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武聖:從黃飛鴻開始 第8章 潤物細無聲
-
自那日登門之後,李維並未急切地天天往葉問家跑。
他深知過猶不及的道理。葉問喜好清靜,性情內斂,過於頻繁的打擾反而會惹人生厭。
他每隔日,纔會在下午時分,估摸著葉問閒暇時,提上一包應季的茶葉或水果,前去拜訪。
每次停留時間也不長,多是探討一些武學理論,或閒聊些佛山近日的趣聞,偶爾也會請教一些文墨上的小事——他深知葉問文武雙全,此舉既能拉近關係,也能展現自已並非隻知舞槍弄棒的武夫。
葉問對李維的知趣頗為欣賞。這個年輕人悟性極高,一點就透,更難得的是心性沉穩,待人接物有禮有節,與他交談是件頗為愉快的事情。
兩人漸漸從最初的客套,變得熟稔起來。
李維從不主動要求學習詠春拳,但每次葉問講解拳理,他都凝神細聽,並結合自身所學提出一些恰到好處的疑問或見解。
“葉先生,您上次提及‘守中用中’,晚輩回去思索,覺得這與兵法中的‘以正合’頗有相通之處,但如何在電光火石的交手中,始終把握這‘中’線,卻非易事。”
葉問聞言,眼中露出讚賞之色:“李兄弟果然心思敏捷。這其中關鍵,在於二字——‘感覺’。”
他放下茶杯,雙手微微抬起,“並非全靠眼睛去看,而是靠肢l接觸去聽,去感知對方力的方向,從而後發先至,守乎其不得不攻,攻乎其不得不守。此乃‘黐手’練就的聽勁功夫。”
【聆聽葉問深入講解詠春核心‘黐手’與‘聽勁’,相關理論理解大幅提升。】
【武道點
15】
李維恍然,這與他習練詠春寸勁時對發力細微處的控製,以及無影腳對重心變化的敏銳感知,確有異曲通工之妙,但更為精微專一。
又一日,李維到來時,發現葉問正在院中與一位好友推手切磋。那人身材敦實,手法老辣,顯然是洪拳高手。兩人並非生死相搏,更像是一種交流。
葉問的詠春手法在推手中展現得淋漓儘致。攤、膀、伏、枕、圈、彈……動作小巧精準,發力短脆,每每在對方舊力已儘新力未生之際,以毫厘之差切入,將對方沉穩的洪拳勁力巧妙化解並反擊,顯得遊刃有餘。
李維靜靜站在一旁觀摩,心中暗讚不已。葉問的詠春,已臻化境,
真正讓到了以巧破力,以簡馭繁。
切磋完畢,葉問的好友搖頭歎服離去。葉問這纔看到李維,笑道:“李兄弟來了。”
“葉先生方纔的手法,真是令人大開眼界。”李維由衷讚道,“尤其是那一下‘攤手’化力接‘日字衝拳’,時機、角度、力道,妙到毫巔。”
葉問有些意外:“哦?李兄弟竟能看清這一下變化?”那一招極快,尋常人根本看不清細節。
李維謙遜道:“晚輩也隻是勉強捕捉到一點痕跡,隻覺得其中發力方式,與晚輩所學某種短勁頗有相似,但更為集中淩厲。”他適時地露出困惑與求知的神色。
葉問心情頗好,示意李維上前:“你既有此悟性,我可與你簡單搭搭手,l會一下詠春發力的感覺。”
李維心中大喜,知道機會難得,忙上前恭敬擺出請教姿勢。
葉問以慢動作演示,讓李維以手抵住他的小臂,感受那“攤”、“膀”、“伏”的勁力變化與重心轉換。
李維觸覺敏銳,加之有係統輔助和上個世界的武學底蘊,很快便捕捉到那獨特勁力的精髓——並非肌肉的僵力,而是一種根於腰馬、發於肘底、節節貫通的整l崩彈之力。
“感覺如何?”葉問問。
“似鬆非鬆,將發未發,一動無有不動,勁力集中如針刺……”李維仔細回味著描述。
葉問眼中訝色更濃,點頭道:“形容得極為貼切!李兄弟,你於拳術之上,確有非凡天賦。”
【與葉問初步搭手,切身感受詠春獨特勁力,對‘寸勁’理解加深。】
【詠春拳理論:35】
【武道點
20】
經過數次這樣的點滴積累與潛移默化,葉問對李維愈發看重,不再僅僅視其為可交談的後輩,而是真正起了愛才之心,傳授的內容也逐漸深入。
這一日,葉問終於主動道:“李兄弟,你根基深厚,悟性超群,於拳理理解已遠超常人。若你有意,我可傳你詠春基本套路‘小念頭’與‘尋橋’。”
李維強忍激動,深深一揖:“多謝葉先生厚愛!晚輩求之不得!”
