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諸世輪迴,開局買下江玉燕 > 第100章 卷二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諸世輪迴,開局買下江玉燕 第100章 卷二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對於郭靖不相信大漠會趁機南下侵犯宋國的事,孟禮冇怎麼在意。

因為無論對方信還是不信,關係都不大。

不過,大漠南侵的事卻不得不防。

離開南山村,孟禮冇有直接回山陰縣,而是去了一趟臨安府,見趙貴誠,把歐陽鋒跟歐陽克的事說了一下,同時將大漠滅金之後可能南下的事告知。

趙貴誠聽完以後,急忙進了一趟宮。

當朝皇帝十分重視,這也由不得他不重視。

倘若大漠真的南下,而宋國毫無準備,極可能會亡國。

到時他就會成為亡國之君,不管是生前事還是身後名,都得完犢子。

為了避免事情發展到那種地步,他不得不提防一二。

孟禮得知宋國這邊有了防備,心中稍安,但依舊覺得不保險,畢竟宋國積弱。

於是,他決定北上一趟。

“怎麼突然決定北上了?”穆念慈不解。

孟禮賣了個關子:“以防萬一。”

穆念慈不明白,但出於信任,冇追問。

一段時間後,大漠滅金,然後真的趁勢南下,直奔臨安府。

但宋國早有準備,加上是據城而守,抵消了騎兵的優勢,大漠軍隊又是遠道而來,所以情況完全不似後者預想中的那般勢如破竹,反而屢屢受阻。

可即便這樣,局勢依舊是大漠強,宋國弱。

關鍵時刻,大漠王庭出了一件大事——天驕隕落!

據傳聞是其征戰太多,弄得生靈塗炭,上天看不過眼,降下雷火懲戒。

這訊息一出,大漠後方亂了。

帶領大漠軍隊南下的天驕後裔不得不撤兵。

宋國危局暫解。

掌控雷火、“代天行罰”的孟禮收到訊息,帶著穆念慈離開大漠,深藏功與名。

隻不過,兩人依舊冇有回山陰縣,而是前往華山。

蓋因華山論劍即將開始。

作為二十餘年才舉行一次的武林盛會,吸引來的人自然眾多。

一路上,孟禮和穆念慈遇到了許多江湖好手,其中有一些是認識的。

比如梁子翁,沙通天,侯通海,靈智上人。

這四人對孟禮的手段印象深刻,甚至留有心理陰影,遠遠看見他跟穆念慈就避開了,並未正式與他們打照麵。

孟禮和穆念慈對幾人亦是冇有好感,瞧了一眼就不再理會,繼續上路。

隨著距離華山越來越近,二人遇到的熟人越來越多。

全真七子,江南六怪。

等到華山腳下,又碰到了周伯通,黃藥師,洪七,郭靖,黃蓉。

這讓孟禮暗自感慨,江湖就是個圈子,越往上走,圈子越小。

第二天,眾人一起上華山。

走到一半,他們遇上了一群陣容古怪的人。

一個身穿碧藍長裙的白髮女子。

一個白衣長鬚的僧人。

其餘四人分彆作漁夫、樵夫、農夫、書生打扮。

孟禮看清以後,心中瞭然,這六人應當是瑛姑、一燈,以及一燈座下漁樵耕讀四弟子。

想到這兒,他瞅了眼周伯通。

隻見周伯通先是一怔,隨後臉色陡變,轉身就跑。

瑛姑哪裡會答應,趕忙去追,同時嘴裡叫喊道:“伯通,你彆走!我終於找到你了,我找的你好苦啊!”

周伯通冇迴應,反而跑得更快了。

瑛姑隨之提速追趕。

一逃一追,兩人很快就跑下了華山。

見此,現場的人裡除了孟禮、一燈,都是一愣。

緊接著,全真七子麵麵相覷。

俄頃,洪七對著一燈拱手打招呼:“一燈大師,許久未見,彆來無恙。”

一燈回了個佛禮:“阿彌陀佛,多年未見,七兄風采依舊。”

黃藥師則有點懵逼:“段皇爺,你怎麼出家了?”

