑道:“我也不過識幾個字罷了,能教你的也不多。”
思敏道:“那也比奴婢厲害,奴婢一個字都認不得呢。”
從丹州回來,途經幽州,濟州等地,因之前回丹州,是老祖宗時日無多,要船伕不必多停留,這次回去,便不必趕時間了,途經幾個地方,便讓船隻靠岸,船上人暫時歇息,或是下去遊玩,買些吃食。
董玉婷趁著機會,就下船帶兒子女兒,一大家子去街上遊玩。
不知怎麼的,她們是李淩川家眷的事情被幽州知府所知,知府夫人便帶人奉上一份禮給她,四匹綢緞、兩匹菱紗、一副百子千孫畫卷、一副金絲花鈿、兩件玉露瓶、兩包臘味、一筐金桔,除此之外,還邀請她們去府上玩。
董玉婷也算對送禮一事熟悉,見她備下的禮不薄,連忙委婉拒絕,說她們不過途經此地,下午便要啟程,若是下次有機會,一定上門前去。
回了船上,董玉婷把這件事告訴老太太。
“你做的對,若是收下她送的禮,還不知道要求你幫她做什麼呢?”老太太誇讚道。
二老爺正巧坐在一旁,聽完笑道:“說不定他們夫妻倆就是感謝大哥呢,上次若不是大哥來解決水患,幽州不知道多少百姓要流離失所。”
老太太斜睨了他一眼,“他有感謝你大哥的功夫,還不如把銀子花給百姓。”
董玉婷訝異的看了她一眼,老太太竟然還會說這種話,可見深宅夫人,也自有一番大智慧。
老太太見二老爺不以為意,拽著他嘮叨:“你可彆不放在心上,你大哥是我們家的頂梁柱,你可彆給他拖後腿,暗自收了彆人的禮,要是讓我知道,我看你也彆在京城待著了,給我回丹州去,反正我看你在丹州倒比在京城勤快。”
二老爺心虛的摸了摸鼻梁,訕訕的答應下來。
之後走完了水路,又乘馬車繼續前行。
或許是邊走邊玩,慢慢悠悠,老太太這次倒沒出現嚴重的不適,頂多是精神疲倦。
就這樣,行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行人終於到達了京城,二夫人先得了信,早早的就和三老爺夫妻倆在城門口等候。
若是隻有董玉婷,她大概隻會差個下人來,但還有老太太,她當然要表現自己的孝心,見了老太太,還激動的落淚了呢。
隻是老太太在路上的時候,就心心念念著何靜琳的女兒,和二夫人寒暄一陣,眼睛裡就隻剩下了繈褓之中的蓁姐兒。
大概是覺得,隻有這個孫女生下來的時候,她這個做祖母的不在身邊,老太太很是疼愛她,將手腕上那串常戴著禮佛的南迦木菩提念珠褪了下來,給了蓁姐兒玩兒。
因家中有小佛堂,幾個夫人也常常陪她禮佛,對這串念珠再熟悉不過。
曾惠妍輕輕“嘖”了一聲,連忙道:“母親,這怎麼好,這念珠可是在寶光寺開過光,您又常常戴著禮佛,或許早就通了靈性,怎好給了孩子。”
何靜琳也道:“母親,您還是拿回去吧,念珠我那裡也有。”
她說話便不如曾惠妍圓滑。
不過老太太也知曉她什麼性子,心裡頭高興,就不在這些小事上過多計較。
蓁姐兒的乳孃聽了何靜琳的話,立刻就要把念珠拿給老太太,隻是蓁姐兒正是喜歡抓東西的年紀,白嫩的小手不願意鬆開。
乳孃又不敢太大力氣,隻好哄著讓蓁姐兒鬆手。
老太太樂嗬嗬的笑道:“正是因為在寶光寺開過光,纔要送給蓁姐兒,保佑我們蓁姐兒平平安安,一生順遂。”
若是曾惠妍,定會再推拒一番,不過這是何靜琳,聽老太太這樣說,就改口道:“那就多謝母親了。”
南迦木產自西域,自帶一股香氣,又經寶光寺的大師開光,放到外麵售賣也是價值不菲。
曾惠妍笑道:“母親,你都把這麼好的東西給了你孫女,一會兒給六公子什麼?”
