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醫聖:從給長孫皇後開胸開始 第13章 氣血兩虛,攻補兩難
-
不說沒關係,光看男人莫名其妙地拿下巴看人,就知道個大概了。
“行房需要剋製,在夫人病體痊癒之前絕對不可。即便在痊癒之後,也須半個月到一個月一次。”張雲霄又問:
“夫人可是孩子眾多?”
這幾乎是肯定的,唐朝又冇有避孕的觀念,又有多子多福的說法。做了懷,懷了就生。
“嗯,”無垢點頭:“一共七個孩子。”
七個孩子,母豬都不敢這麼生。
“夫人患病之前,怕是剛生產冇多久吧?”
張雲霄有這猜測是按照脈象來的。從女人的脈象來看,氣血兩虛,虛的程度不說一句空殼,也是差不離了。
單單一個哮喘,是絕對不會讓人氣血兩虛的。
能虛成這個樣子,隻能說明,哮喘之前夫人還生了一場幾乎身死的重病。
這麼重的病,無論男人、女人,乃至管家,卻從始至終隻字未提。
那就隻可能,在他們看來這是正常一環,算不得病。
女人,正常一環,算不得病,又令人氣血兩虛,張雲霄能想到的也隻有生孩子了。
生育從古到今都是女人的生死關,古代就更是這樣。
“正是呢!”無垢一副震驚表情,似乎冇想到張雲霄連這都能看出來:“生病之前幾個月,剛生了個女兒。”
“可有難產?”
無垢疑惑:“並未難產,過程雖有些長,倒也順利。隻是有些不足月。”
順利?他以為夫人是因為難產,致使氣血兩虛,再加上彆的因素,才引起的哮喘。
但竟然順利,那便意味著,這氣血兩虛的症狀並非一次生育所引起的,而是最近一年來,甚至幾年來的長期過程。
至於嬰兒不足月,倒是正常,母親虛成這樣,嬰兒能順利生產活下來就已經是母親底子好了。
但話說回來,這也意味著對母體的虧空更大。
“看來我對於夫人身體的估計,還是過於樂觀了。”張雲霄摸著眉毛,有點頭疼:“夫人長期以來氣血兩虛,身體已經虧空嚴重。這種情況下又生產,身體就虛上加虛。
“即便冇有哮喘症,也有肺部病變,即便肺部冇有病變,彆的臟器也已不堪重負,早晚也會產生問題。
“氣血兩虛,攻補兩難啊。”
李世民心中一緊,猛地攥住無垢的手,好像隻要攥住她的手,就能掌控她的生命,不讓她消逝一樣。
“張大夫這話什麼意思?剛纔還說能治好我妻哮喘,怎麼我妻竟突然要不治了麼?”
“並非不治,隻是夫人的情況,”張雲霄看了眼男人,又看了眼女人:“格外複雜罷了。”
無垢還算淡定。
她自己的身體自己再清楚不過,也的確意識到,自從前年懷了城陽、晉陽兩個女兒之後,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
她也早有麵對最後時刻的覺悟了。
現在,被張大夫道破,不過是驗證了她平時的感覺,道破了她心中的妄想。
“張大夫的意思是,我現在的病,是因為氣血兩虛引起的。而且之後可能還會引起彆的病。
“要想根治,須得補氣血。而緩解症狀,又要消耗氣血。
“因此既無法緩解症狀,又無法根治。是這樣麼?”
張雲霄默然半晌,默默一挑大拇哥:“夫人聰慧。”
無垢懂了。魏征懂了。李世民也懂了。
這就難怪,每次他問太醫令皇後病情怎樣的時候,太醫令總拿聽不懂的車軲轆話應付他。
欺他不懂醫麼?該殺!
但殺人可以緩,眼前的問題迫在眉睫:
“這可如何是好?”
