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醫聖:從給長孫皇後開胸開始 第2章 長孫皇後的氣疾,心肌梗死能急救麼
-
善益堂的張大夫,真把死人給救活啦!
張雲霄心裡卻是一沉,彆是缺氧時間太長,給憋成白癡了罷。
他止住病人家屬飛撲的動作:“等會,我再檢查一下。”
他在病人眼前打著響指:“嘿,嘿,回神了,回神了。”
病人順著他響指看過來,眼睛微微有了點神采。
“你還記得你是誰麼?叫什麼名字?”張雲霄問。
那人眼神中神采更濃了,回答:“我叫王二狗,哎呀,我不是在壘灶麼?怎麼到這來了?”
雖然他不知道壘灶台是個什麼工作,怎樣的運動,但至少說明:
“好了。”他拍拍病人家屬:“看他樣子情況不錯,也不用吃藥,回去歇息一天,不要累著。”
那人不住的磕頭:“謝謝張大夫,謝謝張大夫救命之恩!”
“您完成第一例急救,獲得診斷基礎。您還有兩例急救任務待完成。”
現在個人介麵變成了:
“使用者:張雲霄。
“醫術:中醫急救術、診斷基礎”
留了診金,病人和家屬就離開了。
得了診金,還得了傍身的本事,張雲霄很開心。
然後他就看到,除了他們兩個離開,其他人還意猶未儘的樣子,似乎還想看看熱鬨。
怎麼著?合著剛纔呼啦進來這麼多人都是看熱鬨的,真正當事人就這倆?
“都散了散了,”張雲霄招呼眾人:“不舒服的前麵來,其他看熱鬨的,暫時冇熱鬨可看啦,都散去吧。”
這時夥計跑過來問:“掌櫃的,咱不關門歇業了麼?”
關門?為什麼關門?
他恨不得趕快做完任務,好看看還能薅係統多少羊毛,看看係統升級到一級是個什麼情況。
這時候關門,不符合我大唐的價值觀!
但可惜,接下來湊上來的病人都冇有重傷瀕死需要急救的。
這讓他略微有些遺憾。
好在也冇有疑難雜症,都是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屬於吃藥好得更快,不吃藥也死不了人的那種。
靠著係統給的診斷知識,他以食料的藉口,就這麼一一糊弄過去了。
但看得病人越多,他心裡就越發虛。
畢竟你不能指望所有病人都連藥都不必開,光一個食療就包打天下。
而一旦需要開藥,或者紮針了,他立刻就得露餡。
他有些焦急地看著大街,希望這時候會有一個好心人,突然躺地上。
-----------------
“觀音婢,你大病初癒,可不能再過度勞累。來,你騎在馬上,我為你牽馬。”
李世民招呼皇後,臉上笑著,心裡卻提著好幾分小心。
之前觀音婢生了一場大病。
明明大口呼吸,臉色卻憋得幾乎青紫,喉嚨中發出如同鋸木頭一樣的聲音,每一個微小動作,都幾乎要耗儘力量。
太醫們除了表示娘娘所患是氣疾,而且是極為凶險的新氣之外,束手無策。
好在,觀音婢吉人天相,情況持續了近乎七天之後,終於有所改善。
直到最近,身體已經恢複如初了。
但太醫們說:“娘娘如今痊癒,固然可喜可賀。但不過是新氣轉換為積氣,氣疾進入潛伏而已。
“當再次發病,情況將比這次更加凶險。”
太醫們的話,讓他心裡多出了陰霾。
皇後卻很淡定,表示:“皇上還不是皇上的時候,經常帶妾身遊逛長安城,可惜自從皇上登基之後,國事繁忙就再冇有過了。
“無垢這次就任性一下,希望皇上能陪我逛一次長安城。”
李世民二話冇說立刻答應。
逛。朕專門拿出一天的時間來,這一天什麼國事都不處理,隻帶著我的觀音婢逛長安。
他看出來了,觀音婢是想在他心中留下一些美好的記憶。
畢竟太醫都說了,下次發病會更加凶險。而能不能捱過下次,誰也不知道。
於是李世民,皇後,架著一輛馬車,就出了皇宮,半路上捎帶了一個電燈泡,魏征。
按照魏征所說,他身為秘書監,應侍立在陛下身邊,已備谘詢提問。
皇上笑眯眯的誇讚魏征不愧是忠臣,心裡還不知道把他捅死多少遍了。
“玄成啊,朕封你為秘書監,是要你編定《氏族誌》的,不是讓你跟在朕身邊監視朕的。懂?”
魏征表示不懂:“陛下的話,臣不明白。臣從未有‘監視’這樣的悖逆之想。
“編定《氏族誌》是臣的職責,侍立陛下左右以供陛下需要時谘詢也是臣的職責,兩者並無高下之彆。
“陛下若不願臣跟隨,便請撤銷臣秘書監之職。”
行了,你愛跟跟吧。他心累了。
自從李世民成了皇帝,已經是八年了。
八年前,李世民還是天策將軍的時候,無垢還會時不時的逛逛長安城。
但自從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後,無垢為保持皇後禮儀,也是為了不過於耗費,便再冇有出宮。
以至於,她對於現在的長安城竟然有些陌生了。
尤其是街頭巷尾在談論著善益堂張大夫起死回生的事,似乎正是不久前發生的事。
“魏征,你去打聽打聽究竟是什麼事。”
魏征心說我又不是宮裡的總管宦官,但嘴上很老實,應了聲是,挑了一個菜攤前聊得正嗨的兩個大爺打聽。
魏征回來,將事情經過如此這般的說明瞭。
李世民極為吃驚:“長安城裡還有這樣的奇人?”
長孫無垢也很好奇:“魏大人,你最為博學,可曾聽說過用兩根蔥就能將瀕死之人喚醒的?”
魏征搖頭:“從未聽說過。不過這世上不乏隱世世家,或許有流傳自古時的醫道秘術也說不定。”
李世民卻不由皺眉:“你的意思是,這人有可能是某個隱秘世家出身?”
魏征點頭:“不無可能。”
“走,索性無事,去看看這位奇人。”李世民有了決定,無垢與魏征自然遵從。
-----------------
盼望著,盼望著,終於又有人被抬進來了。
若非怕被人打,張雲霄恨不得跳起來鼓掌。
這意味著急救法又有了用武之地,意味著又能完成任務,獲得獎勵了。
病人是被人用一扇門板抬進來的。
抬門板的是兩個半大小子,十幾歲的樣子。
門板上的人看起來有個四五十歲年紀,臉色紅的發黑,嘴唇青紫,滿臉滿頭的汗,攥著拳頭在胸前,頂著心臟的部位,眉頭皺得緊緊的,顯然在忍受巨大的痛苦。
張雲霄一看,吃了一驚。
這個情況,他再清楚不過:急性心肌梗死。耽誤一點都是要人命的。
放在現代醫院裡,無非是溶栓、擴張血管,甚至需要動脈搭橋手術。
但在唐朝貞觀八年,他上哪找溶栓藥物,上哪找無菌室做手術啊!
“大夫,是張大夫麼?聽說您能起死回生,快救救我爹!”半大小子中前麵的那個,看起來是哥哥的,指揮著身後弟弟把門板放在地上,便衝張雲霄哭喊。
救!救個屁啊!要不你救救我吧!
中醫急救法,真的能救得了心肌梗死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