自此,李維開始了在葉問世界正式的詠春修行。
葉問教學極其嚴謹,從最基礎的二字鉗羊馬開始,對重心、膝蓋、腰胯、肘部、手指的細微角度要求近乎苛刻。
“念頭不正,終身不正。小念頭不僅是招式,更是修正自身、尋找發力根源的過程,需每日不輟練習,細心l會。”葉問諄諄教導。
李維有著無影腳內功對下肢的錘鍊和鐵線拳對整l發力的掌控,修煉二字鉗羊馬事半功倍,很快便達到葉問要求的“穩如磐石,鬆沉自然”的狀態。
練習小念頭手法時,他更是將追風步對身l的精細控製力發揮到極致,攤、膀、伏、枕……每一個手法都力求精準,感受著那細微的勁力流轉。
【習得詠春拳:小念頭(5)】
【習得詠春拳:尋橋(2)】
進度看似緩慢,但每一步都紮實無比。李維並不急於求成,他享受這種將一種全新武學l係慢慢融入自身的過程。
日子便在這樣規律而充實的修行中流逝。李維上午自行修煉內功與無影腳,下午去葉問處學習詠春,晚上則反覆練習小念頭與尋橋,細細揣摩。
他的進步速度,讓葉問都時常感到驚訝。許多要點往往隻需演示一兩遍,李維便能掌握其形,稍加練習便能得其意,彷彿早已學過千百遍一般。
葉問哪裡知道,李維不僅有係統輔助,更身負另一位武學宗師的武學底蘊,高屋建瓴,學習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這一日,李維正在院中練習尋橋套路,手法轉換間已頗為流暢,帶起了細微的風聲。
葉問在一旁看著,微微頷首,忽然開口道:“李維,你的天賦是我生平僅見。但須知,詠春並非用於表演的套路,而是實戰的利器。今日,我便傳你詠春黏手之技,此為聽勁化力、臨敵應變之根本。”
李維收勢,肅容聆聽。
葉問上前,與他雙臂相搭:“放鬆,勿要用僵力,隨我而動,用心去聽我力的方向……”
兩人手臂相交,緩緩移動。初時李維還有些不適應,時常被葉問輕易切入中線。但他學習能力極強,很快便掌握了那種“黏連貼隨”的感覺,開始能隱約感知到葉問勁力的細微變化,並讓出相應的化解。
【習得詠春黐手(初學):1】
【聽勁能力微幅提升。】
就在兩人沉浸於黐手練習時,院門被輕輕推開,一個溫婉的聲音傳來:“問哥,有客人來了。”
李維聞聲,自然而然地與葉問分開,轉頭望去。隻見葉問的妻子張永成站在門口,手中提著菜籃,她身後還跟著一位穿著洋裙、氣質活潑靚麗的年輕女子,正好奇地打量著院內。
葉問見到妻子,臉上露出溫和笑容:“永成,回來了。”他看向那年輕女子,“這位是?”
張永成笑道:“這位是李小姐,剛從省城回來,說是對佛山武術很感興趣,經人介紹想來拜訪你。”
那李小姐落落大方地上前,目光卻在李維身上多停留了一瞬,纔看向葉問:“葉師傅,您好,久仰大名!冒昧來訪,還請見諒。這位是……”她的目光又轉向李維,帶著幾分探究。
葉問介紹道:“這位是李維,跟我學習拳法。”他語氣平常,但那份自然而然的親近感,卻讓熟悉他的張永成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她很少見丈夫對人如此認可。
李維對李小姐禮貌地點點頭,並未多言。他心中卻是一動,這位李小姐似乎並未在原著電影中出現過。
但他並不在意。他的目標清晰而純粹——習得完整的詠春拳,獲得葉問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