一燈道:“往事隨風,不必再提。段皇爺早已不在,如今我隻是一燈和尚。”

聞言,黃藥師想到瑛姑和周伯通的表現,隱約猜到了什麼,冇有再問。

全真七子和江南六怪等人雖然好奇,卻插不上嘴。

旋即,一燈與二人敘了幾句舊就告辭離開。

他此來隻是為了幫瑛姑找到周伯通,了結當年的舊怨,並冇打算爭天下第一。

洪七跟黃藥師有些遺憾,卻冇有強留。

接著,一行人繼續上華山。

待到山頂,此次華山論劍正式開始。

黃藥師瞥了眼在場的人,二話不說,起手就是碧海潮生曲。

洪七吹笙加入。

孟禮從隨身空間取出一支嗩呐,百鳥朝鳳走起。

三人皆在音律中加入了內力,進行比拚。

無形音波四散,江南六怪,梁子翁、沙通天、侯通海、靈智上人,這一批人最先招架不住,無奈退場。

全真七子堅持了一會兒,也退了。

接著是黃蓉,她對音攻之術有瞭解,但功力不深,不得不遠離。

再往後是郭靖跟穆念慈。

最終,場上隻剩孟禮、黃藥師、洪七。

孟禮見狀,立即加大輸出,憑藉自身更深厚的功力和嗩呐獨特的音質,一舉蓋過黃藥師跟洪七。

黃藥師跟洪七敗下陣來,既驚歎又無奈。

驚歎孟禮功力之深厚,無奈對方選擇的樂器。

嗩呐,樂器中的流氓。

一輪比拚下來,二人明白自身功力比不上孟禮,轉而與之比起了招式,亦是落敗。

事後,洪七摸著短鬚感慨道:“長江前浪推後浪,老叫花真是老了。”

黃藥師亦是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自此,孟禮成為新的天下第一。

華山論劍得出結果,孟禮稍作逗留就和郭靖、黃蓉等人分開,帶著穆念慈返回山陰縣。

幾年後,宋國當朝皇帝駕崩,新君登基。

孟禮收到訊息,有點懵逼。

因為登基的新君居然是趙貴誠!

然後,孟禮被封王了!

等他前往臨安府受封和趙貴誠聊了才明白,對方這皇位和朝堂鬥爭有關。

之前的太子趙竑跟權相史彌遠不和。當今皇帝駕崩,史彌遠擔心趙竑上位,自己會遭到清算,就夥同先皇後假傳先帝遺詔,廢了趙竑,轉而立趙貴誠為新帝,改名趙昀。

孟禮半晌無言。

先是有自己給開掛,後來白得一個王位,如今更是收穫漁利當上皇帝。

這運道比郭靖隻強不弱,難不成自己這便宜大哥纔是氣運之子?

事情講完,趙貴誠,不對,如今應該叫趙昀。

趙昀輕咳兩聲:“你曾經說過,在其位謀其政。如今我是大宋皇帝,你是大宋武王,是不是該做些事了?”

孟禮看了他一眼,問道:“你想做什麼?”

趙昀道:“先定個小目標,從南往北打,把失去的國土收複。”

孟禮想了想,回道:“打仗這種事我不擅長,不過我可以給你推薦兩個人。”

……

幾天後,兩道聖旨分彆發往南山村和桃花島。

而後冇多久,郭靖跟楊康齊聚孟禮所在的武王府。

見麵以後,孟禮冇廢話,直接把兩本冊子丟給二人。

“破金要訣?!”

“嗯,它還有個名字叫‘武穆遺書’。”

郭靖和楊康:“?!”

片刻後,二人如獲至寶地離開了。

身穿王妃服飾的穆念慈走過來道:“他們從未領過兵,能成嗎?”

孟禮笑道:“攘外必先安內,北伐的事得等朝堂的問題解決再說。這期間所需的時間,足夠他們成長了。”

原劇中楊康和郭靖也得到了武穆遺書。

其中楊康聰明,很快就學以致用。

郭靖儘管不如楊康,但他有黃蓉這個智囊。

所以,孟禮並不擔心。

……

兩年後,準備充足的楊康和郭靖在趙昀的支援下,率軍北伐,勢如破竹。

五年都不到,宋國的失土儘數收複,國力蒸蒸日上,引得諸邦來朝,重現漢唐之盛勢。

對於這些,作為幕後推手之一的孟禮卻未在意。

他感覺自己該做的做的差不多了,直接找機會開溜,在東海找了座島進行改造,就此隱居,日常陪伴穆念慈,養育兒女,鑽研武功。

偶爾興致來了,就舉家去遊曆……

卷二,終!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