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道祖,從遮天開始 第35章 斬道天關,又奪經
-
“有一些思路,但需要找一個更適合我的地方纔行。”
伏羲龍碑所說的大關卡,指的就是無量天功和阿彌陀經修行者的斬道天關。
前一門神話時代所創的天功,衍萬法,聚萬道,一切的道與法,乃至思維、念頭、記憶等等,都可以納入無量之中。
既然所有的大道,都是無量道的一部分,那斬道之時,根本就無道可斬。
斬道,又名斬明己道,修士要麵對的一種選擇,可以是斬掉過往的人、事、記憶,也可以是過往的經曆,斬去的執念越重要,突破境界之後實力也就越強大。
無量天功修行者,在修行之中,已經將一切都融入道中,根本就斬無可斬。
伏羲龍碑給出的無量天功,雖是完整的經文,卻根本冇有記載昔年無量天尊修行的時候,到底是如何斬道的。
或者說,每個修行者的斬道,都是不同的,無量天尊不記載於經文中,是為了不影響後來者。
“難怪,無量天尊在道門的名頭,不下於元始、靈寶和道德三位,但是他的經文卻傳下來最少。”
“如此艱難的斬道,道統不被斷絕纔怪。”
而另一方麵,鴻鈞又修行了阿彌陀佛大帝的經文,此經的斬道,則又有說法了。
阿彌陀佛大帝,斬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一切妄念,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如此。
真正的佛門修士,秉持佛心為己心,以阿彌陀佛為參照,或許不難斬此三心妄念。
但是鴻鈞,卻並不願意走佛門之路,自然不可能效法他們的斬道之法。
如此,同樣是一個難題。
鴻鈞的斬道,必然是要同時包含兩者的,不然的話,他的兩門古經,豈不是白白修行了。
甚至在此之外,此前種種修行,同樣要考慮到斬道之中,才能真正為自己“斬明己道”。
這段時間,為了斬道,鴻鈞時常參悟狠人大帝的“斬我明道訣”。
他心中有了一些想法,卻需要到一個契合自己原本心性的地方,來一場心靈之旅。
“什麼地方?”伏羲龍碑聽完鴻鈞的思索,立即詢問道。
“既然前輩提及了,那說明緣法已至,道機已來,還請前輩隨我一起,前往永恒古星。”
鴻鈞終究是一個“穿越者”,整個宇宙之中,和他穿越之前的價值觀念、生長環境最為接近的,恐怕就是永恒古星了。
“永恒至尊出身的古星嗎?聽說那邊的道衍大帝,是在伏羲大帝之後證道的,或許他會知道伏羲大帝的情況。”
伏羲龍碑在伏羲大帝晚年的時候,被伏羲大帝親自拆開,以並且封禁神祇,抹去一部分記憶。
後來洪荒古星,開始慢慢陷入難以修行的道艱時代,百萬年冇有出現揚名星空的強大修士,那方天地儼然宇宙邊荒。
直到羽化大帝之時,羽化神朝根據神話天庭遺留的文獻,才找到了洪荒,找到了崑崙。
然後,狠人大帝的因果,也隨之而生。
這些往事,伏羲龍碑都已經清楚。
北鬥星域,從阿彌陀佛大帝開始,到最近的太皇,帝道未絕,卻冇有關於百萬年前伏羲大帝時代的任何記載。
他想著永恒星域的道衍大帝,距離伏羲時代最近,或許留下過訊息。
鴻鈞和伏羲龍碑商量好之後,向奇士府的老府主打聽了永恒古星的座標,交還他的大聖兵之後,就打算動身了。
不過,在動身之前,他也如一些其他修行者一樣,在奇士府內,找了八座尋常的山嶽,留下了大道真意。
“神魔九變,最後一變全靠個人,其他八變倒是可以留給後人,以還奇士府人情。”
隨後,鴻鈞又去奇士府外的一處秘地,渡仙台二重天。”
果然,這位“凶人”出冇,就是為了奪經而來。
兩位即將斬道的皇朝天驕臉色難看無比,但是周圍很多中州的路人修士,卻麵帶激動,彷彿與有榮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