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諸天道祖,從遮天開始 > 第29章 道無處不在,佛隻在心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諸天道祖,從遮天開始 第29章 道無處不在,佛隻在心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無量天功的修行,是將神識分割成無數份,在心神之中,或者化種種兵器,或者化花草樹木,乃至演化萬法,體悟無量大道,成就無量神力。

不管神識演變為何,都可以融入自身大道之中。

甚至可以說,體悟大道越多越廣,成就的無量神力就越強。

“不愧是‘鬥’字秘的開創者,也許在神話時代,無量天尊就已經在考慮化混沌體了。”

鴻鈞在開始修行之後,輕聲感歎,想起了自己從伏羲龍碑所得的“鬥”字秘,作為九秘之一,可以演化任何攻擊神術,號稱鬥戰第一。

可若是與無量天功的仙台卷結合起來,豈止是演化任何攻擊神術,分明是演化萬法。

此後萬法歸一,成就無量神力、無量大道。

鴻鈞猜測,這位神話時代的天尊,之所以要對先天混沌體王波下手,很大可能就是想以無量之道演化混沌。

“也不知道,他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傳聞之中,無量天尊斬殺未成道的混沌體後不久便“坐化”了。

但是這個世界強者的“坐化”,都未必是真的“坐化”,遠一點的如帝尊,近一點的如虛空大帝,甚至還在神源之中的無始大帝,以及將來的青帝。葉天帝,皆是如此。

在世人眼中是坐化了,卻不知他們是準備坑彆人還是坑自己。

“天尊應該是失敗了。”

這時候,伏羲龍碑出聲,說道:“大帝曾經和我說過,無量天尊元神之變冇有問題,但是肉身之變卻差點火候。”

“所以,他在最後的關頭,選擇和道德天尊一樣,以渡劫天尊的法,嘗試結輪迴印。”

鴻鈞微微點頭,神話時代的九位天尊,不管最後的選擇如何,都可以說是長生路上的踐行者,長生法的開拓者。

渡劫天尊的輪迴印,元始天尊的以器成道,靈寶天尊的以陣成道,道德天尊對天生聖靈的研究,無量天尊對混沌體的研究,乃至長生、寂滅、逍遙各自的探索,都值得後來者參考,繼續推陳出新。

或許正因如此,纔在神話末年,孕育出了帝尊這個絕代人物,紅塵成仙。

鴻鈞的無量天功仙台卷已經入門,但是想要徹底成就,形成無量神力,卻還需要神識分裂演化天地萬象的水磨工夫。

不過,他並冇有著急去進行演化,而是在這個節點,立刻開啟了對阿彌陀經的修行。

阿彌陀佛大帝的仙台經文,應該是參考了無量天尊的法,同樣有分割神識的過程。

不同的是,所有的神識在演化萬千之後,最終會歸於一端,惟精惟一,化作自身的佛法神力。

前者散而為萬道,後者合而為一禪。

看起來南轅北轍,相互對立,可是這種對立之中,未必不能找到統一。

“對立與統一,對立我亦明白,卻不知你準備怎麼將其統一?”

伏羲龍碑同樣在研究這兩種似乎同源異流的至尊經文,它早知仙台秘境,不同的經文,對應不同的神力,想要統一在一起,並不是那麼簡單。

不僅對修行者的才情有一定的要求,修行的古經,也需要有融入之徑。

若是伏羲神力和女媧神力,因為有著龍蛇之變的傳承,完全可以用伏羲大帝所創的河圖、洛書兩種神形,生成河洛陣紋,進行彙聚。

但是無量天尊和阿彌陀佛兩種古經,就不好如此了。

它聽了鴻鈞對這兩種法的理解,似乎已經有了思路,不由好奇,想看看這位洪荒後輩,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道無處不在,佛隻在心中。”

鴻鈞隻向伏羲龍碑說了這十個字,就開始了自己的修行。

首先是《真靈不昧經》的觀想法,這一刻不再觀想以他自身為原型的道人,而變成了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形象。

這嬰兒出世之後,在鴻鈞的識海之中,往東西南北各走了九步,最後迴歸原本位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高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這一聲呼喊,不僅僅是識海之中的嬰兒呼喊,在現實之中的鴻鈞,同樣喊出了此聲。

旁邊的伏羲龍碑神祇見狀,不由一愕。

而遠在須彌山,有一個正在給眾菩薩、羅漢說法的高**身,忽然停了下來,目光看向鴻鈞所在的東邊。

這一幕,讓須彌山上的眾菩薩、羅漢,頓時驚訝。

有一個僧人開口問道:“世尊,敢問東方可是又出了什麼事?”

百年前五色道石迎擊三皇兵的時候,須彌山的講經停過一次;

數十年前,不死天刀出現與五色道石兩敗俱傷的時候,講經又停了一次;

再往後,伏羲龍碑橫空出世,講經也停了一次。

如今世尊又停講,讓這些菩薩、羅漢開始懷疑,東荒之地,是不是又有帝兵爭鋒了。

高**身聞言,卻是歎笑了一聲:“無事,不過有後來者以道入佛,佛法又廣矣。”

隨後,不再關注東方,繼續說法。

高**身的關注,鴻鈞一無所知,但是伏羲龍碑神祇卻是感知到了。

它看了一眼西方的須彌山,見到那邊並無反應,很快又垂下目光,繼續看護鴻鈞的修行。

······

佛本是道,既然都是自身,冇必要糾結一時間是佛還是道。

鴻鈞雖然更喜道人形象,但是為了修行,卻不介意一時為佛。

不過,這個佛,並不是隨意而化的。

他對佛門經文的理解研究,不過纔剛剛開始,一切當從嬰兒開始。

既然是嬰兒,鴻鈞此前又胡謅了一個“如來”之名,福至心靈下,才喊出了這樣一句口號。

如來,是佛陀之名,但並不指向具體的哪一位。

無窮世界,億萬諸佛,得證果位,後麵都會加上“如來”兩字。

但見這嬰兒高坐在鴻鈞的識海之上,無量天功首先運轉,分出的神識,化作天地萬象,感悟種種道與法之後,便會轉為阿彌陀經的根基,迴歸嬰兒之身。

前者散逸,無處不在,是無量天尊代表的“道”;後者精一,隻在心中,為阿彌陀佛代表的“佛”。

當然,這是屬於鴻鈞的修行,他更喜歡將阿彌陀佛古經,稱為“無量光佛經”或者“無量壽佛經”。

所謂無量者,實非無量,是名無量。

兩者在《真靈不昧經》觀想法的相助下,合二為一,是為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法、無量道。

這種新生成的神力,依然可稱為無量神力。

既然思路已經打開,鴻鈞立刻沉入修行者,摒棄外界一切乾擾,爭取早日將仙台一重天修行圓滿。

可是很快,鴻鈞就發現這種統一佛道的修行,出現了問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