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從不死亞人開始 第五十九章 逆生三重,還是屍解成仙(求追讀)
-
自茅山歸來,得了完整八大神咒及諸多道門秘傳的各派,彷彿約好了一般,不約而同地陷入了長久的靜默。
山門緊閉,謝絕外客,門人弟子皆被告誡潛心修行,不得喧嘩,三一門亦不例外。
三一門駐地,一處位於幽深山穀中的靜室。
此地靈氣氤氳,卻帶著一種不同於彆處的,近乎絕對的靜,彷彿連空氣的流動都變得遲緩。
靜室中央,一道素白身影正靜靜懸浮於離地尺許的空中。
正是三一門門主,大盈仙人左若童。
其周身散發著柔和而純粹的瑩瑩白光,那光芒並非向外擴散,而是緊密包裹著自身。
將身周約一尺的空間映照得纖毫畢現,纖塵不染。
赤著雙足,道袍的下襬自然垂落,紋絲不動,整個人彷彿脫離了大地引力。
又似與周遭空間融為了一體,進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修行狀態。
左若童麵容依舊完美得不似凡人,肌膚呈現出冷玉般的白皙。
在自身散發的白光映襯下,更顯得剔透無暇,宛如最上等的白玉精心雕琢而成。
然而,這份極致的美貌之下,此刻卻隱隱透出一種缺乏生機,且近乎非人的沉寂。
不像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反倒更像一尊巧奪天工,卻冇有靈魂的玉瓷人偶。
良久,那包裹周身的瑩瑩白光開始如同潮水般緩緩收斂,儘數納回體內。
左若童飄然落地,雙足無聲地踏上蒲團,緩緩睜開了雙眼。
“逆生三重,返歸先天一炁,這條路,真的走對了嗎?”
作為將三一門絕學《逆生三重》修煉到第二重極致,幾乎觸摸到那傳說中的第三重門檻的當世第一人。
左若童本應是對自身道路最為堅定,最無疑惑的人。
三一門的理念,便是通過極致的逆練,將後天沾染濁氣的血肉之軀,一步步重新煉化回最本源純淨的“先天一炁”狀態。
以此超越生死,達到羽化登仙的終極境界,但現在,這位大盈仙人,有些迷茫。
“順勢堪避紀算禍,逆行方得會元功。
炁入玄關轉死生,白血化汞魄重凝;
骨肉更借青蓮火,一念散形一念成;
三花驟聚非我相,五賊再亂是吾兵;
逆行到此須回首,原來太上本無形。”
口中喃喃自語逆生三重的總綱,這就是三一門進舉門之力所研究的羽化成仙之路。
第一重,皮肉炁化,可將肌肉皮膚瞬間轉化為高密度之炁,力量、速度、防禦激增。
尋常刀劍難傷,淺表傷勢瞬息癒合,然內臟依舊脆弱。
第二重,臟腑炁化,心肝脾肺腎、血液骨骼皆可化炁重組,斷肢續接,內腑創傷極速癒合,近乎擁有不死之身。
更能區域性透明化規避致命攻擊,左若童便屹立於此境絕巔。
而那無人抵達的第三重,描述的乃是全身徹底炁化,肉身化作一團可散可聚、無形無質的先天一炁。
飛天遁地,變幻無窮,物理打擊、劇毒、窒息皆歸無效,靈魂與炁合一,壽元綿長,堪稱陸地真仙!
這曾是左若童畢生追求,堅信不疑的境界。
然而,此次茅山之行,參與玄門這種層次的論道。
親眼見證感悟了完整的道家八大神咒以及諸多古老道統的核心秘傳後,某些根深蒂固的觀念,開始動搖了。
尤其是當左若童深入參詳了道門中,關於屍解仙的諸多古老記載與秘傳法理之後。
這纔對這以前不屑一顧的一道,真正的重視了起來。
屍解仙,乃道教成仙途徑之一,指修道者通過兵解,即借外力殺傷,文解,即服丹餌藥後自然形解,水火解等方式。
捨棄舊有肉身這個臭皮囊,元神解脫,蛻化成仙,其核心在於假死欺天,棄形存神。
而三一門的《逆生三重》呢?
其終極目標,是將整個肉身徹底煉化,返歸先天一炁,實現靈神俱妙,羽化登仙。
一個是要捨棄肉身,一個是要將肉身煉成先天一炁,其最後也相當於冇有了肉身。
這兩道表麵上看上去並冇有什麼相似之處,一個是屍解後的靈仙,一個是羽化後的真仙。
但以左若童現在的境界和眼界,在博覽諸法相互印證之後,卻發現,兩者在本質上,極為相似。
都是不滿足於後天血肉之軀的侷限與腐朽,都要以某種方式逆天而行,超越常規的生老病死。
隻不過,屍解仙選擇了金蟬脫殼,而逆生三重選擇了點鐵成金,要將軀殼本身煉成炁。
“原來我三一門孜孜以求的逆生之路,其本質竟與那被視為下乘小術的屍解之道,在根源上同出一轍。
隻是走了不同的分支,一個選擇了棄,一個選擇了煉。”
左若童喃喃自語,那完美無瑕的臉上,第一次出現瞭如此複雜的神情。
有震撼,有迷茫,有被顛覆信唸的苦澀,但更多的,卻是一種撥雲見日,窺見更大真相的狂喜。
他之前一直感覺《逆生三重》前兩重雖強,卻總像是在一條越走越窄,越來越非人的路上狂奔,第三重更是虛無縹緲,彷彿空中樓閣。
如今,將屍解仙的理論與逆生三重相互對照,許多以往晦澀難明、甚至覺得有些矛盾衝突的關竅,豁然開朗。
“順勢為人,逆則為仙,這逆字,原來並非單指將肉身煉回先天一炁這一條路。
屍解亦是逆,兵解亦是逆,將身體練為先天一炁,還是逆,萬法歸一,皆是為了超脫。”
左若童腦海中彷彿有驚雷炸響,無數靈感與感悟紛至遝來。
以往執著的完美羽化,反而可能是一種作繭自縛。
若能借鑒屍解仙棄形存神,假死欺天之路,或許能為停滯已久的第二重巔峰,找到一條通往第三重,乃至更高境界的全新路徑。
這不是背離三一門的道統,而是融會貫通,以他山之石,攻三一之玉。
哪怕到最後逆生三重通不了天,但不代表,他左若童通不了天。
“通天之路,原來,路不止一條,亦不必拘泥於一形。”
“我,看到了!”
-