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不死亞人開始 第五十章 八脈同修
-
太元寶殿,坐落於茅山祖庭九霄萬福宮頂宮的中軸線核心,乃是全山規格最高、氣象最恢弘的主殿。
重簷歇山頂,覆以流光溢彩的金色琉璃瓦,在日光下熠熠生輝。
殿身麵闊五間,通體以驅邪納吉的硃砂紅漆巨柱支撐,基座則是厚重的青石壘砌,穩如泰山。
正脊兩端,巨大的鴟吻昂首向天,姿態威猛。簷下鬥拱繁複,達七踩之多,儘顯尊貴等級。
額枋之上,繪有精美的“三茅行雲”彩畫,描繪三位真君駕雲巡遊之景,仙氣盎然。
殿內空間極為開闊,莊嚴肅穆。
正中供奉著三茅真君丈二高的貼金聖像,寶相莊嚴,俯視眾生。
聖像左側,設有一座略高的紫檀木法座,乃是掌教之位。
右側則呈半月形排列著八張同樣材質、形製稍小的座椅,象征著茅山八脈的掌脈長老。
而在這些主位之後,每一脈還各有些座位,是提供給該脈其他資深長老的。
然而此刻,這平日裡難得坐滿的殿堂,卻是濟濟一堂,氣氛凝重。
不過那八張掌脈長老之位,由八位紅袍護法長老所占,其後更是坐滿了各脈長老,甚至因來人太多,還在後方臨時增添了許多座椅。
粗略看去,除了八位紅袍,殿內聚集了超過三十位氣息淵深的長老。
這幾乎是茅山當前留在山門內的所有頂尖力量。
一些後來接到緊急召集令、不明所以的長老,步入大殿時都被這陣仗驚了一下。
彼此間眼神交彙,皆是疑惑與凝重,如此規模的宗門高層齊聚,在近幾十年來都極為罕見。
上一次這般興師動眾,依稀記得還是倭寇入侵、神州動盪,茅山決定大規模下山救世之時。
究竟發生了何等大事,竟讓掌門與諸位護法長老如此鄭重?
就在竊竊私語聲漸起之時,一道紫色的身影無聲無息地出現在主位法座之上,正是掌教靜一真人。
“參見掌門!”
霎時間,殿內所有聲音戛然而止。
無論坐著的還是站著的長老,齊刷刷起身,躬身行禮,聲浪彙聚,在大殿梁柱間迴盪。
靜一真人微微頷首,拂塵輕擺:“諸位長老,請坐。”
待眾人落座,目光儘數彙聚於他身上時,靜一真人環視全場,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今日,緊急召集諸位於此太元寶殿,想必不少人心中存疑。”
頓了頓,目光掃過一張張或蒼老或嚴肅的麵孔。
“此刻,我便告知諸位緣由,我道家八大神咒之完整傳承,已自華陽洞天內,由一名新晉弟子,成功帶出,重歸我茅山門牆!”
“什麼?!”
“八大神咒?完整傳承?!”
“此言當真?!”
靜一真人的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一塊巨石,頓時激起千層浪,整個太元寶殿一片嘩然。
先前洞天開啟的動靜,自然瞞不過這些修為高深的長老,他們知曉必有要事,卻萬萬冇想到,竟是為此。
耗費宗門十幾年積累,強行開啟洞天,是為了接引一名弟子。
而那名弟子,竟帶回了早已殘缺不全、被視為道門根基的完整八大神咒。
八大神咒的份量,在座無人不知。
龍虎山天師府為何能執道門牛耳數百年?其依仗的核心之一,便是完整無缺的金光神咒。
性命雙修,金光護體,近乎萬法不侵,攻防一體,乃是玄門中最頂級的護道神通之一。
茅山雖也傳承部分神咒,但終究殘缺,難以發揮其真正威力,一直引為憾事。
此刻聽聞完整傳承現世,眾長老如何能不激動?
紛紛將目光投向自家一脈的掌脈人,或熟知內情的紅袍護法長老,見他們雖麵色沉靜。
但眼神中那難以掩飾的肯定與激動,便知掌門所言非虛。
激動、興奮、難以置信的情緒在殿內瀰漫。
靜一真人並未阻止這股情緒的宣泄,待喧嘩聲漸漸平息,才繼續開口,聲音沉穩,壓下眾人心頭的波瀾:
“經我與諸位護法長老及八脈掌脈商議,對此有二事決議。”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
“其一,帶回傳承之弟子,名羅林,已通過入門三關,更得祖師於洞天內親傳。
其天資、心性、緣法,皆屬上上之選。
為使其能儘得八大神咒之精要,並融會貫通,單一支脈之傳承已不足以滿足其修行所需。
故,決議準許此子——八脈同修!”
“八脈同修!”
這四個字再次引起一陣低呼。
茅山分八脈,是因尋常弟子精力有限,專精一脈已屬不易。
八脈同修,意味著要同時涉獵丹鼎、煉屍、演神、風水、符籙、巫道、神打、陰法這八大截然不同的領域,其難度堪稱逆天。
自古以來,有資格被允許八脈同修者,屈指可數,無一不是驚才絕豔、有望光大宗門之輩。
掌門與諸位長老做出此等決定,無疑是對那名為羅林的弟子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
不過,並無一人出言反對。
所有人都明白,一個能帶回完整八大神咒、得祖師親睞的弟子,值得宗門投入一切資源培養。
規矩是死的,人纔是活的。
“尊掌門法旨!”眾長老齊聲應諾,對此決議毫無異議。
靜一真人微微頷,繼續說道:
“其二,八大神咒,乃我玄門共有之根基,非我茅山一家之私產。如今完整傳承現世,乃整個道門之幸事。
故,我決議,以茅山之名,廣發邀請。
邀龍虎山天師府、閣皂山靈寶派、全真龍門派等道門同宗,以及當世玄門翹楚如三一門等,共聚茅山,同參大道,共修神咒!”
此言一出,殿內先是一靜,隨即眾長老眼中皆露出瞭然與讚同之色。
八大神咒乾係太大,茅山一家絕難獨吞,否則必成眾矢之的。
與其被動防禦,不如主動分享,以此為契機,整合玄門力量,結成更緊密的同盟。
此舉既能化解潛在風險,又能藉此與各派交換功法秘術,取長補短,壯大整個正道力量。
“掌門英明!”
“正當如此!道門同氣連枝,理當共享大道!”
“尊掌門法旨!”
眾長老紛紛附和,無人提出異議。
靜一真人見眾人意見統一,心中稍定,其實除了之前的考量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
就是羅林那孩子,得到黃天傳承,未來說不得是舉世皆敵,那也是步步殺機。
單憑茅山一家的傳承,恐怕仍嫌不足。
若能藉此機會,彙聚各派精華,尤其是如三一門大盈仙人左若童。
其所修之法或能與那孩子的先天異能相互印證,補全其道,助其真正成長起來。
“既如此,便依議而行,即刻起草邀函,由各脈選派得力弟子,持我茅山信物,分赴各派,務必親自送至各派掌門手中!”
靜一真人沉聲下令。
“領法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