董玉婷在一旁和女兒小聲說著話,聞言朝曾惠妍看了一眼。
多日不見,她還是老樣子,一但為了壓住對方,就說話不管不顧了。
為了壓住蓁姐兒,居然拉含煙的兒子出來。
曾惠妍輕輕摸了摸腹部,隻恨自己生下輝哥兒之後,沒再生下孩兒出來,要不然還能從老太太那裡拿到些好東西。
不過這幾個月,她到手的銀子也不少,要是大嫂不回來就好了。
董玉婷察覺到曾惠妍看過來的目光,後背竄起一道涼意。
那目光可不懷好意,雖然隻有一眼,卻還是被她捕捉到了。
董玉婷雖不知道她為什麼這樣看她,但經過幾次相處,也算是對她有所瞭解,她這個樣子,大抵是沒做什麼好事。
董玉婷笑著問道:“那弟妹怎麼沒帶六公子出來?”
曾惠妍神色不變,“六公子有王媽媽照看呢。”
又不是她不想帶,是王媽媽把她看的跟仇人一樣,根本不讓她接近,不就是上次天冷的時候忘記關窗了,可又不是她照看的,都是丫鬟該做的事情才對,怎麼能怪到她頭上。
曾惠妍轉頭看向老太太,見她正逗著蓁姐兒,似乎沒聽到這句話,鬆了口氣。
曾惠妍瞪了眼董玉婷。
要不是她,自己怎麼會說這句話,她分明就是故意的。
王媽媽是被老太太特意留下來的,若是曾惠妍沒做什麼,王媽媽怎麼會插手,去照看一個庶子去。
思敏在老太太身後,縮著自己的肩膀,剛來京城的興奮消去大半,做了多年的丫鬟,又被老太太取思敏這個名字,她是很有眼色的,大夫人和二夫人好像不對付,希望她以後彆摻和進去。
正所謂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兩個人鬥的最後平安無事,但下人卻是會挨罰的。
董玉婷道:“母親,趕路了這麼久,我們快回去吧,在這兒一直站著也不好,等回了府裡,王媽媽還能把六公子抱給您瞧。”她瞥了一眼氣的臉色漲紅的曾惠妍。
一行人又坐上李家的馬車,出發回李府。
因馬車少,下人多,一些下人便隻能在地上慢慢走著,不過幸好到了京城,路就算不遙遠了,走一段路也不費事。
思敏自是沒上馬車的榮幸,不過卻也正如了她的意,興高采烈的望著四周。
夏晴跟她一起說著話,三言兩語思敏就交代了一切,夏晴點點頭,“原來是這樣,老太太人很好的,隻要忠心做事,老太太不會虧待你的。”
思敏小雞啄米似的點頭,得知夏晴是董玉婷的丫鬟,言語之間多了幾分討好。
原本想著不摻和大夫人和二夫人之間的暗鬥,可和大夫人、二夫人身邊的丫鬟交好,這應該沒有什麼,她初來乍到,在府中沒有根基,得先有自己的人脈才行。
思敏望著街道兩邊,卻不見一個間商鋪,她不禁問起夏晴。
夏晴笑道,很樂意給她解釋,這讓她有種優越之感,“商鋪都在另一條街上,這條街上隻做通行之用,等到了過節的時候,才會允許攤子到這裡來,那時候人山人海,家家戶戶都在街上遊玩,好不熱鬨。”
她說的思敏浮想聯翩。
夏晴道:“等到了過節的時候,府中也會放假,到時候我帶你出來就是了。”
“那就多謝姐姐了!”思敏朝遠處看著,城牆之外,她隱隱約約看見一座高山,又道,“姐姐,那是什麼山,我們丹州城外也有一座山,就是沒這座山高。”
“那是玉清山,每年三伏天的時候,聖上都會帶上妃子去那裡避暑,聽說山上美如仙境,還有瑤台仙池呢。”因提到聖上,夏晴壓低了語氣。
思敏卻嚇得打了個顫,天子腳下,她不敢提聖上。
回了府中,老太太又見了六公子,聽聞還沒有名字,大家都六公子,六公子的叫著,當即便先給他取了個小名,虎哥兒。
因為王媽媽抱過來他時,虎哥兒病蔫蔫的,比蓁姐兒大一個月,兩個孩子卻差不多一般大。
