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革命 第二十九章 金軍南下
汴梁城“聽風樓”內,說書人王班直驚堂木一拍,聲如洪鐘:“話說嶽武穆牛頭山救駕,八百背嵬軍破十萬金兵——”話音未落,醒木接觸桌麵的刹那,竟濺起點點金塵,在空中聚成盾牌虛影。聽眾中有人熱淚盈眶,有人捶胸頓足,憂國憂民的意念化作實質護盾,籠罩整座茶樓。
吳用暗中觀察到:“每當說到‘精忠報國處,金塵便密如驟雨。”他立刻命人將《嶽武穆傳》改編成戲曲,在山東各州府巡演。某次魔神先鋒襲擾鄆城,恰逢戲班演到“風波亭”一幕,台下百姓群情激憤,無數金塵自戲樓衝天而起,竟將魔神的黑霧硬生生逼退三裡地。
梁山泊水寨的碼頭上,李俊的船隊滿載海鹽歸來,換來的遼國戰馬正被烙上星紋符記。馬夫們發現,這些馬蹄鐵隱現“天速星”符文的戰馬,衝鋒時竟能踏碎魔神布設的黑藤陣。“一船鹽換十匹良駒,真值!”穆弘清點著賬本大笑,“待金兵南下,咱們的星紋騎營能把他們的魔化騎兵衝個稀爛!”
更妙的是貿易背後的暗線——遼國因獲得梁山海鹽,緩解了民生危機,便更願意配合抵禦金國。當完顏阿骨打派魔化柺子馬進攻燕雲時,公孫勝與遼將耶律大石合兵一處,星紋戰馬踏起的符文金光與道法交織,竟在邊境築起一道長達百裡的星光防線。經濟賬算到最後,成了決定戰局走向的關鍵棋。
深秋的暮色中,童貫的敗軍如喪家之犬般踉蹌至梁山泊下。殘兵們衣衫襤褸,兵器鏽跡斑斑,空氣中彌漫著血腥與絕望的氣息。正當隊伍行至山腳,聚義廳方向突然傳來一聲震耳欲聾的龍吟,聲浪掀起漫天枯葉,驚得戰馬人立而起。
“那是什麼?!”童貫驚恐地抬頭,隻見聚義廳上空騰起108道璀璨光柱,如利劍般刺破羅真人設下的符籙屏障。光柱直衝雲霄,在天穹之上勾勒出辛棄疾的血色詞幕,每個字都似用鮮血寫成,透著一股令人戰栗的雄渾氣勢:“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心!如!鐵!”
“這…這是妖法!”童貫身旁的親兵顫抖著後退,手中兵器哐當墜地。而在梁山泊內,108位好漢同時感受到星位的共鳴——他們的兵器、甲冑泛起微光,與天空中的光柱遙相呼應。吳用望著詞幕,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星位終得全歸,這是上天昭示,抗魔大業,在此一舉!”
血色詞幕驟然碎裂,化作萬千金甲碎片,如流星般墜入齊魯大地。正在田間勞作的老農忽覺手中鋤頭變得異常沉重,低頭一看,竟是一粒星芒沒入泥土,瞬間,整片土地都泛起微微的金光。老農撫摸著鋤頭,喃喃道:“這…這是要變天了啊。”
童貫望著這震撼天地的異象,雙腿一軟,癱倒在馬下。他知道,梁山這股力量,早已超越了他的認知,而大宋的命運,也將因這一夜的星位歸全,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方向。遠處,宋江站在聚義廳前,望著天際,握緊了腰間的佩刀——抗魔的最後一戰,即將拉開帷幕。
梁山泊兵甲局內,熱浪裹挾著火星撲麵而來。湯隆赤著上身,掄起大錘砸向燒得通紅的樸刀胚體,金大堅則手持刻刀,在刀刃上飛速雕琢微型天罡符。符文細如發絲,肉眼難辨,卻在淬火時泛起微光——這柄看似普通的農具用刀,實則暗藏破魔之力。當嘍囉持此刀與魔化金兵交鋒,刀刃觸及魔甲瞬間,竟迸發出耀眼金光,魔甲應聲碎裂,修複速度驟降十成。
隔壁工坊裡,扈三娘正指揮女軍處理藤條。朱雀營的火牆陣法被她改良成縮時烘烤術,熊熊火焰掠過藤條,原本柔韌的藤蔓表麵浮現細密的火羽紋。這些偽裝成漁網的藤魔甲,在實戰中展現出驚人效果:魔氣侵蝕時,藤甲自動升騰起赤紅微光,將侵蝕速度硬生生減緩三成,穿戴者得以爭取更多反擊時機。
角落裡,戴宗脫下草鞋,足底殘影如流光般滲入新製的踏雲靴鞋底。普通草鞋注入神行術之力後,竟能讓士兵日行三百裡而不知疲倦。有嘍囉試穿後驚歎:“穿上這鞋,感覺能追上天上的鳥!”湯隆摸著胡須大笑:“這算什麼?等金兵來犯,叫他們見識梁山‘飛毛腿’的厲害!”
最玄妙的當屬流水線協作。孟康改裝的巨型鍛壓機轟隆作響,侯健縫製護甲的銀針上下翻飛,看似毫無關聯的工序,卻暗藏玄機——每當侯健的銀針穿透皮革,鍛壓機的震動頻率恰好與地煞星位產生共鳴,讓產出的每件兵甲都天然融入星辰之力。吳用視察工坊時撫掌讚歎:“這哪是流水線,分明是將地煞氣運織進了每寸甲冑!”
梁山泊的築城工地上,夯土聲與號子聲日夜不絕。陶宗旺擼起褲腿站在城牆基址前,指揮民夫將摻入特殊材料的青磚砌入牆體——這些青磚浸泡過魯智深的酒液,表麵看似普通,實則暗藏玄機。當魔氣逼近時,磚塊會泛起淡淡酒光,如同一雙雙警惕的眼睛,無聲警示著城內守軍。
更絕的是城牆地基——陶宗旺命人將武鬆的斷發埋入夯土層,每根發絲都用符紙包裹。某次魔神先鋒突襲,大地突然震動,武鬆的天傷星威壓自地基升騰,化作巨型拳影砸向魔軍,當場震碎十數具魔化軀體。倖存的魔物驚恐後退,再也不敢靠近城牆半步。
護城河則是另一重殺器。李俊從深海捕來特殊水母,這些半透明生物在純淨水中無色無形,一旦接觸魔氣便會通體赤紅。當金國魔化水兵試圖潛渡時,護城河水瞬間變成血色,城樓上的梁山軍見狀立刻萬箭齊發。安道全配製的藥水則被注入河床,魔物踏入便如陷入泥沼,行動遲緩不堪,成了守軍的活靶子。
最精妙的當屬施工障眼法。吳笛編寫的《夯土號子》在工地上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