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日常 第28章 雇工契 大概是在李府太久了,…
雇工契
大概是在李府太久了,……
大概是在李府太久了,
這間鋪子她都覺得有些逼仄了。
陳大家的看著夫人在鋪子裡轉了一圈,目光裡透露著不滿。
“夫人,咱們租出去的一間鋪子在東市,
那兒要比這裡大很多。”
東市嗎福熙坊住著的至少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和家裡非常有錢的商戶,
物價比西市也要高很多。當初永樂侯夫人給的她幾間鋪子,東市的都租出去了,西市的則留著做生意。
東市的鋪子雖大,但地段就不好了,
西市的鋪子雖小,
卻在最繁華的地段。
更何況,
東市那邊有富商開的賣南方糕點的鋪子,
她沒那個信心和人家競爭。
還是先把這間鋪子經營好再說吧董玉婷眼中的堅定慢慢凝結,心裡飛速的製定起計劃。
“先把這個幌子給撤了吧,
鋪子重新取個名字,就叫酥香閣,
方蘭做的玉蘭酥,
以後就是我們鋪子的招牌。”
方蘭愣了一下,等王明月激動的握住她的手,方蘭才反應過來,
“多謝夫人,多謝夫人。”
董玉婷繼續說著她的計劃:“這裡能開扇窗戶嗎?”
陳大家的道:“應該能,這事得讓木匠和泥瓦匠來。”
方蘭臉紅道:“夫人,我丈夫就是木匠,
不若讓他來看看。
董玉婷微微頷首:“可以,除了開窗戶,還需要再做幾張桌子,幾把椅子,
正需要木匠來乾。”
方蘭飄飄然的像立在了雲端,今天怎麼這麼好運,不僅自己找到了活乾,還給丈夫找了活。
鋪子坐北朝南,南麵的牆上卻沒窗戶,一天到晚除了正門口有陽光照進,屋裡陰暗暗的像是在洞裡。
“春月,等這裡開了窗戶,你帶人從花房搬幾盆花來,要品種不一的,把鋪子給裝點一下,有幾盆放在外麵,擺在窗戶底下,這樣路過的百姓也能看到。”董玉婷興致勃勃的說著,腦中幻想著酥香閣以後的畫麵,過往的百姓被一陣食物香氣勾引過來,然後看到窗戶下方擺著的嬌嫩欲滴的花朵,金燦燦的陽光從視窗照進屋子,裡麵的環境更是清新雅緻。
春月笑的眼睛彎成月牙:“知道了夫人,奴婢保證搬幾盆漂亮的花來。”她暗暗想:這樣她豈不是能出府了。
董玉婷對陳大家道:“還有架子也不要擺在門口了,往裡麵放,要是有人來買,就請他們進來。西邊放糕點,東邊放桌子椅子,店裡以後還要準備一些茶水,客人想堂食也可以。”
陳大家的:“那不就和茶肆一樣了嗎?”
“茶肆專賣茶,糕點隻是其次,咱們的重點則是糕點。方蘭,回頭請你丈夫雕刻七個木牌,把糕點的名字,價格寫上去,掛在櫃台上,咱們店裡先暫時賣今天做的那六種糕點,剩下一個木牌上寫上花茶,若要在店裡堂食,花茶免費喝。”
“等到過節的時候,鋪子裡再額外做糕點,端午粽子,中秋月餅天再熱一些的時候,鋪子裡再備上涼茶供客人喝。”董玉婷從鋪子裡走出來,“都記住了嗎,暫時先把這幾件事辦好,等我後續想到什麼,再讓秋荷告訴你們。”
陳大家的和方蘭直點頭。
董玉婷環視四周,掃過鋪子裡的三名員工,“你們做糕點的地方在哪?離這裡遠嗎?”要是鋪子再大些,她就讓人開個廚房,新鮮出爐的糕點怎麼也要更好吃一點。
陳大家的道:“離這裡不遠,就在草市街後麵。”
“我去看看。”董玉婷要考察一下廚房的衛生情況,免得衛生做的不好,讓客人吃壞肚子。
安寧坊大街小巷都有過路的百姓,馬車慢悠悠的行過兩條街停下,這條街上的百姓還從來沒見過有人乘坐馬車來這裡,悄悄扭過來頭打量著她們。
是來做什麼的?他們隻見到幾個人簇擁著一個人進去了。
陳大家的快步上前,給董玉婷開啟屋門,這是一家一進的院子,三麵設了房屋,西邊的房屋就是廚房,正屋是現在鋪子裡的糕點師傅住的地方。
“夫人,這間院子也是咱們的,師傅就在這裡做糕點,做好後讓小丁蒙上屜布端到鋪子裡。”
董玉婷在心裡估算了一下距離,從這裡到鋪子上步行的話差不多要六七分鐘,不算太遠,但路上行走,不免會粘上灰塵。
“陳大家的,你最近去鋪子附近的店鋪打聽打聽,看他們有沒有想要賣出店鋪的,若是和酥香閣挨著最好,到時候把廚房搬過去,這裡離鋪子還是有些遠。”
一個男孩兒蹦蹦跳跳的跑了過來,仰著頭問:“你們是誰啊?”