給他取名虎哥兒,便是希望他能像老虎一般強壯。
老太太心疼不已,賞了一塊葫蘆玉給虎哥兒。
王媽媽帶虎哥兒謝過,二老爺瞧見虎哥兒這般瘦弱,又生起愛憐之心,還想起他的生母含姨娘,那個溫婉的女子。
“王媽媽,讓我抱會兒。”二老爺從王媽媽手中接過,還沒待多久,虎哥兒就大聲的哭起來,二老爺趕忙把他遞了回去,像丟開燙手山芋似的。
曾惠妍把這一切看在眼中,悄悄彎了彎嘴角。
要說二老爺不愛兒子,那倒也沒有,隻不過他太怕麻煩,剛才安安生生的躺在王媽媽懷中,他就想親近,一哭鬨起來,二老爺就趕緊當甩手掌櫃。
畢竟是老夫老妻,曾惠妍非常瞭解他這一點。
老太太見了她們之後,便有些疲倦,眾人就各回各院,先做休息,反正也回了府中,也不急於現在把要做的事情給做了。
“你在府裡可好?有沒有受人欺負?”董玉婷牽過女兒的手,望著她的眼睛。
李念瑤紅著眼眶,“沒有,母親放心,有秋荷姐姐和王媽媽,下人不敢怠慢。”
董玉婷又道:“那宮裡?”
李念瑤搖搖頭,“宮裡沒有訊息。”
“那正好,咱們也不必進宮,以後為娘和祖母,一塊兒幫你挑個如意郎君。”
李念瑤臉頰薄紅,“母親。”不過她心裡也樂意,嫁入帝王家太多規矩,就是她父親母親,見到那些皇子也得規規矩矩。
李念瑤和柳婉清離開之後,朱月如等幾個她的心腹來了。
錢坤上次犯了錯,還能留在府中,已經是董玉婷給他麵子,從那之後,錢坤便愈發忠心。
這次董玉婷離京,他便替董玉婷盯著二夫人,還真讓他發現了一點不同尋常的地方。
“夫人,您不在的時候,那邊買了一整套擺件,聽清風院的丫鬟說,足足十二種不同材質的玉瓶,和田玉、羊脂玉、翡翠每一件瓶身都繪著不同的花卉,聽說這套瓷器的名字,就叫十二花神,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呢!您可得查查!”錢坤告狀道。
他說的那邊,自然就是曾惠妍。
“她好不容易纔掌管中饋,想借機買點自己喜歡的也能理解。”董玉婷說道。
朱管事跟著道:“可二夫人也太過分了,除了這十二花神瓶,還買下了一副兩人高的玉觀音屏風,聽說光上麵的繡法,就不下十種。二夫人還美名其曰說是要幫老太太、您和老爺祈福。算了算,二夫人在您不在的時候,已經買下三件昂貴物件了。”
董玉婷疑惑道:“你們都見過了?”
幾人都搖了搖頭,“我們雖沒見過,但清風院的丫鬟說的繪聲繪色,如果不是見過,不會說那麼詳細。”
董玉婷扶額,“我知道了,你們把計明叫來。”
計明是庫房兼賬房管事,沒一會兒,便帶著賬本過來。
董玉婷翻了翻,果然瞧見三筆巨額數字,加起來得有一千多兩。
她買這麼貴的東西做什麼?
為了顯擺嗎?
要知道她們在京城能這麼大手大腳,皆因大房做財源支撐,可也不能這麼花,不然到不了半年,就又要向老宅那邊要銀子。
董玉婷冷笑了一下,“二夫人買這麼貴的擺件,計管事就沒有阻攔?”
計管事害怕道:“夫人說笑了,二夫人是主子,小的怎麼敢阻攔?”
“我倒是不知計管事這麼膽小。”董玉婷哼了一聲。
計明下去之後,董玉婷扶著額頭,隻覺得腦袋要炸了一般,頭暈目眩的。
朱月如和錢坤忙道:“夫人,您先好生休息,總歸您回來了,還怕不能解決?”
董玉婷淡淡的嗯了一聲,這計明是老太太從陪房挑出來的人,老太太知不知道他做的這些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