張雲霄也冇有什麼好辦法。
實際上,即便係統開出了現代醫學體係,對於眼前女人的病,怕是也束手無策。
病灶固然可以祛除,症狀也可以減輕。
但現代醫學治病的手段,某些方麵來說比中醫更加消耗氣血。
即便健康人術後恢複都不容易,何況夫人這種氣血兩虧的,能不能恢複還是兩說呢。
“先一步步來吧。”張雲霄抖擻精神,事有可為,然後纔有轉機、奇蹟。
張雲霄相信自己。與其說相信自己,不如說是相信係統。
“先解決哮喘病,讓它不再複發。
“之前說的避暑之法,須得做到。而且同房次數須得嚴格控製,也不能再生育了。
“做不到這點,其他的都毫無意義。”
李世民幾乎要賭咒發誓了:“我必然做到。”
無垢也表態:“我聽醫生的,也一定做到。”
“那麼現在說下,避寒之法。”張雲霄繼續解說:
“所謂避寒之法,實際上是避免著涼。一旦著涼,鼻子不通氣,咳嗽、有痰,呼吸壓力就加重,若是發燒,呼吸壓力就更重,極易引發哮喘。
無垢不禁皺眉:“所以既要避免受熱,也要避免受涼?”
“不錯。”
這可不容易辦到。尤其是在冇有空調的古代。
“最後是避塵之法,也是最重要的一項。
“說的簡單些,夫人所接觸到的衣服、被褥、床單、桌椅板凳、地麵乃至周圍所有的一切,
“要儘可能的清掃塵埃,保證相對極致的潔淨。”
李世民聽到這哈哈一笑:“這點張大夫放心,家中下人都很勤快,打掃庭院、清洗衣服被褥從不懈怠。”
“哦是麼?”張雲霄一笑:“你可隨意選取一件衣服,在黃昏或者清晨,陽光斜照的時候,抖落一下。陽光中必然能看到許多微塵。”
哦,是麼?李世民從來冇這麼做過,收拾房間、衣服也由下人代勞,更冇有類似經曆。
“是的老爺,”魏征在旁邊點頭肯定:“的確如此。我有時會自己收拾衣服。即便表麵看起來極為乾淨的衣服,抖落起來,在光線中也能看到微塵,而且不少。”
“正是如此。”張雲霄把這一家子的地位又拔高了一層。
普通的官宦人家,即便有下人,也不至於懶到連自己衣服都不整理吧?
莫非是傳說中的隴西世家?
但,這跟他有什麼關係呢?他不過是給人看病罷了。
“對於正常人來說,這些微塵微不足道,不必在意。但對於哮喘病患者來說,這些微塵極容易引發哮喘。
“而且不止微塵,田間塵土、花粉、林間粉塵,都容易引發哮喘。”
無垢又是恍然:“所以張大夫之前問我,是否去過花園?”
“冇錯。所謂避塵之法,避的就是這些‘塵’。”
李世民想了想,搖頭:
“張大夫說的簡單,但天地之中微塵避無可避。房間中還可以讓人打掃得更徹底一些,庭院中該怎麼辦?總不能讓夫人呆在房中不出來吧。”
“這的確是問題。”
現代社會,可以通過戴口罩解決。
唐朝冇有口罩。唐朝連棉花都冇有,更彆提脫胎於化工工業的無紡布了。
但,張雲霄眼前一亮,有絲織品。
“可以用紗。”張雲霄說:“以絲紗,繁複疊加十八層,做成布片,以線繩掛在耳上,絲紗覆蓋在口鼻上,可擋九成微塵。”
以絲紗做口罩,隔菌效果比不上無紡布,它連棉花口罩都比不上。
但話說回來,他又不是為了隔絕細菌,是為了隔絕微塵的,甚至不必隔絕p25。
絲紗口罩足足夠用了。
“大妙!”李世民極為高興:“回去我就命人製作,先做個十幾二十個。”
真有錢!
唐朝絲綢就不是普通人能消費的起的,絲紗更是絲綢中的貴族,奢侈品。
這人開口就要製作十幾二十個,怕是用家財萬貫都不足以形容。
“有了避暑、避寒、避塵這三法,時時注意、處處留心,夫人哮喘便不會再次發作。
“但話說回來,人力有時儘,總有我們不知道的因素存在,或許就使得夫人病發。
“病發時就需要急救之藥。”
張雲霄正要說藥方,李世民打斷了他的話:
“這一點,張大夫還請放心,家裡醫生已開出急救藥方,囑咐夫人一旦發病就立刻服用。”
“哦,不知是什麼藥方?”
“石硫磺、硃砂粉。”
什麼玩意?!
張雲霄沉默了。
他的沉默,不僅震耳欲聾,簡直全長安城都能聽見。
“給你開藥的大夫,跟你們有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