廚房裡走出一個婦人,拘謹的看著她們,把男孩兒拉到身後:“陳嬸子”她給陳大家的說話,眼睛卻一眨不眨的看著董玉婷。
“這是夫人,咱們東家。”
婦人忙拉著男孩兒要給董玉婷跪下。
“彆跪,快起來。”
陳大家的將婦人拉起:“她是點心師傅王芳,這是她兒子,她也是可憐人,丈夫死的早,不過她手藝不錯,我看她們孤兒寡母的,就讓她們留下來了。”
“見、見過夫人。”王芳忐忑道。
她聽陳大家的自豪的講過她們鋪子的背後之人,但從來沒見過,今日一見,果然和她們有著雲泥之彆,王芳把沾著麵粉的手背到後麵。
陳大家的把方蘭領過來:“這也是咱們的點心師傅,你們認識一下。”
方蘭淺笑著對她點了點頭。
董玉婷走進廚房,大致看了一眼,環境不錯,瓶瓶罐罐擺放的整整齊齊,可見王芳是個愛乾淨的人。
王芳在外麵低聲問陳大家的:“陳嬸子,夫人要收回這間院子嗎?”
她和兒子相依為命,攢下來的錢倒是足夠買一間小院了,就是有些捨不得。
陳大家的搖搖頭:“不知道,夫人沒說,應該不會收回院子。”
董玉婷看過後,就離開了這裡。回到鋪子中,和方蘭簽訂雇工契。
契上要寫工錢與食宿、身份資訊、工作內容、期限,最後由雇主、雇工、保人簽字,還要拿到市署登記。
立契人方蘭,年二十七歲,係幽州平南郡清原縣人。京城安寧坊西市酥香閣陳淑名下做夥,每日卯時上工,戌時歇息,專司揉麵、製作糕點。月錢一兩,食宿於石頭街第三家。傭工三年為期,未滿不得辭工。
陳大家的指導著方蘭寫下來,拿給董玉婷看。
方蘭以前在清原縣的時候也寫過雇工契,隻不過那時候她是雇主,開給點心師傅的月錢也不過半吊子錢。
月錢一兩,也就相當於府裡的一等丫鬟的月例。
“在月錢後麵再寫上,每月給糕餅兩斤,米一鬥,逢年過節再給其他東西。”
陳大家的“哦”了一聲,不情不願的轉過身拿筆去添上。
董玉婷道:“放心吧,這些福利鋪子的人都有。”
陳大家的又眉開眼笑起來:“謝謝夫人。”
王芳拉著兒子趕緊道謝,方蘭也緊隨其後,拉著王明月給董玉婷道謝。
寫好雇工契,眾人去往市署。
寫好的雇工契一份要留在市署,一份自留。市丞懶洋洋的靠在圓椅上,這會兒剛過了午後,市署裡人不多,他也愈發懶散,接過陳大家的遞來的雇工契,他正準備扔給底下的市佐去抄寫,忽然瞥見雇工契上的保人,是工部治河總督的夫人,他精神一震,嘴角高高揚起,親自抄寫雇工契。
“這就是鋪子裡的點心師傅?”市丞笑著問道。
陳大家的道:“正是,她做的南邊的糕點可好吃,市丞大人到時候一定要來我們鋪子嘗嘗。”
“當不起大人。”市丞道,“隻是這糕點會不會很貴?”
“怎麼會?我們鋪子裡的點心價格一向實惠。”
“那我一定要去嘗嘗,南邊的糕點我還沒嘗過呢。東市有賣南邊的糕點,就是那價格,實在是吃不起啊。”市丞苦笑道。
“大人儘管去嘗,貴了我自個兒掏腰包送你。”陳大家的也笑,“就是期望大人能幫我們宣傳一下,我們鋪子裡不僅能吃到美味的糕點,還有免費的花茶可以喝。等天再熱一些,還有涼茶能喝。”
市丞有心討好陳大家的背後的董玉婷,滿口答應:“行!這事兒交給我。”
方蘭走出市署的時候還暈暈乎乎,沒想到這事兒竟這麼容易的辦成了,她去市署的時候那些官員總是趾高氣昂,不給她找點麻煩都不行,哪裡像這個市丞態度這麼好。
方蘭知道,這一切都是那位夫人的緣故。
她看向市署外停著的馬車,暗自發誓定要做好糕點,不辜負夫人的好意。
董玉婷接過雇工契,在馬車裡對她們說:“你們坐那輛馬車回去吧,有什麼事我會讓秋荷通知你們,我交代你們的事情也要記得去做。”
董玉婷又去了東市逛了一圈兒,果然要比西市更加繁華。在這條街上,像酥香閣這樣的小鋪子根本就找不到。道路也更寬闊平整,六輛馬車可以並駕齊驅,而西市那條街,卻隻能同時行駛兩輛馬車。
滿街彌漫著誘人的食物香氣,各色的食物根本不重樣,除了酒樓、賣吃食的,還有聽曲說書、茶肆、布莊、藥館賭坊看得人眼花繚亂。
回了李府,已經過了吃午飯的時候,冬枝得知董玉婷還沒吃飯,馬上遣人讓廚房熱菜。
“把這些糕點,拿給瑤姐兒、翰哥兒、睿哥兒他們。”這是她在東市的如意齋買的,自己也嘗了嘗,味道確實不錯,方蘭的廚藝不如他們。
幸好她沒大膽到帶著方蘭去東市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